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百合杯特寫:先贏不是贏,輪到95后

謝銳01-04 14:09

記者謝銳如皋報道  本屆夢百合杯半決賽兩盤棋,無不是逆轉局。兩盤棋,范廷鈺九段和許嘉陽八段無不是在優勢局面下慘遭逆轉,尤以范廷鈺為甚。對00后謝科兩局,勝率都是在90%以上的大優勢下被翻盤。先贏不是贏,輪到95后了?

參加2020圍甲聯賽年齡最大的棋手是生于1982年的胡耀宇八段,然后是1984年出生的謝赫九段,他們還不是場場不離的隊中絕對主力,1989年出生的世界大賽三冠王陳耀燁九段是西藏阜康隊的頭號主力,但他已是圍甲聯賽中不折不扣的“老人”了。2003年他首次出戰圍甲時還是位虎頭虎腦的少年,而今頭發斑白,身材發福,已有中年人之態。

2013年陳耀燁奪得春蘭杯冠軍時,對手是1983年出生的李世石九段,奪冠后陳耀燁說:“他還想跟我們‘攪’,我們都是‘攪’大的,怎么可能怕他攪呢?”李世石以“僵尸流”著稱,常常一上來將自己置于絕境,而后再通過恐怖的“攪局”逆轉局面,這種取勝方式于李世石的棋局中屢見不鮮。

先贏不是贏,李世石在對李昌鎬、常昊、古力等對手時,局勢再落后,他也有足夠的耐心去等待出擊那一刻,他也確實等得到。然而,當他對陳耀燁、柯潔、唐韋星等后輩時,他卻等不到。相反,柯潔他們還在后半盤“撿漏”。第二屆夢百合杯決賽最終局,李世石被柯潔利用中國規則擊敗,按說李世石無數次參加中國圍甲聯賽,對中國圍棋規則熟之又熟,不至于犯那樣的錯誤,但實戰他還是犯了。回頭看,那盤棋中他的官子失誤簡直不可理喻。

不是李世石的“攪功”退化了,而是他的對手更年輕,更強大,所以他才“攪不動”。只是未曾料到的是,李世石遭遇到的困境如今讓范廷鈺、許嘉陽也遭遇到了,但他們不過24歲和22歲,還是如此的年輕,卻開始承受被逆轉的悲劇打擊。

如果說范廷鈺連續兩盤被00后謝科逆轉還情有可原的話,那許嘉陽被年長3歲的羋昱廷兩度逆轉又該作何解釋呢?首先,當今圍棋的強度、精確度整體上升了若干個檔次,超級AI絕藝給出的勝率,看似有超過50%以上的落差,但實際差距微乎其微,稍有放松即被反超。此次夢百合杯半決賽第二局,許嘉陽勝率一度遙遙領先,之后他也沒有弈出明顯的惡手,只是下出諸如左邊盤二路擋這樣看似必然的緩著,勝率很快就被羋昱廷追上并超過。

其次,圍棋強度、精確度呈階狀增強后,對棋手的體力、精力要求相應增強,24歲不到的“第一人”柯潔感嘆:“歲數大了,得趕緊掙點獎金。”對局中自始至終都得繃緊神經,稍有放松即優劣易位。范廷鈺兩盤棋都是在中盤時突然短路而崩盤,就像當年50歲以后的棋圣聶衛平出昏招一樣。但同是聶棋圣,他參加中日圍棋擂臺賽時已33歲,卻剛剛步入黃金期。

AI成為棋手的訓練利器后,迫使人的思維接近電腦般精確,讓棋手競技歲數加速低齡化。李世石那樣的“僵尸流”已經不可能再現,當今強強對弈,誰還敢先瘋狂地棄掉80目?但如果不能讓體力、精力始終保持高強度運轉的話,哪怕是95后,也難逃被逆轉的悲劇。反過來說,此次逆轉劇的受益者羋昱廷、謝科技藝上仍有相當的提升空間。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

相關閱讀

謝銳

《體壇周報》棋牌首席記者、編輯

權威源自專業

“體壇+”是體壇傳媒集團旗下《體壇周報》及諸多體育類雜志的唯一新媒體平臺。 平臺匯集權威的一手體育資訊以及國內外頂尖資深體育媒體人的深度觀點, 是一款移動互聯網時代體育垂直領域的精品閱讀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