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耿鵬飛
近日,社會各界莫名其妙地掀起了一股抨擊中國足球的浪潮,準確點說:是抨擊中國男足。
美團網王興率先發難:專業球員跑不過清華普通學生...
北大教授王小東:和清華北大的學生相比,國足對社會貢獻是負數!
飛象網項立剛:球臭,怪誰,好好聽著,球踢不好,還覺得自己多牛,有個沒腦子馬上就過不了日子了。
...
當然,中國足球的相關從業者也沒客氣,條分縷析地、言辭激烈地針對以上觀點做了一一批駁!
前者的動機是復雜的,因為大體上,中國足球沒有觸動他們的利益:中國男足的球員們甚至或許也用美團點過外賣, 大部分國少隊退下來都去人大新聞學院讀書了,沒去清北影響社會貢獻...
他們或許是茶余飯后的吐槽,或許是別有用心的炒作,我們無從推測動機,但都因為當下社交媒體蓬勃的傳播力引發了一定規模的熱議乃至論戰。
足球從業者的反駁動機相對容易推測:第一,上述言論基本上站不住腳,大部分漏洞百出,出于職業病的緣故本能地憤怒和批駁;第二,在中國足球各項事業有序蓬勃發展的當下,這些負面的評論無疑觸動了相關從業者的利益,即便是出于危機公關的角度,媒體人們也會站出來英勇奮戰,這就好比:足球人說美團外賣的優惠力度跟餓了么簡直太辣雞了,清華北大的畢業生在疫情下就業率慘不忍睹一般,讓上述幾位所從事的行業社會美譽度遭受打擊,自然要站出來反擊一樣。
當然,中國足球,尤其是中國男足的社會美譽度嘛,一直以來都不算高...
所以全社會營造了一種莫名其妙的批評中國男足是“政治正確”的詭異氛圍...
“政治正確”的理由其實也比較簡單:第一,中國男足各級國字號球隊成績一塌糊涂是原罪;其次,職業球員近年來收入飆升,引來社會廣泛的質疑;最后,中國男足職業球員的社會形象不夠正面,偶爾就會有負面形象爆出,與他們的成績、收入相比,道德形象的滑坡更是惡性循環...
自中國足球職業化以來,甚至自體校時期起,球員們的收入也曾有過贊助商拿啤酒抵賬,球員卑微討薪的黑暗歲月(遼足球員當下依然吶喊還我血汗錢),中國足球也在一定時期誕生過一批類似范志毅、孫繼海、楊晨、謝暉以及眼下的武磊這些有著鮮明性格和出色成績的偶像球員,但一直以來,男足的成績的上限就是02年世界杯小組賽三戰皆墨,凈負9球,即便后來證明那是誕生了冠軍和季軍的糟糕分組。
所謂,菜,就是原罪!
所以這次雙方論戰的內容在此不做贅述,無論是是非曲折還是邏輯整合的角度,都沒有太大的討論意義,基本的邏輯就是:
社會各界閑散人員:菜,我們就可以噴!
足球界人士:菜,我們承認,但我們還想好,而且還能好,所以你噴得不對的地方,給我們向好的形勢造成了傷害,我們必須要反擊!
這樣看來,眼下對中國足球的抨擊,多少有點炒冷飯了,因為找不出太好的太新穎的角度,即便是遣詞造句上也沒什么技術含量,甚至邏輯和常識錯誤百出,這樣的抨擊,多少有點讓人反感了,因為炒作的動機和水準,都比較糟糕。
相比馮瀟霆吐槽大會那期的段子:彩排的時候椅子意外地倒了,砸到馮瀟霆的腳,馮瀟霆趕忙說沒事啊,編劇說:你一個國腳,怎么連個椅子都防不???
這次的文本水準,簡直是漫漫痰盂中不值一提的一抹漣漪。
抨擊任何東西,都是有基本法的,尤其是跨界抨擊,更要謹慎,否則就難免露怯:常識不足不要緊,這不禁讓人們懷疑,涉及到抨擊者本質工作的業務水準,是不是活兒也不太好?
上一個例子,是郎咸平!
2013年7月7日,金融專家郎咸平博士在某衛視一檔節目中和嘉賓一起聊中國足球,當時給出了幾個博人眼球的拯救中國、剖析中國足球病根兒的藥方。
這些觀點外行人看著熱鬧,但其中的常識錯誤簡直讓足球從業者大跌眼鏡。
本報專門撰文:郎咸平,批評中國足球時,別像中國足球一樣不職業(點擊查看詳情)
后來的一些事件表明,郎咸平即便在本門的經濟學領域,功底也算不上扎實,很難躋身一流經濟學家行列,更像是一個善于利用媒體包裝自我賺錢的江湖術士罷了。
抨擊中國足球,很容易贏得輿論支持,但也太容易露怯:因為足球運動復雜微妙,不是幾句話,幾個人就能講清楚,弄明白的。
有多復雜微妙?
自02年世界杯以來,不少衛冕冠軍在新一屆世界杯小組賽就意外落馬:4年前他們橫掃千軍,4年后他們匆匆回家,何解?
足球強國巴西在本土世界杯半決賽遭遇1-7的慘案,相當于國乒在奧運會上顆粒無收,被日韓運動員剃光頭出局,能忍?
歐洲中國隊英格蘭甚至留下一本專著:《為什么英格蘭隊總是輸》來深度調研他們每逢大賽花式掉鏈子的戲謔命運。
再舉幾個簡單的關于基本常識例子:
14億人為啥挑不出11個會踢的?
數學集合常識:我們是從會踢的人里面挑職業的,而不是從全部人口里挑職業球員,而我們的足球人口,真的比那些我們印象中的彈丸小國冰島、炮火紛飛的敘利亞、薩瓦迪卡的泰國,要少,而且少得多...
為啥中國球員踢得那么差,掙得那么多?
經濟學常識:價值決定價格,但供需影響價格。眼下中國足球市場利好,但好球員少,供需關系嚴重影響了價格,所以相對優秀的球員拿到了高額的薪水,但本質上,價值決定價格的基本原理從未被打破,因為同一個聯賽里,大概率上水平更高的外援依然比本土球員掙得多,但中超的頂薪,遠不如梅西、C羅這樣的頂級球員,但的確有很多水平更高的球員拿的比中超球員低得多的薪水,這是供需關系造成的錯位,如果錯位比較其他運動項目球員的收入,其實就沒意義了,因為市場大小不同,可分的蛋糕份額自然不能相提并論。
人類漫漫歷史長河,要相信因果,足球成為全球第一運動自有其原因:1986年馬拉多納在世界杯上的橫空出世,撫慰了在“馬島戰爭”中深深受傷的阿根廷人民;14年世界杯,巴西人民的傷痕,如“世界杯爺爺”緊抱大力神杯絕望落淚時一樣心碎;06年世界杯是德國足球復興的起點,那一年,被一個國家看做是“一個夏天的童話”...
千百年來,足球以這樣浪漫、深刻和真實的方式影響著整個人類社會,這就是它之所以令人瘋狂著迷的原因。
說了這么多,其實最簡單的道理是請給足球一些敬畏,哪怕是中國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