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明:拜仁奪歐冠,究竟是偶然還是必然?

駱明08-25 14:10

體壇周報評論員 駱明

即使拜仁以11場全勝奪得歐冠,不服氣的仍大有人在。不少人在討論,拜仁這個冠軍是偶然還是必然。

其實,只要是淘汰制的杯賽冠軍,你總能找出冠軍的偶然。無非是這回你走運,下次就可能倒霉,今年去了趟斯坦福橋,明年就遭遇火山灰。

沒準拜仁明年就會走背字,但也不說明今年奪冠是運氣使然。正如利物浦去年歐冠強勢捧杯,結果今年止步16強,且出局方式很詭異:在主場本來形勢大好,卻被天神下凡的馬競中場略倫特所終結。

拜仁的冠軍,想找偶然也容易。從細節看,里昂和巴黎都錯失了領先拜仁的大好機會。從大局看,疫情讓每個賽事獨立進行,不喜輪換的弗利克可以安守一套陣容,而且他有世界杯奪冠經歷,對付單場淘汰的賽會制更有心得。

但足球史的定律是:偶然因素或許能影響冠軍歸屬,但最后拿到冠軍的,必然有其實力根基,特別是歐冠這種強隊眾多的賽事。

拜仁這些年一直在歐冠保持了高水平。海因克斯率拜仁2013年奪得三冠王后,瓜迪奧拉三年四強,被西甲三強各淘汰一次。2017年,安切洛蒂帶隊打進八強,被皇馬淘汰之役場面接近、爭議不少。2018年,海因克斯回歸后,又帶領拜仁打入四強,與皇馬的對抗仍然非常膠著。而去年,他們輸給了最后冠軍利物浦。

拜仁這些年的成績,也映射了歐洲足壇的格局變化。馬競崛起后,有了三強合圍,西甲在歐冠統治力增強,從2014年至2018年連拿五冠。英超球隊花錢雖多,但曼聯、阿森納、切爾西都在退步,熱刺只在波切蒂諾執教時曇花一現,曼城則一直是“紙老虎”,只有利物浦真正具備挑戰歐冠的能力。意甲則由尤文圖斯扛大旗,也能給歐洲豪強制造威脅。

現實是,西甲三強和尤文圖斯都在退步。皇馬主席弗洛倫蒂諾2018年沒聽齊達內之言,自毀長城,至今仍在轉型期,而巴薩、尤文和馬競都燒錢燒出了“高燒”。于是,奪冠機會本來就該“輪到”利物浦和拜仁了。這兩隊的燒錢規模無法與皇馬巴薩曼城曼聯等相比,球隊結構卻非常合理:沒有超巨,但球探系統給力,每個位置都實力不俗;沒有超高薪球星,工資差距小,這讓球隊保持了旺盛的戰斗力。

足球就是這樣:沒有永遠的贏家,再強盛的球隊/聯賽,都有衰落的時候,只要你不忘初心,尊重足球,終有出頭之日。今年執教拜仁的即使不是弗利克,而是歐冠經驗豐富的海因克斯或(與拜仁大佬鬧翻前的)安切洛蒂,一樣很有機會。

其實,多年無緣歐冠,也一度讓拜仁高層“不淡定”。去年不光在轉會市場上砸錢,一些舉動還在破壞隊內平衡。例如給租來的庫蒂尼奧最高工資、新來的盧卡斯工資高昂,這也抬高了諾伊爾、萊萬、穆勒續約的薪水,今年又給了新援薩內以高薪。

所幸這些高薪高得有限,其破壞力遠不能與其他豪門的超巨們相比。原來拿最高薪的庫蒂尼奧今年夏天將走人,也是好消息。

希望今年的歐冠能還拜仁高層以平常心,不要走上“軍備競賽”之路。下一個歐冠?只要不“作”,命運的輪盤總會轉過來的。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

相關閱讀

駱明

體壇+總編輯,金球獎中國唯一評委

權威源自專業

“體壇+”是體壇傳媒集團旗下《體壇周報》及諸多體育類雜志的唯一新媒體平臺。 平臺匯集權威的一手體育資訊以及國內外頂尖資深體育媒體人的深度觀點, 是一款移動互聯網時代體育垂直領域的精品閱讀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