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比錫RB 2比1 巴黎圣日耳曼
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閆羽
內馬爾和姆巴佩都不在,理論上巴黎圣日耳曼客場小負于萊比錫RB就算不得是大冷門。但早早取得進球卻慘遭前手下敗將逆轉,這就不能不說法甲冠軍對上賽季歐冠半決賽的重演非常失敗——從3比0到1比2,大巴黎少的可不僅僅是兩員攻擊核心,還有氣質和戰術上對對手的碾壓。當然,主帥圖赫爾并不承認這一點。他賽后堅稱萊比錫并非表現更好的球隊,本方只是輸在了“幾個瞬間”。
失點既轉折點?
如果只看比賽集錦,圣日耳曼主帥的說法好像也沒有太大的問題。第5分鐘他們就由迪馬利亞先開紀錄,第16分鐘更是有可能將比分改寫為2比0。如果迪馬利亞的點球不是那么缺少欺騙性,不被門將古拉奇輕松擋出,那么出征客場的大巴黎就完全有可能走上今年8月歐冠半決賽的路線,來一場對萊比錫的完勝。只可惜“揮霍機會就將受到懲罰”,這句老話果然在法甲球隊身上應驗,上半場尚未結束,巴黎舊將恩昆庫就在禁區弧頂處遠射扳平了比分。
點球不進,還有兩次破門均被判無效(都是明顯的越位球)以及后來被判點球和紅牌,在圖赫爾看來這些就是引導球隊高開低走的瞬間,“我們上半場踢得很好,原本能進更多,但結果卻是1比1。”感覺上大巴黎主帥頗有些不心甘。對此萊比錫主帥納格爾斯曼則持相反意見,認為機會都是本隊自己奉送的,“巴黎圣日耳曼根本就沒有創造多少良機。”
其實雙方所言都有一定道理。第一粒進球來源于萊比錫后衛于帕梅卡諾的回傳失誤,點球判罰又是因為這位法國人手擋住了小基恩的射門,大巴黎的最好機會確實是對手送的。但另一方面客隊也的確曾亮出三板斧:小基恩在前線的沖殺以及薩拉比亞在左翼的策動,都曾讓人覺得沒有內馬爾和姆巴佩的巴黎也能發動連番攻勢。
不過從最終的數據來看,圖赫爾的球隊顯然不能算是“占據上風”。他們的控球率只比對手高了不到2%,射門次數卻比主隊少了4次,而且射正門框范圍的僅僅只有2腳而已。這足以說明大巴黎在下半場的頹勢。盡管從第69分鐘開始,他們因為格耶的雙黃下場就只能10人應戰,但實際上在此之前,兩個多月前的贏家就已經不太能控制住局勢,氣勢上已經嚇不倒對手。
用兵埋失利伏筆
第57分鐘金彭貝手球送點可以說是一個意外,但對比雙方戰術用兵,巴黎最終被蠶食掉優勢甚至是被逆轉卻也并非偶然。回想今年8月,圖赫爾曾祭出奇招,內馬爾踢“假中鋒”調動全局,迪馬利亞和姆巴佩突擊萊比錫陣地迅速搞定勝利。這一回卻輪到納格爾斯曼玩“無鋒”,高中鋒波爾森被放在替補席,首發搭檔變成了原本主要踢中場和邊鋒的福斯貝里、奧爾默。此計不能說威力無比,但至少曾讓巴黎防線十分難受,尤其是客串中衛的達尼洛·佩雷拉。
前兩輪法甲大勝和上一場歐冠小組賽擊敗伊斯坦布爾,佩雷拉在中衛位置上的表現都相當不錯,很好地填補了馬爾基尼奧斯受傷后留下的空缺。但在巴西人傷愈后繼續讓葡萄牙后腰在后防客串,卻被認為是圖赫爾在對壘萊比錫時的敗筆之一。不知是否是不想打亂球隊剛剛建立起的防守節奏,巴黎主帥此役將馬爾基尼奧斯安排在了后腰位置,但巴西人卻也只能目送恩昆庫低射破網。而佩雷拉也踢得不怎么舒服,經常疲于奔命也摸不清福斯貝里的動向。
在賽后接受媒體采訪時,佩雷拉曾坦言:“后衛不是我的本職,我是一名中場。但教練叫我做什么我就得做。我知道當后衛的基本職責,正在適應。很多時候我的搭檔會幫助我找到恰當的位置。”
搭檔的幫助?佩雷拉此役的中衛搭檔金彭貝恰恰是全場表現最差的球員。不僅接高球時莫名手球送點,補時階段還氣急敗壞從后鏟倒保爾森被雙黃罰下。如果順著巴黎主帥的賽后說法講下去,他就是“關鍵瞬間”的關鍵關聯人物。
但客場被逆轉真的只是因為個別球員的個人失誤嗎?圖赫爾的見解是“賽后誰都能當戰術大師,料定先機卻是極為困難的“。言下之意輿論的瞎分析、亂指責毫無意義,自己仍有信心也仍然信任隊員們。不過眼下狀況光嘴硬可沒太大用,3戰僅1勝位列小組倒數第二的上屆亞軍已有些走向懸崖的意思。如果再不抖擻精神連斬勝果,那這一賽季可就提前沒有奔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