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勤伯
1
在過去很多年里,我并不是“梅吹”。我最喜歡中場球員,這是為什么我更多的贊美文字送給了里克爾梅、伊涅斯塔,博奇尼,而不是梅西。
有時候我會把這種中場之愛和個人性格聯系起來。我不是一個深入骨髓的革命者,像我這樣的人很容易成為中產階級,既欣賞藝術和創造,又堅信勤勉和進步的關系,喜歡建設和積累,偶爾迸發出激情一擊,隨后又會退回原來的位置。
但這份距離感從不影響我對梅西的評價。梅西就是梅西,足球史上只有一個貝利,只有一個馬拉多納,只有一個梅西。只有這樣境界的球員才會用一個動作就讓你產生懷疑,他原本不屬于這個星球。
毫無疑問,我會建議編輯把這張17歲梅西閱讀《足球周刊》作為本文的配圖。
我的同行好友馬丁曾定期從阿根廷把《體育戰報》雜志快遞給我。這是整個拉丁美洲最富盛名的足球雜志,他們深度專訪過南美足球歷史上幾乎所有巨星,甚至邀請過《百年孤獨》作者加西亞·馬爾克斯(下圖)談論足球。
那段時間里,我發現《體育戰報》幾乎每期封面都是梅西,有時候甚至會讓我懷疑他們是否重復快遞了同一期雜志過來。但很快我意識到,這就是梅西的巨星效應。
對于阿根廷足球來說,梅西既是他們全部希望所在,同時又幾乎一人承擔了所有的挫敗、失落和批評,但任何尖刻的批評乃至毀損都不會影響到梅西的絕對偶像地位,即使內頁并沒有關于梅西的專題文章,以他為封面的雜志仍然是最能熱銷的。
對于足球寫作者來說,梅西和馬拉多納都是無比慷慨的巨星。在那些缺乏真正巨星的年月里,當我們贊美一名球員的技藝和表現,總是會在內心深處打一個問號,他是否配得上如此溢美的贊揚?但面對梅西的每一次精彩演出,你都不用擁有同樣的擔心,因為你知道書寫者其實不是你,是梅西在用自己的腳寫下足球史上的傳奇。
你唯一需要懷疑自己的語言是否過分平庸,能否配得上他的精彩絕倫。但即使為自己語言的貧乏和蒼白而自責,你仍然是足夠坦然的,因為當這樣一位球員站在你面前的草皮上,你知道其實世上沒有任何言語可以描述他所制造的激情。
對于批評者,梅西更加慷慨,甚至比馬拉多納還更慷慨。馬拉多納有太多的場外新聞,也會主動加入論戰,而梅西的場外新聞只剩太太安東內拉生下第幾個孩子,他也從不回應圍繞他多年的傳言和非議。
梅西一直在承受世人把他當作足球場上無所不能的完人去看待。如果梅西做不到無所不能,那就肯定是他的錯,是他年邁或者不夠努力;如果梅西所在的球隊沒有做到無所不能,那就一定是主教練被梅西操控,出場名單由他制定,全盤皆毀。
瞧,批評梅西的各種洋洋灑灑,其實是最容易的。世界上沒有什么事情比批評一個人做不到全知全能更容易。
2
梅西離隊風波中,中文輿論里出現了“隊迷”和“人迷”的對立,還有大量既不是巴薩迷也不是梅西迷的熱心觀眾毫不猶豫地加入起哄行列。
我厭惡網絡上各種球隊極端球迷的彼此攻訐,同樣不喜歡圍繞球星的罵戰。如果一個球迷認為C羅比梅西更強,這只是個人審美或看待體育視角的差異,并無正誤之分。但以此進行罵戰,更多不是維護自己喜愛的球星,而是為自己尋找一個擁抱狹隘的理由,這和極端民族主義沒有實質區別。
“隊迷”和“人迷”的爭執,看上去是堅持巴薩利益優先和堅持球星價值優先的兩條路線之爭,實際更多涉及的是世界觀的差異。堅持把巴薩集體利益和梅西的抉擇對立起來的“隊迷”,犯下了一個超級簡單幼稚的錯誤——把俱樂部管理層或領導人等同于俱樂部本身,把管理層的不良經營看成是俱樂部利益。
在過去的幾年中,到底梅西還是巴托梅烏對巴塞羅那的集體利益損害更大?這是不言而喻的。巴托梅烏的管理不僅在競技上讓巴薩陷入前所未有的歷史困境,經營上的問題也早已露出冰山一角,后者加劇了前者的危機。
反對梅西的巴薩“隊迷”并不是不知道上面的事實,而是他們骨子里認定了權力和服從就是世界的真理,如果一個地方出了亂子,一定是因為缺少這兩點。所以,梅西是那個制造了亂子的罪人,無可避免會成為他們的排斥對象,梅西被安上各種帽子:球霸,不服從管理,不顧集體利益,缺乏組織紀律,目中無人……
在我看來,最難說服一個人的環節,就是世界觀問題。如果一個人從小就根植了“集體迷戀癖”,或是不懂得天才之于歷史、神作之于藝術、才華之于平庸的關系,你很難說服他站到一個更有包容性的立場。
3
我想對《足球周刊》讀者聊聊巴托梅烏,并不是巴塞羅那主席巴托梅烏,而是我們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巴托梅烏。
想到周刊的讀者很多是正在展現或即將展現自己青春才華的年輕人,我覺得這個話題十分值得談一談。
巴托梅烏更像我們生活中的一個代號,或者是一種普遍的人設:他是一個看上去溫文爾雅的人物,甚至在某些情況下做事格外體貼,讓你時不時產生誤解,以為他會是一個出色的管理者——如果是在一個機關單位,這個誤解或許就是正解,但我們談的是足球俱樂部。
足球俱樂部就像今天的各種創業機構,所謂的鐵腕管理、內部組織、平均分配根本不是要點,要點是能否激發每個人的動力和創造力。
這樣的環境里,巴托梅烏不僅無法擔任一個優秀管理者,他甚至代表著巨大的阻力。他僅僅在意自己的位置,僅僅在意如何在這個位置上混得越久越好。對于那些真正富有創意、需要集體付出努力的事情,他總是在各種推諉,從不用心去做或者支持,就像害怕一旦站起身來椅子就沒有了。
而作為一個希望親手決定自己未來的年輕人,因為巴托梅烏的不作為主義,你的自信、熱情、創造力都受到打擊。你擔心在這樣的人身邊繼續呆下去終究會一事無成。有時候你也想拍案而起憤然離開,但你也容易在這樣的時候再度見證他的和藹可親和溫文爾雅,甚至又開始懷疑,他其實是個好領導,錯在你自己太沖動。
現在的你或許手捧著雜志想問,梅西都沒干過巴托梅烏,如果平凡的我剛好遇到這樣一個管理者,能有什么辦法?
辦法永遠是有的:愛惜羽毛,別聽他說的那些關于集體利益的假話,別把和藹可親視作判斷人的唯一標準,該飛走的時候立即振翅遠飛,要堅信一點——如果你的生命中不幸地遇到了巴托梅烏,你也可能有幸遇到自己的佩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