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勤伯:阿拉巴為何敢要2500萬年薪?球商就是身價

王勤伯09-11 09:24 體壇+原創

體壇周報全媒體駐意大利記者 王勤伯

剛剛獲得三冠王的拜仁慕尼黑也遇到了幾名重要球員合同只剩1年時間的問題。一旦到了合同最后1年這個節點,續約談判總是很困難。目前轉會市場傳出了阿拉巴索要2500萬年薪的消息,作為拜仁后防線領袖,這無疑像是一個重磅炸彈。

根據《米蘭體育報》的數據,阿拉巴目前的年薪大約是稅前1100萬,通過經紀人扎哈維索要的2500萬年薪應該是稅前數字。如果考慮到雙方存在報價和還價的談判中間,那么阿拉巴至少會希望自己的年薪超過稅前2000萬,稅后凈值1000萬。這是他明年自由身離開拜仁去其他俱樂部較有可能獲得的收入。

比較有意思的是,即使拜仁贏得了三冠王,也從未有媒體吹捧過阿拉巴。實際這位奧地利人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他身高只有1.80米,踢球也不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架勢,但在拜仁集體前壓、時常2個邊后衛同時壓出的體系中,阿拉巴的作用至關重要。

他是一個極其善于閱讀對手球路的球員,而且各種判斷都是在極短的瞬間里做出的。就算是不能立即攔下對手,阿拉巴選擇的阻截路線也總是足夠聰明,讓對手無法對拜仁球門形成直接威脅,或者是面對諾伊爾總有些許勉強。

足球運動員的“球商”是一個很難數值化也很難理論解讀的概念,但在比賽高度戰術化、攻防節奏轉換極快、逼搶兇狠而且團隊化的現代足球世界里,“球商”幾乎決定了球員的一切——一個“球商”高的球員,動作總是顯得那么輕松合理,出腳總是那么及時,攔截總是那么預判正確。

拜仁隊內有好幾個球商出眾的球員,例如門將諾伊爾,他到底是守門技術精湛絕倫,還是瞬間里的閱讀預判能力驚人?或者兩者兼有?

球商的差異甚至讓身體的差異變得不再那么顯著。例如切爾西中場坎特在足球生涯早期就是一個被大球隊拋棄的球員,因為他并非身高體壯,這樣的身體如何完成法國足球要求的后腰“清潔工”角色?然而坎特讓人徹底改變了對這個位置的理解。

阿拉巴出類拔萃的球商,讓他在職業生涯中出任邊衛、中場和中衛都有過杰出的表現,也使得他(如果明年成為自由身)注定成為轉會市場上被熱捧的球星。

近期最引發我關注的無疑是法國新科國腳卡馬文加。這樣一個身體尚未發育成型的17歲少年成為法國國腳、違約金上億,是揠苗助長、過度高估、還是名副其實?

事實上從去年卡馬文加在雷恩出道,我就一直在關注他。卡馬文加和阿拉巴、馬爾基尼奧斯等球員很相似,他們踢球的時候表現出的智力,不僅是總是達到比賽的高度,而且常常高出周圍很多人一籌。

體現在卡馬文加身上,在他剛剛出道驚艷以后,曾有過一段輕微的狀態下滑,或許是這個年齡本不應該如此密集地參加比賽,或許也是對手對他的風格有了一定了解,有時候則是年輕人過度表現的錯誤,但這種類型的球員只要有自律精神和上進心,進步的速度也總是超越其他人,今年再來卡馬文加踢球,又多了幾分大氣,接下來就只等看他在歐冠賽場亮相了。

卡馬文加能有如此快速的發展,當然要感謝雷恩主帥斯蒂凡。斯蒂凡是近年法國足壇最引人注目的少帥,他在執教雷恩一線隊之前曾執教雷恩B隊長達3年時間,卡馬文加當時在更低年齡段的梯隊,但已經能夠得到了斯蒂凡的長期關注,于是在2019年夏天對其破格錄取到一線隊。

這樣的例子其實也體現了今天青訓工作的難度和挑戰。拿著一套皇馬或阿賈克斯訓練大綱,安排青少年訓練,這是很容易做到的,但如何選材、尤其是發掘出那些球商高的球員(哪怕他們在身體甚至技術方面有缺陷)給予重點栽培,是青訓出成績的關鍵。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

相關閱讀

王勤伯

體壇傳媒駐意大利記者

權威源自專業

“體壇+”是體壇傳媒集團旗下《體壇周報》及諸多體育類雜志的唯一新媒體平臺。 平臺匯集權威的一手體育資訊以及國內外頂尖資深體育媒體人的深度觀點, 是一款移動互聯網時代體育垂直領域的精品閱讀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