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馬克欣報道
歲末年初,總是多事的時節,2020年底,中國足球再次身陷爭議,這一次是新賽季的限薪及中性名等相關政策的出臺。早在1994年開始,中國足球就開始了對職業聯賽的探索,全面推行俱樂部制,采用主客場雙循環賽制,再到之后的中超聯賽,26年來的孜孜以求,我們真的職業化了嗎:俱樂部一擲千金,球員身價暴漲,青訓人才缺失,國家隊成績下滑,急功近利的燒錢模式難以為繼,僅2020賽季,就有16家職業俱樂部消失在中國足球版圖。
就在這個特殊的年份里,南通支云度過了自己的六歲生日,作為一家年輕的俱樂部,在此前五年的時間里從中乙到中甲。盡管作為中甲的二年級生他們的成績算不上顯赫,但是南通支云真正引起球迷關注的是他們的俱樂部文化,身為這座城市唯一的職業足球俱樂部,從成立的那天開始球迷就在南通支云的歷史上占據著重要的位置,俱樂部的隊名、隊徽、隊歌等等全部是來自球迷們的集思廣益,是真正意義上南通人自己的球隊。2021年,是南通支云俱樂部“五年沖超”計劃的第三年,我們采訪了俱樂部主席范兵,南通支云的目標不僅是要在中國頂級聯賽的賽場上占有一席之地,他們更希望能夠扎根在江東的土地上生根,發展,直到綻放!
體壇:很多球迷隊南通支云這家俱樂部并不了解,能不能給我們簡單介紹一下俱樂部的歷史?
范兵:2015年《中國足球改革總體方案》出臺以后,江蘇作為一個體育大省,南通又是體育之鄉,同時也是世界冠軍的搖籃,江蘇省把南通確定為江蘇唯一的足球改革試點城市。當時江蘇只有江蘇舜天足球俱樂部,南通作為足球試點城市的話沒有足球俱樂部,很多的足球相關工作難以開展。當時我是南通足協主席,當時接到任務要為南通籌建一家職業足球俱樂部,我們中國足球職業聯賽的體制是從中冠到中乙這樣,但是時間比較緊我們來不及組隊,所以就尋求在國內找一支球隊通過借殼的方式帶到南通,當時在國內我們走訪了很多城市很多俱樂部,最后在當年的年底和廣西隊談好了。2016年的1月1日,廣西龍桂達就遷到了南通,然后再2016年正式代表南通參加中乙聯賽,然后再2018年沖甲成功,現在征戰中甲聯賽。
體壇:我們熟悉的中國職業俱樂部一般都是有一家企業來作為它的贊助主體,南通支云俱樂部來說他同樣是由一家企業作為贊助主體,還是類似于股份制俱樂部或者是會員制俱樂部?
范兵:現在是股份制俱樂部,因為職業俱樂部它的基本屬性首先是企業屬性,之后才是社會屬性。企業屬性來講,還是需要有投資人進來,然后以企業屬性來去運營它。現在我們是獨立法人,職業俱樂部有他的特殊性,企業屬性的這塊就需要我們投資人自己去完成在企業層面的運作。社會屬性就是政府給予一定的購買服務或者說是支持。當然這也取決于你這支俱樂部的運營的健康程度,它能給這個城市能給市民能帶來什么樣的一種感受和效果。
體壇:近期中國足協要求中國職業聯賽俱樂部更換中性名引發了很大的爭議,包括北京國安、長春亞泰這些名稱超過20年的俱樂部都不希望更換名稱。據我所知南通支云的隊徽隊名以及隊歌,都是從球迷中間征集來的,能介紹一下這個故事嗎?
范兵:我們的城市需要一支職業球隊來提升自己的形象和氣質,所以球隊的名稱肯定是要中性名稱。當時我們在這支俱樂部遷到南通之后就通過電視、報紙和媒體來向所有的市民來招募球隊的名稱,隊徽,隊歌,當時大家參與得非常踴躍。這可能也是因為南通本身的體育氛圍比較好,而且緊挨著上海,我們很多球迷此前也都受到了申花球迷文化的影響,所以在自己球隊的名稱和隊徽的設計上傾注了很多的情懷和精力。當時我們收到了將近7000多份的投稿,最終我們選擇了支云,因為支云是南通知名的歷史景點,因為南通本身地處長三角屬于平原,雖然沒有高山但是矗立在江邊,長江邊有一座南山,山上有一座支云塔,我們零海拔地區的城市這就是我們的制高點了,而且支云塔就是始建于北宋966年,歷史非常悠久,最后我們就確定用支云來做隊名,也是能夠讓這支球隊向著百年俱樂部去前進。(記者:隊徽上還有浪花,狼圖騰這些元素。)我們在隊徽的大概念上啟用了狼圖騰,因為足球是個團隊運動,需要狼性精神,同時飛騰的浪花代表了南通的區位優勢,因為南通這座城市濱江臨海又通運河。
體壇:近期中國足協新出臺的政策除了中性名稱,還包括俱樂部的支出總額,球員限薪等等,您如何看待?
范兵:我覺得這個政策是勢在必行的,因為任何一家職業俱樂部,后面的尾綴是叫有限公司,所以他的企業屬性你是不可回避的,那作為企業又投入就得講產出。現在無限制地去投入,但是看不到有效的產出,那么我認為作為管理層現在能做的就是先把工資帽蓋上,讓它符合一個基本的市場價值,只有倒逼這樣的改革才能讓所有人去思考,怎么能讓俱樂部去維持一個好的可持續的健康的運營狀態,這才是保證俱樂部能夠長期穩定發展的基石。
體壇:那會不會出現一種情況,限制投入導致俱樂部縮減規模,壓縮設施,甚至是削減青訓。
范兵:不會。我們反過來認為會壓縮更多的成本轉而投入到青訓上,到球迷文化建設上,我認為這才是作為俱樂部經營者應該去認真思考的問題。
體壇:您能否介紹一下南通支云足球俱樂部的青訓系統。
范兵:我們是一家年輕的俱樂部,在成立之初我們就給自己制定了一個相對符合自己發展的定位,那就是3年沖甲,5年沖超。除此之外我們也是希望俱樂部能夠向著打造百年俱樂部的目標去發展,所以要想走得更遠更穩健的話,青訓是最基本的。我其實并不認同目前國內俱樂部在青訓這塊的頂層設計,因為中國太大了,差不多兩倍歐洲人口的體量,幾乎每個省份就能抵上歐洲一個國家,比如南通這座城市有七八百萬人口,在歐洲都算一個很大的國家了。我們過去一直都是按照上面的頂層設計去做青訓就會很累,因為教育跟體育,在青訓這塊賽事體系的設置,始終不能很好地銜接。我們和自己的鄰居日本、韓國的區別在哪里,日本韓國的孩子一年會有很多比賽,而國內的孩子你組建再多的球隊沒有高質量的比賽,他的成材率也是相對不可控的。我們按照自己的想法與教育和政府做了一些有效的溝通和銜接,首先是我們和教育部門談了一個非常好的體教結合的模式,用好的菁英梯隊跟優質的師資資源結合起來,與一些好學校做匹配。然后在地方政府的推動下,在我們各個區縣的鄉鎮,建立鄉鎮級的青訓中心,然后讓他們每周都能夠有高質量的比賽,通過競賽機制選拔出優秀的苗子,同時也是為我們整個后備人才的培養體系先構建一個大的脈絡。作為一家職業俱樂部去做青訓,我們不僅僅是要去關注優秀的后備人才,還要通過新型體系的網絡去構建自己的球迷基礎,擴大自己的球迷社群。我覺得中國現有的職業俱樂部的運營模式下,你的版權收入缺失,競猜版權收入缺失,比賽日收入缺失,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去擴大你的球迷基礎,穩定你的球迷基礎,然后去創造一些有效的可貨幣轉化的渠道,這才是一家職業俱樂部,特別是中國現在的俱樂部來說,我認為這是目前要著重發力的地方。
體壇:您有沒有統計過現在我們的青訓系統,包含我們和教育系統的合作,還有社會上辦的足球班,能夠惠及多少青少年?
范兵:現階段大概有7000名左右8到16歲的青少年,我們計劃是在5年內在全南通建立48個青訓中心,未來覆蓋6萬人的學生群體,這樣未來會給我們帶來基數大概超過20萬的球迷社群。
體壇:我看到我們南通支云的球迷聯賽決賽就是在我們一線隊的主場進行的,南通支云的球員也會到現場助威,這是一種非常特殊的體驗。作為一家職業俱樂部,南通支云都會通過哪些方式來回饋本地的社會?
范兵:南通支云的“狼兵”們還是非常幸福的,從五年前中乙開始一直到現在,無論是遠到西部的新疆,還是北到哈爾濱,南到梅州,再到麗江,但凡有支云的客場比賽,都能見到我們支云的球迷,他們從來沒有缺席過,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壯舉。從我們開始設置了球迷聯賽開始,我們要求除非球迷聯賽和球隊訓練有沖突,正常情況下我們的球員和教練必須到現場去為我們的球迷吶喊助威,這是一種最起碼的回饋。就在俱樂部建立之初,我們就提出了一支球隊,一個城市、一座豐碑,一生信仰這么一個口號,這種口號我們不能讓它變得很空泛,足球不僅僅是一項體育運動,更是一種文化。我們追求的目標是讓足球成為市民的信仰,觀賽成為市民新的生活方式,讓俱樂部成為這座城市特殊的文化符號甚至是最具正能量的一個城市IP。除了球迷聯賽,我們還會在對整個社會一些正能量的事件上引導我們球迷更多參與,比如對弱勢群體的關注,對促進城市融合的一些事件,也會和一些企業機關共建,這些年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體壇:南通支云俱樂部位于南通市,主場設在如皋,現在的球員是以本地球員為主還是來自五湖四海的球員更多?
范兵:我們從俱樂部整體建設的規劃來說,肯定是未來要打造以本土球員為主的這么一個俱樂部,五年前當這個隊外遷進來的時候,可能是來自五湖四海的球員,我們自己的青訓建設體系還沒有完全成熟,后備人材還沒有形成有效的供給,我們只能逐步的從原來有五湖四海的球員到這兩年開始我們以長三角地區的球員為主,我相信五年之后基本上以南通和江蘇本土的球員為主。
體壇:在俱樂部建立的過程中我發現其實球迷是占據著很重要的角色的,我們目前有多少球迷協會?對于球迷文化的建設,有哪些計劃嗎?
范兵:我們現在官方授權的球迷協會有16家,然后還有跟企業包括一些政府社團共建的還有4家,在冊的球迷會員超過18,000名。從我們做職業俱樂部的第一天開始,就清楚球迷是一家俱樂部生存的基石,我們在俱樂部建立之初,就對整個球迷文化的構建有一個系統性的目標,我們一開始是依托原來的老球迷,通過對老的一些中超球隊的關注培養起來的球迷文化,他們像火種一樣,因為自己的家鄉有了球隊后也開始關注家鄉球隊,然后把他們之前的那些看臺文化傳導到身邊的球迷身上。同時我們俱樂部也會有專門的部門去系統地引導,培訓,特別是針對球迷產品的開發,我們更多的是去吸取球迷的意見,甚至讓他們參與進來。然后也會通過青訓網絡開設一些家長課堂,因為要想讓小孩子參與足球,對家長進行足球文化的培育也是很重要的,小手牽大手,同時這些年我們跟教育部門對一些校長的培訓也一直在做,還有企業等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體壇:2020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因為疫情的原因我們的聯賽是賽會制,俱樂部沒有收入,是不是有很多困難?
范兵: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首先俱樂部的招商因為賽制始終不確定就不得不停止,聯賽下半年才開始很多企業的預算就沒法給到俱樂部。其次我們又自己的運營模式,去年我們自己購買了中甲的版權,然后把它和江蘇省臺以及南通市電視臺進行了一個聯合的版權開發,但是今年這塊的業務收入也沒有了,對我們影響還是挺大的。另外比賽日收入,我覺得中國俱樂部的比賽日收入跟歐洲是沒法比的,所以我覺得對我們的影響甚至可以忽略不計。其他方面對對我們影響其實也不大,因為你對疫情的預判很重要,我們在3月份的時候球隊就集中了,所以基本上也沒有影響球隊的備戰。
體壇:2019年的時候南通支云俱樂部更換了主帥,45歲的謝暉此前并沒有在一線隊執教的經歷,為什么會選中他?
范兵:對于主教練的選擇我們一直有自己的評判標準,主教練要和你球隊的歷史以及現狀匹配,2016年的時候我們為什么會選擇魏新作為主教練,他是國內非常優秀的教練,我們也關注到他是一個比較沉穩的人,作為運動員他基本上只效力了重慶俱樂部和中國國家隊,2016年的時候我們是相對比較年輕的俱樂部,我們需要一個喜歡穩定的人來執掌這個球隊,事實上魏新也做到了。2017年魏新借調到國青隊,我們曾經短暫地有一位德國的主教練,算是一種新的嘗試,但是我們發現他不太能夠和中國的中乙聯賽融入就把他更換掉了。后來我們短暫使用了懷特,但是我們需要的是能夠來中國服務的外教,尊重中國文化而且愿意幫助中國足球往前走,而不僅僅為了一紙合約。后來我們關注到了謝暉,他沒有做過職業隊的主教練,但是我們注意到他的履歷先是從幸運星帶青年隊,然后到上港帶預備隊,輔佐了3任外教,我覺得從他自己設計的執教軌跡來說,還是比較追求上進的本土主教練,這也比較符合我們俱樂部的現狀。我們一直在探索中國職業足球和職業俱樂部的發展,本身謝暉又有留洋的經歷,包括語言上的一些優勢,現在中甲球隊畢竟有外援,作為他來說在內外援的溝通上面,對他的技戰術的執行方面都是個優勢。更關鍵的是什么,我們需要主教練要跟俱樂部的戰略匹配,南通支云作為這座城市唯一的職業俱樂部不僅承擔著比賽任務,還得承擔為這座城市的足球哲學和足球DNA的畫像,這就需要有情懷有使命擔當的主教練來配合俱樂部去完成這樣的戰略,通過跟謝暉的溝通交流,包括對俱樂部戰略的一些溝通,他都比較認同,而且能很好地執行,所以我們最終選擇了他。
體壇:最后請您介紹一下俱樂部短期和長期的目標是什么,我想著不只是比賽場上的目標,還有比賽場外的夢想,作為一家職業俱樂部,您希望取得什么成就?
范兵:短期目標就是3年沖甲5年沖超,現在3年沖甲的任務已經完成,5年沖超在2021年是第3年,隨著我們自己梯隊逐步完善,人才的供給可以銜接上,這個目標肯定維持不變。最主要的是如果能夠到中超賽場,如何讓俱樂部持續健康的發展,這是我們要考量的,所以我們還是希望在未來的5到10年,希望能夠擁有自己的能創造比賽收入的專業球場,形成差不多100萬人口基數的核心球迷社群,這樣就能夠足以支撐俱樂部的一些可貨幣化轉換的渠道,這才是能讓俱樂部行穩致遠的基石。這些條件都成熟的時候,也是俱樂部考慮證券化的時候,我覺得這才是能夠保證俱樂部真正成為百年俱樂部的可預見的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