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之于青少年球員、球隊乃至賽事的重要意義

陳丁睿06-01 11:49 體壇+原創

作為本世紀唯一捧得過金球獎的英格蘭球員,年至不惑的邁克爾·歐文,曾經像貝克漢姆一樣,成為三獅軍團人氣爆棚的偶像級人物。

即便已經退役六年,但在偶爾回憶起過往的光輝歲月時,歐文依然可以如數家珍——比如,他在14歲時就拿到了第一個裝備贊助,正是英國品牌茵寶為其慷慨解囊。

誠然,歐文與茵寶的君子協定,無關于具體的贊助金額,只是一些價值5000英鎊的足球裝備,比如球鞋、運動服和衛衣。但對于當時家境并不富裕、青訓生涯寄望突破的歐文而言,從實用度到心理層面,這些寓意著外界認可的裝備,終究是其成長之路上的助力。

運動品牌之于青少年球員、球隊乃至賽事的影響,從來都是超越協議和合約的存在。

不同于可以依靠門票、版權開發和直播權益創收的成年職業賽事,青少年比賽的正常舉辦和規范運營,往往更需要贊助商的鼎力協助。創立于1993年的“曼聯超級杯”,是全球知名的青少年足球賽事,在耐克和曼聯俱樂部的傾力打造下,這項比賽的覆蓋人群達到43個國家或地區、8000多支球隊以及上百萬名球員。耐克在起始階段為該賽事定下的全球基調,促成了越來越多的青年才俊,得以在該項賽事中發光發熱。

梅西、特維斯、羅比尼奧、麥孔、亞歷克西斯·桑切斯、威爾謝爾、夸雷斯馬、皮克、法布雷加斯、伊涅斯塔、費爾南多·托雷斯……他們都曾在該項賽事留下足跡。

2004年,曼城力壓同城死敵曼聯,成為了超級杯第一支封王奪冠的英格蘭球隊,而為“藍月亮”攻入制勝一球的關鍵先生,就是后來效力切爾西和利物浦,并且代表英格蘭隊出戰巴西世界杯的丹尼爾·斯特里奇。這項由贊助商一手打造的青少年賽事,影響了很多足球小將的命運。

當然,由商業品牌帶給校園和青少年足球的積極助力,絕不止是歐美足球強國的特例。具體到一些足球處于發展中階段的國家,只要能跟贊助商通力合作、長遠規劃,青年才俊的不斷涌現,就會耳濡目染地促進著大環境的變化。

“Generation Adidas”是美國足協、美國職業大聯盟與阿迪達斯推進了15年的青少年足球培養計劃——早在1997年到2005年時,這個名為“Project-40”的發展藍圖,還曾由耐克牽線搭橋。對于人才并不豐沛的美國足球而言,“Generation Adidas”的出現是對現有選拔體制的重要補充:只要是加入該計劃的球員(多為大學生),不僅能獲得大學獎學金的保留,還可以跟其它簽約人組成球隊,去往世界各地得到更多的出場時間。

正如美職聯和阿迪達斯所期望得那樣,回溯過去十年,“Generation Adidas”確實成為了催生美國國腳的重要平臺:蒂姆·霍華德、德馬庫斯·比斯利、博卡內格拉、登普西。邁克爾·布拉德利和阿爾蒂多等名將,都沒有放過由“Generation Adidas”深造打磨的機會。他們之中的大多數人,也沒有束縛于美職聯的限制,得到了去往歐洲發展的機會。

對于常常受限于硬件情況的青少年賽事而言,以運動品牌為首的贊助商矩陣,就是專業化和職業化的重要保障。就算是每年都能在中國足球圈博得廣泛關注的日本高中足球,也在通過循序漸進的招商方式,逐步獲得更好的訓練和比賽條件。

據統計,在去年年末的第98屆日本高中足球選手權大會中,所有48支球隊都擁有著自家的裝備贊助商:其中,由彪馬贊助的有15隊、美津濃10隊、阿迪達斯4隊、亞瑟士3隊、安德瑪3隊、茵寶3隊、New Balance 3隊、耐克2隊、Bonera 2隊、亞禮得1隊、Svolme 1隊以及DELL'ERBA 1隊。

校園的青春活力、足球的曲折離奇、還有商業贊助的添磚加瓦,由《足球小將》而為中國球迷所熟知的日本高中足球選手權大會,已經留下了最完整的學習模板。

其實,說到知名運動品牌對于校園賽事的幫助,不斷完善金字塔體系的中國足球也沒有缺位。不久前,早在1990年代就對足球領域持續投入的李寧,成為了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領導辦公室戰略合作伙伴,在未來的合約期內,李寧不僅會為校園足球提供裝備,還會在賽事運營、媒體傳播等方面,對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領導辦公室進行協助。

早在2005年李鐵留洋英格蘭的時候,李寧就和這位國腳中場簽約,并且推出了一款紅極一時的“鐵系列”足球鞋。

去年9月,在2019-2020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聯賽工作會議上,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如是表示:“校園足球賽事體系是中央領導高度關心、社會高度關切、人民群眾高度關注的賽事,打造這樣一個金牌的賽事體系本身意義就非凡,同時又是校園體育其他項目下一步發展的樣板。所以,我們在這個方面要不惜力,一定要把賽事的運營做得更加扎實。”

作為曾經中國大學生足球聯賽的合作伙伴,熟稔校園足球體系的李寧,勢必會讓成長中的中國校園足球,邁上更高、更廣闊的平臺。對于未來的校園足球賽事,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提出過非常清晰的訴求——“無論是物料的準備、裝備的提供、經費的支持,還是媒體的宣傳,都要有更加規范、更加清晰的規章制度。”能在這樣的條件下獲得校足辦的信任,李寧相關方面的經驗、資本和能力,無疑得到了認可。

對校園足球和青少年賽事來講,通過循序漸進的招商方式,吸收更多的品牌加入贊助合作,逐步獲得更好的訓練和比賽條件,使賽事運營更加專業化長久劃,才會讓更多的青年才俊不斷涌現,讓校園足球擁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

相關閱讀

權威源自專業

“體壇+”是體壇傳媒集團旗下《體壇周報》及諸多體育類雜志的唯一新媒體平臺。 平臺匯集權威的一手體育資訊以及國內外頂尖資深體育媒體人的深度觀點, 是一款移動互聯網時代體育垂直領域的精品閱讀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