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林克報道
從20時機90年代初期開始,凱西·馬丁·哈里森就已經成為了一個名副其實的NBA“迷妹”,她不斷地從納什維爾機場出發,飛往全美各地。活塞隊當時的主力,后來進入名人堂的喬·杜馬斯,也對哈里森印象深刻。
“當他看見我們這一群人的時候,他會說:‘哦,我的上帝呀。那不是咱們打步行者比賽時的那一群人嗎?’”哈里森回憶說。
不僅是杜馬斯,當時很多NBA的球員,都會對哈里森印象深刻。因為只要她去看步行者的比賽,那就一定會坐在客隊替補席的后面。而接下來的整場比賽里,客隊的板凳席附近,都會回蕩著哈里森的喊聲。
如今,二三十年過去了,新一代的NBA球迷又再次見到了哈里森的瘋狂。在《最后一舞》紀錄片的最后兩集中,講述了1998年東部決賽的激烈戰況,而在步行者與公牛膠著的搶七大戰中,哈里森朝著公牛球員大喊的鏡頭,再次出現在電視屏幕上。
紀錄片播放時,哈里森正在家里,跟自己的老公馬克一起看紀錄片。兩人已經結婚42年,在哈里森的鏡頭出現后,兩人都想起了那段歷史?!拔耶敃r正在聽雷吉(米勒)說話呢,我真的非常愛雷吉,”哈里森說,“接著,他們開始放那場比賽的鏡頭了,然后,我就出現了。我當時就喊了:‘我的天啊。’”
哈里森的老公馬克看到這一幕,轉頭看向妻子,說:“你現在知道你當時都說什么了吧?”
“我記得自己當時的話非常有攻擊性,但大家記住我也是因為我老說F開頭的那個字,”哈里森說。
據美國媒體的統計,《最后一舞》的大結局兩集一共吸引了580萬的觀眾收看。而在哈里森的鏡頭出現后不久,她的電話就開始鳴響,各種電話和短信不斷地涌進來。不僅來自全美各地,甚至還有來自新西蘭的電話?!罢娴氖琼憘€不停,”哈里森說,“現在我覺得自己必須把這個電話丟到窗外去了?!?/p>
這些電話和短信,很多都是指責她當年的舉動。認為她充滿攻擊性的言論和舉動,產生了很糟糕的影響。不過,哈里森本人卻并不這么認為。她說自己就是一位印第安納的球迷,而她坐在第一排的任務,就是要做她在紀錄片中所做的那些事情。
“我真的不明白為什么,”哈里森說,“你能告訴我原因嗎?難道就是因為有一個女人在那里大喊大叫嗎?如果我們現在能夠過正常的生活,可以正常地看季后賽的比賽,我覺得這可能就不是什么大事了吧?!?/p>
哈里森本人沒有開通任何的社交媒體,但她從朋友和親人那里了解到,她在紀錄片中罵的那句臟活:“就XX的當著你的面”,已經成為了推特上的一個話題標簽,并且上了熱搜。而她手指球場,大喊大叫的圖片和動圖,也在被不斷地轉發著。
而在這個過程中,還有另外一位女性被“誤傷”,那就是公牛隊當時的中鋒盧克·郎利的媽媽特雷西·克耐特。她因為跟哈里森長得有幾分相似,加上也在納什維爾工作,還跟那場比賽有些聯系,所以一度在社交媒體上也成為了被攻擊的對象,手機也響個不停。
馬丁·哈里森并不會因為此事而受到影響,她和她的家人已經持有步行者隊的季票長達44年。哈里斯的父親在1995年創立了艾德·馬丁汽車集團,在哈里森很小的時候,父親就經常帶她去看各種體育比賽。1976年,步行者聯系到馬丁,問他是否愿意買球隊的季票。馬丁當時開玩笑地說,想要讓他買季票,除非給他第一排才行。而步行者毫不猶豫。從那之后,客隊替補席后第一排的座位,就是馬丁的位置了。
“在那個美好的舊時代里,我們還被允許可以嘲笑朝離我們只有6英尺遠的那些球員們,”哈里森說,“而且當我們坐在那個位置上的時候,我覺得那也是我們的任務。我們就是要走進球館里,然后鉆進對手球員的腦袋里,然后做點什么。我們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攪亂他們的思路,這樣他們就會輸掉比賽了。”
當然,哈里森與球員們也不是都如此劍拔弩張。比如曾在凱爾特人效力過的M.L.卡爾,他在職業生涯最后幾年里,鮮有上場的機會。所以每次卡爾看到坐在第一排的哈里森,還會跟她要爆米花吃?!拔覀儠r不時還會說笑兩句,”哈里森說,“后來我們還朝他們的教練喊:‘換M.L.上!換M.L.上!’然后他就會轉過頭來跟我們說:‘別喊了,我要是上場了,下來還得洗澡?!?/p>
有時候,卡爾還會邀請哈里斯和她的丈夫,以及她的弟弟一起去凱爾特人的客隊更衣室。最近幾年,他們幾個人又恢復了聯系,還一起成立了一個基金會,幫助曾經的ABA球員克服財政和醫療方面的困境。哈里森和卡爾兩家人還曾一起聚會,“我們大家都作在一起,回顧之前那些美好的時光?!惫锷f。
不過,這樣跟客隊球員做朋友,有時候對主隊的球迷來說,也有一定的風險。比如尼克斯的著名中鋒帕特里克·尤因,他在職業生涯里,曾在1993年和1994年兩年,都把步行者淘汰出季后賽。所以,在步行者的球迷嚴重,尤因和尼克斯是他們的“世仇”。
“后來,我們終于贏了他們,在2000年的時候打進總決賽了,當時,最后一場比賽就是在印第安納打,”哈里森回憶說,“帕特里克轉過頭來,看著我,然后把手舉了起來,跟我說:‘休戰吧?!@一幕被電視轉播鏡頭抓到了,那場比賽還是全美直播,我的朋友們當然也都看到了,他們都給我打電話,說我是叛徒,說你怎么能跟帕特里克·尤因擊掌呢。但我跟他們說,這一下是超越比賽的?!?/p>
除了想要在比賽中履行自己的球迷職責,哈里森在如此看球的過程中,也享受到了很多快樂。比如在2000年東部季后賽首輪,在步行者與雄鹿的系列賽中,一家密爾沃基的電視臺就找到哈里森,問她可不可以在比賽中佩戴收音麥克風。“客隊的媒體來到球館之后,很多時候都會來找我,因為我是給他們帶來最大震撼的那個?!?/p>
后來,在2001年4月30日,哈里森還上了費城一家體育雜志的封面。得知這個消息時,哈里森一度還覺得時大家跟她開玩笑,直到一位76人的助教給她拿到了這一份雜志。
如今,哈里森又因為《最后一舞》的播出,再度名聲大噪。也是通過紀錄片,很多人第一次見識到了90年代的NBA比賽氛圍,也見識到了當時全美球迷氣氛最好的兩個地方——芝加哥和印第安納?!叭藗兌己芰w慕步行者的球迷,因為他們對于球隊充滿熱情,”曾在步行者效力多年的杰倫·羅斯說。
作為《最后一舞》的導演,杰森·赫希爾希望能夠通過鏡頭語言,重現當年的球場氛圍。“你就想象一下,你坐在板凳席上,而她的聲音就從你的肩膀后面傳來,你就要在這樣的環境里打球,”赫希爾說,“我們就是想要展示出,這里的球迷有多么的忠誠和狂熱,而在這座球隊打球又是多么困難的一件事?!?/p>
邁克爾·喬丹在1995年重回NBA,他的歸來,讓公牛重現統治力,這對于同區的步行者來說,無疑是一個重大的打擊。不過,1998年東部決賽步行者與公牛的系列賽,卻也是兩隊在那段時期內唯一一次季后賽的碰面。就在那一次,步行者距離摧毀公牛的六冠美夢,只差了幾分鐘。
“我當時真的是受夠了邁克爾(喬丹)了,因為這么多年里,出現在你面前的一直都是他,”哈里森說,“特別是他們來我們這里打球,每場比賽的球票都會被公牛粉絲買光。我放眼望過去,就我們四個人穿著步行者的T恤,比賽里也沒人給步行者加油,整場都是這種被壓抑的氛圍。不過,我們還是感覺很有意思的。天啊,現在想想,真是懷念當時的時光。而且回想起來,我也覺得我們在一些比賽里,的確影響了戰局走向。因為當時我們可以隨意地喊叫,盡情地嘲笑他們?!?/p>
但如今,這樣的情況已經不被允許了。如今的每一場NBA比賽,坐在前幾排的球迷,都會發現座位上有一張卡片,上面寫著“NBA球迷準則”。準則中規定,一旦球迷在比賽中使用了攻擊性和侮辱性的言語或動作,他們可以會被現場的工作人員請出去。
“后來,當我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就算我站起來都會變得非常緊張,”哈里森說,“我現在很安靜,大家都不能跟球員們說哪怕一個字。偶爾,在裁判吹罰糟糕的時候,我也會站起來,想朝裁判喊兩句。但是不行,我們現在不被允許這么干了。”
15年前,哈里斯的父親離世,于是她和丈夫繼承了家族企業。因為生意上要開始承擔更多的責任,所以他們不能像過去那樣,每場比賽都去現場。如今,場邊的那幾個座位的球票,成為了他們獎勵手下員工的最佳方式。
2005年5月19日,對于馬丁·哈里森的家族來說,是一個特別的日子。那一天,是雷吉·米勒生涯的最后一戰,他們在系列賽第6戰中輸給了底特律活塞。同一天,哈里森的父親也離開了人世。雖然失去了帶自己進入體育領域的領路人,但哈里森如今也會的帶著自己的侄子侄女們,去重溫當年自己體會過的那種體育激情。
“我愛步行者,”哈里森說,“愛他們,愛他們,愛他們。在1967年,我爸爸就帶我去看ABA的比賽里,當時我就愛上了這些打球的家伙們。我爸爸他開啟了我對這項運動的熱愛,但是我也很抱歉,我必須鉆進那些球員們的腦袋里,這就是我的任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