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耿鵬飛
對于拜仁來說,三冠王意味著一個完美的賽季,更別提期間還經歷了7-2熱刺、兩回合蕩平倫敦以及8-2痛擊巴薩這樣可以載入史冊的名局,當此前一系列強有力的表現和最終的冠軍頭銜相匹配的時候,我們往往會想到一個詞:“實至名歸”!
“實至名歸”背后的含義其實是:成王敗寇。
即但凡里昂和巴黎的前鋒們把握機會的能力再強一點,亦或是諾伊爾的表現稍有瑕疵,拜仁8-2巴薩就如同NBA里勇士的73勝一樣,若干年后,塵歸塵,土歸土了...
這是現實世界殘酷的地方,為了逃避這種殘酷,我們總在生活中尋找一些有趣的細節和童話的成分:
比如在熱火朝天慶祝著的更衣室里,奧利奧拿著毛巾仔細地擦拭著歐冠冠軍獎杯,這位平均出場122分鐘一冠的超級幸運兒,此刻正“保養”著他的“阿拉丁神燈”。
比如比賽結束后,格納布里和基米希躺在球場中間,格納布里在ins上秀起了恩愛:“這趟旅程兩個少年一起踢球開始,走到了一起贏下歐冠的這個瘋狂夜晚。”
比如散場后,光明球場漸漸暗淡下來,球場中央,飛舞的彩帶已是一地碎屑,基米希、阿拉巴和格納布里依然坐在中圈閑聊,不久,主帥弗利克加入了他們,90分鐘的疲憊,冠軍的狂喜,黑夜帶給人們的恬淡,一切如夢如幻...
童話總歸不是成人世界里的常客,但哲學是,人類在痛苦中苦苦思索哲學的真諦,而拜仁主帥弗利克則一如既往地堅持著自己的足球哲學,然后等一季花開。
弗利克早就是業內公認的一流助教了,在科瓦奇之前,他輔佐勒夫和德國隊一起拿了世界杯的冠軍,更早的時候,他也在意大利老帥特拉帕托尼手下工作過,彼時兩人對防守的理解有了差別:意大利老帥認為后衛線應該靠后20米,而弗利克堅持應該向前20米。
這么多年過去了,弗利克的球隊的防線依然向前20米,這就是他的哲學。
拜仁此役歐冠的摧枯拉朽,就是這種壓迫式踢法的杰作,即便是決賽1-0領先到最后時刻,拜仁都從未選擇龜縮防守,始終將戰火燃向地方腹地,即便是面對單兵作戰能力極強的巴黎三叉戟,拜仁也從未改變這種舉火燒天式的熱血。
甚至,進入淘汰賽以來,拜仁的首發布陣和中途換人幾乎是套路式的可預測:4231陣型穩定,格納布里占據首發右邊鋒,科芒和佩里西奇是左翼的人選,然后替補的那個和庫蒂尼奧后發制人更新兩翼繼續保持強度,托利索替換精疲力盡的蒂亞戈,聚勒啥時候上取決于博阿滕啥時候崩...
這樣的姿態,贏了就活該你贏;輸了,活該我輸,我認。
類似瓜迪奧拉這種戰術實驗狂魔,其實更像是“科學家”,享受實驗室的極致樂趣,也要承擔事故的風險,控制風險的自制總是在瘋狂實驗的熱忱中被遺忘。
即便是弗利克的師承海因克斯,也有過2012年歐冠決賽提前撤下穆勒后被追平的保守,以及2013年歐冠決賽開場收縮讓多特猛攻的懷柔,這位70多歲的老帥,更像是一位匠人。
相比之下,更多的是塞蒂恩這般,一入豪門深似海的普通人,連首發選擇都要屈從于人情世故,拿什么去打打殺殺?
唯有弗利克,更像一位哲學家,有著對足球信仰的堅定和執行,來自拜仁球員的反饋,弗利克對球員的細致要求堪比瓜迪奧拉,類似當年范甘迪執教姚明時把膠帶貼到地板上告訴你防守你必須要到這個位置那樣的嚴苛,正是對這種足球哲學的嚴苛,才成就了拜仁本季的三冠王。
更幸運的是,弗利克并非時刻都處在哲學的思辨狀態,他能抽離出來做一個反差極大的凡人,從一個極度投入的工作和思考狀態中跳出來溫暖眾人的領袖:
漫長的歡慶中,我們雖然知道盧卡斯是個憨憨,但畢竟他在弗利克的拜仁沖刺階段只能旁觀,我們還是無法預料這對將帥之間是否有些什么意料之中的淡漠,萬萬沒想到的是,慶祝的混亂間隙,弗利克,這個不茍言笑的家伙,突然對盧卡斯襲胸“啾咪”,嗯?這?
拜仁并非不可擊敗,弗利克的足球哲學也并非無懈可擊,但2020年,值得給弗利克一個哲學家的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