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足協頒布新政已經近半個月,與以往相比,這個間歇期各俱樂部按兵不動,轉會市場很是寂靜。新華社對此評論稱,中國足球正在剝去“金元足球”的外衣,“限薪令”無疑是一劑良藥。
新華社認為,過去的十年,大批世界級外援、外教的到來,提升了中超俱樂部的戰斗力以及知名度。但“金元足球”的弊病更是顯而易見。
一方面,急功近利的“燒錢”模式難以為繼,不少俱樂部面臨生存危機,不得不退出或解散。據統計,僅2020賽季,就有16家職業俱樂部消失在中國足球版圖;另一方面,本土球員只漲薪酬不漲球技,甚至不思進取,導致國家隊戰績不斷滑坡。
“限薪令”無疑是一劑良藥。“它可能會給中超帶來短期‘陣痛’,如,中超對外援的吸引力降低、比賽觀賞性下降,俱樂部也將面臨人員和戰術的重構;但是,長遠來看,俱樂部、聯賽和整個中國足球都將受益。”上海體育學院足球教研室教授龔波說。今后,俱樂部引援不再盲從“大牌”,會更看重性價比。
抑制了無節制的引援沖動后,俱樂部也會沉下心來,把更多心思用于小球員的培養。崇勇說,青訓是足球的根本和未來。俱樂部之間的較量,核心是青訓和人才的比拼。“人們往往只看到巴薩、皇馬在賽場上的風光,殊不知他們在青訓方面有多少巨額的投入和默默的耕耘。”他稱,只有首先打牢了人才根基,百年俱樂部才不會是“空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