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柴夫
NBA季后賽各隊來到迪士尼已經超過1個月時間,在北京時間今日的最新一輪檢測結果出爐后,園區內新冠病毒感染病例的數目依然是“0”。人們之前把NBA設立在迪士尼的園區形容成“泡泡”,但現在看來,這里更像是一座固若金湯的迪士尼城堡。
一位復賽球隊的高管表示,復賽之前其他家庭成員都在擔憂球員、教練、管理層人員在迪士尼的安全,但眼下,NBA擔心的卻是這些在園區之外的家屬會給“泡泡”帶來威脅。因為根據規定,季后賽首輪打完之后,球員們就可以讓自己的家人進入園區了。
根據此前的報道,球員家屬的到來當然受到嚴格的限制。首先,一名球員最多可以有4名家屬進入迪士尼,如果是那些有3-4個孩子的球員,則他們還允許再進兩個大人。其次,這些家屬要嚴格遵守防疫規定,出發之前在家自我隔離,抵達后在酒店房間內隔離。最后,他們在園區內的活動范圍是受限的,例如迪士尼的主題公園就不會對他們開放。
按照賽程,這些家屬最快將在當地時間8月31日來到迪士尼。
在常規賽打完后,已經有6支球隊離開了園區,這里的總人數至少減少了200人。目前聯盟尚不清楚到底會有多少球員家屬進入園區,但可以肯定是,大量人員的到來會增加他們的防疫難度和風險,畢竟像現在這樣一口氣打完賽季是最安全的。
“謹慎小心和拒絕懈怠,這兩點至關重要。”幫助聯盟調配防疫方案的NBA運動醫學主管約翰·迪菲奧里醫生說。“持續堅持防疫規定,細致地檢查并適當修改我們的流程,然后持續地關注最新科學進展,這些仍將是我們打開泡泡迎接新人的要點。”
盡管到目前為止NBA做得很好,但他們這趟旅途才走完三分之一,終點還很遠。
NBA防疫工作的成功在各隊還沒有啟程前往迪士尼之前就打好了基礎,當時他們要求各隊不能完全開放訓練場,而是讓球員進行受限制的單獨訓練。這些舉措彼時還讓不少人覺得不爽,但事后來看,那些是確保大家安全的必要操作。
“我們非常有信心進入泡泡內的人都沒有感染新冠病毒。”球員工會的運動醫學主管喬·羅戈夫斯基說。
但NBA和球員工會也明白,在球員們真正進入園區前,他們必須保持防疫規定的靈活性,畢竟前方的一切都是未知的。比如聯盟每天會對所有球員進行新冠檢測,但如果有人忘了測怎么辦?一開始的規定是這名球員第二天就無法上場,必須被隔離,但現在如果有人錯過檢測,他就會在特定時間收到警報,提醒他去接受檢測。
另外還有要求所有人都佩戴口罩,以及檢測結果存在誤差的問題。不過統籌NBA防疫工作的喬爾·科恩醫生表示檢測結果有誤的概率只有5%,而且他們會根據被測者的狀態和反應做進一步的判斷,并立刻對其進行重新檢測。科恩相信,他們能做到避免結果有誤的情況出現。
而對于全世界醫療專家來說,新冠病毒也是一個全新的難題,未知領域還太多,NBA復賽后也在根據最新的研究結果調整著自己的防疫策略。根據報道,從7月初到8月中,聯盟先后給各隊發出了將近20份備忘錄,不斷將最新調整后的規定告知所有人,從而確保復賽平穩進行。
NBA到底如何做到保障所有人安全的?一方面他們有著高頻次和先進的核酸檢測,被檢人最快能在12小時左右就得到結果。另一方面,他們也事無巨細地強調每個環節,例如讓所有人佩戴口罩、強調保持社交距離、讓公共區域的桌椅保持合規距離...聯盟官員相信,陰性檢測結果的不斷出現,證明了他們的措施都是有必要的。
“我們每天要在很長的時間里佩戴口罩,原本我們還以為會有很多人不遵守規定,但結果是大家都在按照要求執行著。”另一位球隊高管說道。
除此之外,安保人員也在園區里扮演了重要戲份。根據ESPN記者的報道,聯盟安排了大量的安保人員,監控園區內和園區周圍的情況。“每個轉角我都能看到安保人員。”球隊高管說。
眾所周知,NBA并非嚴格限制每名球員的動向,他們是允許球員在得到批準后離開園區的。但離開容易回來難,如果你想辦完私事重返賽場,就需要在離隊和歸來后都按照規定執行,比如每天接受核酸檢測,和返回園區后自我隔離。
在上述的保障措施外,NBA還利用高科技來使疫情防控更加完善。每名球員都在入園后得到了一套設備,其中包括體溫計、血氧儀、智能手環等。每天一早,球員們就可以通過連接著智能設備的APP查看自己的狀態,如果有人發燒了,園區內的醫務人員會立刻趕到,采取后續手段。
而一旦出現了緊急狀態,那么該球員將無法離開自己的房間,即便他離開了房間,也不會走得太遠——因為根據聯盟規定,只有三項基礎檢查全合格的球員才能使用智能手環通過三道哨卡,外出活動。
種種措施最終保證NBA賽季可以平穩進行,但就像我們之前提到的,這趟旅途還遠沒有結束。“我們在這總是會失眠。”球隊高管說,“這可能是最穩定的事項了。”
“我們不能讓短期的成功沖昏頭腦。這依然是一個充滿挑戰的過程,我們不能有絲毫松懈。”NBA運動醫學主管迪菲奧里說道。而另一位醫療官員的話更直接,“只要一個白癡的出現就可能毀了我們所有人的全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