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取消vs不再延期 IOC東京奧組委再陷入“爭執”

尼亞06-18 15:14

體壇周報全媒體特約記者 尼亞

突如其來的疫情肆虐,東京奧運延期一年。然而多國疫情形勢出現反復、疫苗、特效藥尚未研制成功的現實下,“奧運取消論”“奧運再次延期論”層出不窮,而國際奧委會和日本方面對此的態度似乎也存在著微妙的差異。

國際奧委會:2021年奧運會無法舉辦就取消

目前全球疫情形勢依然嚴峻,而在奧運追加費用的分攤上,國際奧委會和日本方面仍然沒有統一說法,但對于奧運延期的可能,國際奧委會方面的答案似乎就是一個字:不。

5月9日,調整委員會會長考茨公開表態:沒有延期奧運的計劃。5月20日,巴赫在接受BBC采訪時明確:如果明年奧運會無法舉辦就取消。6月6日,2024年巴黎奧運會調整委員長、國際奧委會高官貝克爾斯再次重申:如果2021年東京奧運會無法舉辦就取消,盡管他本人對于明年如期召開表示出了樂觀態度,但他談到,對于奧運會這樣需要龐大的經費和人員投入的賽事,很難考慮再次延期。

實際上,正如國際奧委會所言,奧運會這樣的大型賽事,要連續延期兩次是難以想象的,而取消奧運會顯然是最糟糕、也是多方極力避免的選項。就在東京奧運會確定延期的三天前,巴赫還曾公開表示,取消奧運會將摧毀選手的奧運夢。誠然足球有世界杯,網球有四大滿貫,但對于其他多個競技項目來說,奧運會就是最高舞臺,奧運金牌就是至高榮譽。

然而,疫情的發展存在太多不確定性,疫苗、特效藥都還未研制成功,明年能否如期舉辦奧運依然存疑,而延期兩年也并非易事。2022年年初有冬奧會、10月有青奧會、11月還有足球世界杯,此外還有已經確定延期到5月的游泳世錦賽、7月的田徑世錦賽,想要協調多項賽事的時間著實不易。

不過,國際奧委會也未必沒有考慮過取消的可能,巴赫在接受BBC采訪時談到,如果需要做決定的時候到來,希望有足夠的時間和運動員、世衛組織和日本方面溝通。

日本:避免“取消奧運”最重要

另一邊,作為前期投入大量物力人力的東道主,取消奧運顯然是日方“不能承受之重”。

數據顯示,日本前期投入的奧運經費超過3萬億日元(折合人民幣約1988億)。而根據關西大學名譽教授宮本勝浩在3月時的估算,取消奧運將使日本蒙受約4.5萬億日元(折合人民幣約2982億)的損失。據其分析,“后奧運時代”的經濟效應將是賽事期間的3倍。一旦取消奧運,不僅前期的投入打了水漂,賽事期間、賽事后的經濟刺激都將化作虛無。

而在疫情不定、前途未卜的情況下,日本方面也只能“盡人事聽天命”。

6月3日,日本內閣的奧運·殘奧事務局向東京奧組委提交了一份提案,提議包括削減比賽場館內的人數、開閉幕式人數減半、對觀眾選手等相關人員實施核酸檢測、奧運村選手限制外出等,盡管奧組委事務總長武藤敏郎表示核酸檢測并不在組委會的預算之內,所有一切都還沒有定論,但可以確定的是,日方在疫情防控對策上表現出積極態度,以求以完備姿態確保奧運的召開。6月10日,日方還和國際奧委會之間就簡辦奧運達成一致。在外界關注的奧運比賽場館確保方面,東京奧組委也取得了進展:6月12日,武藤敏郎在記者發布會時表示,包括奧運場館、新聞中心、奧運村等共計45處設施中,奧組委已獲得了約8成場館擁有方的理解。

然而就像武藤敏郎說的,沒有人能夠100%保證明年奧運會一定能如期召開。命運多舛的東京奧運會究竟何去何從?恐怕也只有時間會給出答案。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

相關閱讀

權威源自專業

“體壇+”是體壇傳媒集團旗下《體壇周報》及諸多體育類雜志的唯一新媒體平臺。 平臺匯集權威的一手體育資訊以及國內外頂尖資深體育媒體人的深度觀點, 是一款移動互聯網時代體育垂直領域的精品閱讀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