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孔德昕
NBA正距離重啟越來越近,超過20支球隊已經開放了訓練館,聯盟和奧蘭多迪士尼的對話也進入了更深層次,所以跡象都表明賽季有望在7月份恢復。
根據此前的報道,NBA計劃在重啟之前先讓各隊召集球員們進行2周左右自我隔離,然后進行1-2周的球員個人訓練,接著是2-3周的全隊訓練營時間。這當然是為了讓球員們在復賽前找回狀態,避免傷病。球員工會主席克里斯·保羅老早就說了,如果聯盟某天突然通知我們兩周后復賽,那是不可能的,因為我們需要更長的時間進行準備。
對于球員們來說,休戰超過9周之后,想要進入比賽狀態是相當困難的,這不僅關乎他們能在球場上打出怎樣的表現,還關系到他們的身體健康。那么球員們需要多長時間才能為復賽做好準備,盡可能避免受傷風險呢?這取決于多方面的因素。
疫情之下狀態保持如何?
要弄清楚一名球員需要多長時間準備重返賽場,就要知道他眼下的狀態如何。本次停擺最特殊的地方就在于球員們不僅告別了賽場,而且甚至告別了籃球場。受新冠病毒疫情影響,球員們被要求居家避免外出,這使得大部分球員失去了有球訓練的機會,而且球員和球員之間的訓練條件天差地別。
舉例來說,勒布朗·詹姆斯擁有寬闊的豪宅、專業的健身器械,在家里他就能保證一定的訓練量,而奎因·庫克或許只能在自己不算氣派的公寓里七拐八拐地慢跑。而且別忘了,有訓練條件是一回事,球員們是否自覺按照球隊制定的訓練計劃進行練習就是另一回事了。
像詹姆斯那樣擁有足夠好訓練環境,且非常自律的球員,顯然會在賽季恢復后保持更好的身材和狀態,他們只需要較短時間的針對性訓練就可以重新站上賽場。
當然,這都是相較于其他球員來說的,如果和賽季正常進行中的自己比,沒有一名球員可以在2個多月的休息后依然保持比賽狀態,即便是勒布朗·詹姆斯也不行。再好的個人訓練條件和計劃,也無法和賽季期間的比賽、訓練強度相提并論。
在所謂的“神經肌肉適應”這方面尤其如此。“神經肌肉適應”指的是神經在高強度訓練中如何有效地激活和協調肌肉、關節運動。除非球員們家中有相當高級的健身設施,否則他們很難達到這樣的標準。
除了影響球員們的身體健康和肌肉狀態,疫情還會打亂大家在賽季期間的作息和生活習慣,進而影響到睡眠、飲食、生活方式等方方面面。NBA球員在賽季期間有著特定的節奏,也有專門的營養師和廚師打理飲食,但現在他們的節奏被打亂了,球員們必須通過一段時間的恢復來找回節奏。
傷病隱患有多大?
嘗試過運動的人都知道熱身的重要性,在完全沒經過熱身的情況下,進行劇烈運動受傷的概率會直線飆升,NBA球員重返賽場也是類似的道理。過去9周就相當于球員們長時間宕機,身體已經冷了下來,如果迅速進入高強度的賽季模式,他們的身體很容易吃不消,從而出現傷病。
科學運動網站曾刊文介紹過一個概念:急慢性工作負載比。簡單舉例來說,一名運動員在一周內進行的運動量為急性工作負載,過去4周平均下來每周的運動量為慢性工作負載,前者比后者可以得到一個比例,而這個比例和運動員受傷風險相關,如下圖。
我們能看到,比例越高,受傷風險越高,也就是說如果NBA球員只進行2-3周左右的恢復時間,第四周直接上高強度比賽,他們的受傷風險就會相當高。這也是為什么保羅之前說聯盟要提前通知球員準備復賽,而NBA也考慮最多給球員5周左右的恢復時間。
另外也有研究表明,突然提升比賽強度同樣會增加球員受傷風險。如果NBA復賽,常規賽的場次很可能減少,賽程也可能更密集,考慮到季后賽本身強度就更高,這同樣會給球員們埋下更多傷病隱患。
球員需要多長準備時間?
考慮到球員們在停擺期間的狀態,以及潛在的常規賽縮減,4周是一個比較合理的復賽準備時間。根據此前的報道,NBA計劃在9月結束本賽季,4周復賽準備期對他們來說應該是一個可以接受的時間長度。
四周正好是一個急慢性工作負載比的周期,完成4周的訓練有助于幫助球員們進入更高強度的運動量周期。但這里依然存在著諸多問題。根據聯盟的說法,這4周有可能是前兩周個人訓練,后兩周全隊合練,這意味著各隊真正進入大強度對抗訓練的時間并不長。而就算所有人都在身體上準備完全,化學反應等方面的問題依然存在——復賽初期的比賽可能就像周末公園里5v5的野球比賽。
對于所有爭冠球隊來說,他們本賽季能走多遠的一個關鍵就在于是否應對好了這次停擺危機。那些給球員們制定了更完善的計劃,復賽準備期更能調動球員們的精神、幫助他們盡快恢復到戰斗模式的隊伍,可能就更接近奧布萊恩金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