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了“東西對決”的KPL,開始變得更有“家鄉味”

孔垂09-06 17:43 體壇+原創

9月6日,Hero久競在南京舉行了線下主場的啟動儀式,從2020年秋季賽開始,這支曾經的KPL“三冠王”戰隊,主場就將正式落地江蘇南京。

就在前一天,KPL聯盟也公布了新賽季取消東西部分區的消息,持續了兩年的“東西對決”,正式成為了歷史。

從2018年開始地域化的探索,開啟上海成都雙城主客場制,到新賽季取消成都主場,同時落地上海、南京、武漢、廣州四大線下主場,在地域化的道路上,KPL已經越走越遠。

如今,雖然沒有了“東西對決”,但進入“四城時代”的KPL,開始變得更有“家鄉味”。

地域化的新階段

還有不到兩周的時間,KPL秋季賽的大幕就將揭開。與過往賽季最大的不同是,新賽季KPL將取消上海成都的雙城主客場制,隨之開啟上海、南京、武漢、廣州四大線下主場。

9月3日,KPL聯盟公布了秋季賽線下觀賽回歸的消息。同時,也宣布了eStarPro、Hero久競、TTG三支戰隊主場分別落戶武漢、南京以及廣州。加上位于上海的聯盟主場,經歷了“東西對決”時代后,KPL正式進入“四城時代”。

早在2018年,KPL就開始了移動電競地域化的探索,除了上海之外,成都作為聯盟的第二個主場,承擔了半數戰隊的比賽任務。上海與成都兩座城市之間的東西賽區對抗,也成為了KPL的一大看點。

兩年的時間,KPL成都主場從無到有,再到發展成熟,它與上海一同見證了KPL的成長。

根據官方在騰訊電競年度發布會上披露的數據,2020年KPL春季賽日均觀賽量環比提升超過50%,春決各平臺總人氣累計高達1.8億。與兩年前相比,如今的KPL早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隨著KPL規模的不斷提升,上海、成都兩座城市已經無法滿足外界對于移動電競的渴望。到目前為止,除了已經官宣的武漢eStarPro、南京Hero久競和廣州TTG,包括AG超玩會、QGhappy、GK等隊,也都建立了成都、重慶、佛山等線上主場,同時線下主場的落地工作也都在推進當中。

時代浪潮的發展之下,KPL的“去上海化”趨勢已經十分明顯,而作為地域化過程中扮演“過渡”角色的成都主場,也結束了自己的歷史使命。在不久的將來,這座見證了無數精彩對決、與王者榮耀和KPL有著無數淵源的城市,也將迎來它的專屬主隊——成都AG超玩會。

在KPL提出的地域化“三步走”發展戰略中,第一步是推出雙城主客場制,第二步是從雙城主客場制變為多城主客場,而第三步則是把多城主客場逐漸發展為完全的主客場制。如今,從“東西對決”進入“四城時代”,KPL的地域化已經邁出了堅實的又一步,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

隨著四大線下主場的全面開啟,新賽季的KPL在賽制上也將發生改變。取消東西賽區分組后,KPL將改為大組積分制,即常規賽階段,16支戰隊同為一個大組,每支戰隊與所有對手交手一次,積分前10晉級季后賽,其中積分前4的戰隊晉級勝者組,5到10名晉級敗者組。

新的賽制下,所有戰隊都處在了同一起跑線,想要在漫長的賽季中取得突破,每一場比賽都變得更加重要。

主場:不只是比賽的地方

在競技體育的發展過程中,“主場”的概念早已與很多項目融為一體,沒有了主場,對于很多比賽來說就像失去了“靈魂”一樣。

由于疫情原因,2020賽季的中超聯賽被統一安排在了大連、蘇州兩個賽區進行。隨著第一階段的賽程接近尾聲,中超聯賽的懸念也愈發引人關注。

無論是恒大、國安、上港爭冠三強的表現,還是申花、深圳、華夏幸福等隊的“爭四大戰”,本賽季的中超聯賽不可謂不激烈。但即便如此,由于比賽全部安排在中立場地進行,缺少了主客場的中超聯賽,始終讓球迷們覺得少了些什么。

過往,在廣州天河體育中心,滿場身穿紅色隊服的恒大球迷總會在看臺上用粵語高喊著“恒大隊”;在北京工人體育場,每場比賽都會有4、5萬球迷涌上看臺,將球場裝扮成綠色的海洋;在上海、山東、南京,在中超的各個賽場,每當自己的球隊坐鎮主場時,當地的球迷都會用自己特殊的方式為球隊加油鼓勁。

如今,在滿足疫情防控條件下,中超聯賽的部分場次雖然已經開始對觀眾開放,但沒有了主客場的比賽,依舊讓很多球迷覺得聯賽失去了“靈魂”。

不僅是中超,在整個傳統體育領域,“主場”的概念都是不可缺失的。

威斯特法倫著名的南看臺,造就了多特蒙德歐洲第一魔鬼主場之稱;利物浦的安菲爾德球場,不僅見證了球隊的輝煌與榮耀,同時也見證了KOP看臺文化的誕生與發展,看臺上那首經典的《You will never walk alone》,更是在世界范圍都廣為傳唱。

“主場”之于體育賽事,起到的作用不僅僅是為主隊助威吶喊,更是展現各地方文化、成為受眾情感共鳴和表達的重要窗口。

傳統體育如此,電競也是如此。

KPL俱樂部的線下主場落地后,毫無疑問可以拉近與當地粉絲之間的距離,也有機會吸引更多當地大眾的關注,同時整個聯賽的規模也將進一步提升。這對于聯賽商業化的探索、俱樂部文化的打造、粉絲觀賽習慣的養成,都會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有朝一日,如果武漢eStarPro、南京Hero久競、廣州TTG的粉絲就像恒大、國安等隊的球迷一樣,在每周末都會身穿比賽服、排著隊進入球場看比賽那樣,來到自己的電競主場觀賽。相信到了那個時候,不僅是KPL,整個電競產業的發展都會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更有“家鄉味”的KPL

從長遠來看,地域化究竟會指引KPL走上怎樣的道路,這個問題的答案需要等待時間去解答。但在即將到來的新賽季,更有“家鄉味”會是四大線下主場落地后為KPL帶來的最直觀的的改變。

在南京Hero久競的主場啟動儀式上,南京金陵文化始終貫穿全場,俱樂部制作的賽季出征宣傳片,更是以“英雄歸來,久競金陵”作為主題,體現了古城南京的文化特色。

主場落地廣州后,在廣州TTG的官方微博上,廣式點心上鏡的頻率明顯增多。新的賽季,在戰隊的隊服上,也會印上“廣州”兩個字。

盡管重慶QGhappy落地線下主場的工作還在進行當中,但他們與重慶之間的關聯已經愈發緊密。無論是俱樂部與融創文旅開啟的戰略合作,還是運營部門制作的探秘重慶系列視頻欄目,或是本身就是重慶人的Fly在聯盟中擁有的影響力,這一切都讓外界對于重慶QGhappy宣布線下主場落地的那一天充滿了更多期待。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更多線下、線上主場的落地和打造,新賽季的KPL會變得更有“家鄉味”。在精彩激烈的比賽之外,不同城市的特色文化和魅力,也將通過KPL得到展現。

對于KPL而言,將線下主場落地到更多城市,意味著賽事規模的提升、商業化的可能以及未來更大的發展空間。而在各個城市助力KPL發展的同時,KPL也將反哺這些城市。

去年6月,上海出臺促進電子競技產業健康發展20條意見,提出力爭3年至5年內,全面建成“全球電競之都”;去年8月,廣州發布促進電競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提出3年內建成“全國電競產業中心”;今年8月,北京舉辦“2020電競北京”系列活動,發布了多項產業扶持政策,揭牌了眾多重磅項目,展現了北京發展電競的決心。

電競產業經過近20年的發展,如今已經進入了黃金時代,同時也成為了各大城市爭奪的全新資源。KPL線下主場的落地,不僅讓各個城市在這場爭奪戰中搶占了先機,同時也使得城市發展變得更加多元化。

更為重要的是,在2020年疫情導致的特殊時代背景下,KPL線下主場的落地,還有著另一層特殊的含義,那就是對各個城市的娛樂消費市場起到刺激作用。

疫情的出現,讓大眾線下消費的能力有所降低,而KPL線下主場的落地,也會吸引大眾來到現場觀賽,在一定程度上提振當地娛樂市場的消費信心,助力恢復城市經濟發展。

兩年的時間,KPL終于邁出了地域化的又一步,與聯賽自身的發展速度相比,這樣的進度其實略顯緩慢。好在,所有的難題都已經攻克,基礎也打得足夠牢固。接下來,在地域化的道路上,KPL有機會再次展示“KPL速度”。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

相關閱讀

權威源自專業

“體壇+”是體壇傳媒集團旗下《體壇周報》及諸多體育類雜志的唯一新媒體平臺。 平臺匯集權威的一手體育資訊以及國內外頂尖資深體育媒體人的深度觀點, 是一款移動互聯網時代體育垂直領域的精品閱讀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