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特約記者 茅為安
過去一年半里,阿隆索公開表示愿意回歸F1,但真正能讓他容身的也只有雷諾。2018年離開時,他對邁凱倫失望透頂,也無奈于三大車隊和雷諾都沒他的位子,只能去闖蕩其他賽場。
13個月的時間里,他贏得了戴通納24小時冠軍,兩度與豐田笑傲勒芒,又擁有了WEC世界冠軍的頭銜。雖然去年他連印地500排位賽的考驗都沒有通過,但主要責任在于車隊的運作。而今年他在達喀爾第13名完賽,已經被視為突破。下個月,他就要第三次征戰印第安納波利斯。盡管如此,在體驗了所有不同的高水平賽事之后,顯然沒有一個能達到F1這樣“賽車運動的最高水平”。
眼下的雷諾還無法競爭領獎臺,但至少不會像邁凱倫在2015-2018年時那么不爭氣。阿隆索以超強的適應能力著稱,他對“拖拉機”的駕馭水平更是首屈一指。幾乎可以肯定的是,如果阿隆索明年成績不佳,輿論的矛頭會指向雷諾;反過來,好成績就是他的功勞。對他個人來說,這樣的復出沒有任何損失,而且還能為自己的時尚品牌“帶貨”。
正常情況下,這將是阿隆索在F1真正的最后一章。至于時間會是多長,可能他和雷諾自己也沒有想好。在官宣的聲明里,任何2021年以后的描述都耐人尋味,只是強調雙方對未來懷著相同的目標和抱負。
對阿隆索“三進宮”雷諾感到失望的人不在少數,認為他應該給“后浪”讓位。同時,也令人更關心維特爾究竟怎么辦。不過2020年已經夠無法預計了,誰又能保證不會有更大的意外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