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季孟年
對于波士頓凱爾特人來說,補強內線是他們在今夏最重要的任務。起初,這支球隊與步行者中鋒邁爾斯·特納傳出了緋聞。但最終,特納并沒有成為綠衫軍的一員,反倒是特里斯坦·湯普森以2年1900萬的合同與凱爾特人簽約。
后來有消息人士爆料稱,凱爾特人管理層一直都對特納無感,因此在和步行者談交易的時候根本就沒把這位內線球員放入到談判當中。或許在安吉看來,前騎士隊的中鋒特里斯坦·湯普森才更適合自己的球隊。用全額中產將他簽下,能夠很大程度上緩解球隊的內線危機。
TT是一位怎樣類型的球員,或許再沒有人比安吉更清楚。過去的這幾年當中,凱爾特人與騎士多次在季后賽交鋒。2018年東部決賽,兩隊之間的對抗尤為激烈。系列賽的前兩場,凱爾特人連下兩城。但從第三戰開始,泰倫·盧更多的安排TT出戰,順便減少拉夫的出場時間。當特里斯坦·湯普森開始出現在騎士內線之后,霍弗德、塔圖姆等人再想殺入騎士三秒區得分,就顯得困難了不少。那一年騎士隊之所以能夠晉級,勒布朗的天神下凡的確是最核心因素,但TT同樣發揮著很大的作用。
能護框、能搶籃板,這是特里斯坦·湯普森身上最為顯著的標簽。可與此同時,TT另有一個特長不常被人們所提及。放眼NBA,或許也沒有幾位內線擁有著比TT更好的掩護質量。安吉之所以如此看重這筆簽約,很大程度上就是TT能用他的高質量掩護,來提升凱爾特人隊在進攻端的實力。
就上個賽季而言,凱爾特人可能是全聯盟最依賴擋拆進攻的球隊之一。他們有三分之一的進攻,都是靠擋拆發起。聯盟擋拆得分效率最高的前13名球員當中,綠軍就占了其中的4名。分別是肯巴·沃克、馬庫斯·斯馬特、杰森·塔圖姆與新晉加盟的杰夫·蒂格。
然而,上個賽季綠軍的內線無比空虛,只有德國人泰斯可以在擋拆當中充當掩護者的角色。與TT相比,他在身高、力量和經驗上都不具備優勢。因此在季后賽的關鍵時刻,凱爾特人的擋拆進攻其實并沒有給對手帶來什么威脅。
這一點,在肯巴·沃克身上體現得尤其明顯。2018-19賽季,沃克場均可以貢獻25.6分,甚至有過單場拿下60分這樣的壯舉。但在來到凱爾特人之后,他的個人得分數據直線下滑。當然,這與沃克回合占有率降低,且膝蓋舊傷始終未愈有關。可不得不說,凱爾特人內線無法提供穩定的掩護質量,同樣對沃克這樣一位非常依賴擋拆進攻的后衛有著非常大的影響。
但在特里斯坦·湯普森到來之后,情況可能會發生一些好轉。自從NBA官方開始對“掩護助攻”進行統計以來,TT這一數據始終高居聯盟前列。即便是在上個賽季,在騎士隊整體進攻如此糟糕的情況之下,TT的場均“掩護助攻”次數依舊達到了4.6次,排在聯盟的第6位。
與泰斯相比,TT在身高、肩寬、下肢力量上都有著很大的優勢,這讓他可以在掩護當中為持球隊員們創造更多的空間。此前,歐文便因此而受益匪淺。在詹姆斯時代結束之后,塞克斯頓以及加蘭的不少得分,也都與TT為他們提供了高質量的掩護有關。
另一方面,TT在設置掩護的時候很有經驗。他的移動、選位其實都非常老道。早在大學時候,TT其實就非常擅長用自己的身體來給隊友創造投籃空間。進入NBA之后,TT在職業生涯的前幾年一直都和歐文合作,進一步提升個人的掩護質量,成為了他的必修課。加上后來又經歷了連續四個賽季總決賽的洗禮,讓他在這一方面逐漸成為了大師。
從下面這些動圖能夠看出,TT在設置掩護的時候足以用“狡猾”來形容。他能夠在吹罰尺度的范圍之內,盡可能擴大自己的掩護面積,讓防守端很難輕松穿過或是形成換防。與此同時,他還會巧妙的往籃下空跑,或參與進攻籃板的拼搶從而用二次進攻的方式得分,或與持球者完成空配配合。
有了這樣一位內線坐鎮,凱爾特人隊下賽季在進攻端,或許就能夠呈現出更多的變化。值得一提的是,如今TT似乎還在嘗試著開發三分球。上個賽季,他合計出手了23個三分,創造了生涯新高。一旦TT可以保持一個穩定的三分球命中率,他在做掩護的時候自然就有更多選擇,同時也讓對手更為防不勝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