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特約記者 楊健、嘉林
疫情遙遙無期,維持戰力同時少賠當賺,各大豪門概莫能外。然而,受制于各自迥異的建隊策略,尤其是疫情發生前的家底和欠賬,2020年的豪門經營,前所未有兩極分化。天價轉會日漸難得一見,裁汰冗員提質增效成為必須。災年背景下,健康經營的優勢一目了然,有錢傻花的弊端一覽無遺。很多人喜歡用投資力度衡量老板好壞。不投資當然不行,但說到底,理性健康投資才是王道。
付薪,并非越慷慨越好
疫情之下,人力成本困擾著各大豪門,不僅需要控制工資總額,維持健康工資體系也更顯必要。拜仁后防核心阿拉巴作為幾朝元老,夢想躋身隊內頂薪階層,結果精明的拜仁管理層寧可放他免費離隊,也不肯無底線妥協。相對平均的良性工資體系,被認為是拜仁激發團隊戰斗力繼而奪取三冠的重要前提。拜仁這筆賬算得清楚:為一名球員破壞工資平衡,年均增加幾百萬成本尚在其次,如果導致軍心不穩或大批主將紛紛要求漲薪,這個風險指數要遠超失去阿拉巴的損失。
而比拜仁更在意“成本控制”的,當屬熱刺。英超“六強”工資/營收比普遍超過50%的大背景下,熱刺上季開始前,這一數值不過39%,為全英超最低。即便如此,主席列維仍不肯給埃里克森高薪續約,寧可坐看后者日漸蹉跎、轉投意甲;而幾位骨干中,最高薪的凱恩工資水平放在英超根本排不上號,孫興慜目前的薪水更是只和扎哈之輩同檔。盡管熱刺也有過為恩東貝萊開出過高工資、接受高薪低效的貝爾等值得商榷的決策,但總體而言,有列維掌舵,“精明”永遠是他們的標簽。
家底有限的AC米蘭更極端,卻也取得了更超值的成功。米蘭上賽季就提出不引進年薪超過200萬歐元的新人,只對伊布網開一面,結果,這批低薪生力軍在偉大茲拉坦的帶領下,保持著旺盛斗志,復賽至今保持聯賽不敗,領跑意甲積分榜。
有分析指出,有限的薪水反而會激勵草根新人奮斗進取,要么贏得漲薪,要么贏得更高檔次球隊的垂青。對比之下,畸高薪水往往適得其反。曼聯的桑切斯、博格巴、德赫亞,阿森納的厄齊爾乃至新近得到大合同的奧巴梅揚、威廉,無不在肥約到手后狀態下滑,此中或有巧合,恐怕更有必然:除了C羅等少數職業楷模,球員拿到離譜高薪后,還有多大動力?而一旦個別球星高薪低能,隊內氣氛難免受到影響——我拿他工資零頭,要我比他賣力?憑啥?
引援,并非越闊綽越好
付薪未必越慷慨越好,引援同樣未必越燒錢越好。身為智熄操作的集大成者,巴薩而今面目全非,要從巴托梅烏的超前建設說起。自2017年熱衷制造億元先生至今,巴薩先后對登貝萊、庫蒂尼奧和格列茲曼等人投資失敗,非但陣容更新無從說起,四處籌集的低息貸款也終于壓垮球隊。在嚴格執行財政平衡的西甲,巴薩明年要還款近4億歐元,就此套上了買人須先賣人的緊箍咒,蘇亞雷斯、拉基蒂奇和比達爾三老近乎白送還要負擔部分年薪,合同僅剩半年的孟菲斯和埃里克·加西亞死活拿不下。3月起,高達70%的降薪幅度,更導致巴薩球員和管理層的決裂,球隊斗志萎靡,一有起色又會因新一波減薪而衰退,巴托梅烏下課也暫時解不開死結。
比起已近彈盡糧絕的巴薩,同樣財政萎縮的尤文圖斯和曼聯至少有錢可花,前者通過先租后買引入莫拉塔和小基耶薩,后者吃下卡瓦尼的大合同,都是冷清球市上的激進操作,但眼下兩隊尚無對等戰績回報投資。
疫情之于豪門是無情暴擊,之于二三線球會則是致命一擊:沙爾克04半程不勝墊底,有望打破德甲最長不勝紀錄,2.4億歐元的負債是勒緊球隊脖頸的絕命索。而作為英超最依賴電視轉播分成(88%)的存在,原本是小本經營典范的伯恩茅斯凄慘降級,隊內一眾當打干將旋即被瓜分。如今,相似噩夢似乎又要降到謝菲聯頭上,升級賽季工資/營收比高達195%的“大刀”,全靠沙特王子阿卜杜拉一腔熱情填平虧空,但15輪2分的慘淡表現面前,縱有降級保護傘條款,怕也護不住財政結構極度畸形的英超副班長。
一家俱樂部,需要有高層高屋建瓴的管理水平,而業務實操層面,總監角色的足球學識和智慧又至關重要。這方面,利物浦總監愛德華茲和萊比錫RB體育主管克勒舍,都是年度經理人候選。前者今年力主引進的若塔、蒂亞戈都物有所值,而洛夫倫等放在其他豪門只能倒貼白送的邊緣人,居然也能收回可觀轉會費。而萊比錫常年引入1000萬級別的新援,卻一次次打磨成才,憑借一套平民化陣容獲得德甲坐三望二的地位,歐冠更闖入四強。紅牛系的細水長流,令人欽佩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