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原創
一場中超蘇州賽區頭名之爭,卻變成了鬧劇。9月25日晚,上海上港憑借浩克的點球1比0擊敗北京國安,提前一輪鎖定了小組第一。但誰也沒有想到,這場比賽的主角,是主裁判張雷。他在比賽中出現的幾次爭議性判罰,讓本賽季開賽至今始終縈繞裁判非議得到了延續。賽后“張雷爭議判罰”登上熱搜榜。
根據中超官方數據顯示,北京國安全場犯規次數多達25次,上海上港也有23次犯規,全場加起來48次犯規,這么多犯規的情況下導致比賽凈時長僅僅為44分29秒,這一數據確實太低了。
那么,讓國安上下憤怒的張雷,到底是何許人?張雷,年僅38歲,2年前曾獲得中超金哨。而在2017年的時候,張雷便入圍最佳裁判獎候選名單,但是最終無緣金哨。要知道,能在36歲就能拿到中超金哨,張雷算是新一代裁判的杰出代表。
2001年,張雷考入北京體育大學攻讀足球專業,后來入選了設在北體大的第一屆裁判訓練班,并于2009年開始執法中超比賽。2009年的時候,張雷才27歲。不過,有時候好的開始,并不意味著就是成功的一半——張雷曾因為執法中超出現失誤被降到中乙執法。
2017年,35歲的張雷順利通過亞足聯考核,成為亞足聯精英裁判,并開始執法亞洲賽場比賽的資格。當年,張雷執法過亞足聯杯比賽,此外他還執法過2017年國足與菲律賓的比賽。可以說,在拿到中超金哨之前,張雷的執法經歷豐富。需要指出的是,即便是拿到中超金哨,張雷的主業并不是裁判,而是一家國際飲料公司的員工。
2018賽季的中超頒獎典禮上,中超金哨獎項最終由來自大連足協的張雷獲得。張雷的獲獎感言中有一段話引發了很多球迷的好奇心,他特別提到了要感謝公司的領導,因為在他執法比賽不得不請假的時候公司領導都非常大方的準假了,他半開玩笑的說道如果今后請假還不扣工資的話那就最好了。
一時間很多球迷都才知道原來張雷除了擔任裁判以外還有別的工作,其實裁判只是張雷的副業,只有在需要執法比賽的時候張雷才會向公司請假。不僅僅是張雷中國所有的足球裁判都不是專門職業做裁判的,他們除了擔任裁判吹罰比賽以外都有其他的本職工作,其中尤以體育院校老師之類的比較多,他們執法中超或者其他比賽時都是按照場次進行薪資補貼的。
張雷在2019年度共執法20余場中超聯賽,均表現出優秀的執法狀態和引導比賽能力。繼2018年榮獲中超“金哨”以后,去年再獲“銀哨”,目前他已經獲得過中超聯賽的金、銀、銅哨,之前還曾獲得過中甲聯賽的“金哨”,算是中國職業聯賽裁判員的“全滿貫”了。
隨著業務能力、名氣的提高,張雷也逐漸與中國裁判圈的一些“老師傅”有了交集。2011年、2012年、2014年和2015年,譚海四獲聯賽金哨榮譽,后來退出一線執法工作,回歸教師身份。譚海最大的目標就是培養出更多超過自己的裁判員。在他培養的一眾學生中,就有張雷這樣的國際級裁判。
對于如何才能成為一名好裁判,作為老師的譚海曾給出一個公式——六分能力,三分機遇和一分運氣。這里所說的能力,濃縮成一個字就是準,機會就是要有大比賽去歷練,球員需要一球成名,好裁判也需要一場能讓大家認識你的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