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據天津媒體《每日新報》報道,如何解決那些動用了“非常手段”才讓隊員們簽了字的欠薪俱樂部,成為中國足協的難題。
該媒體表示,從中超俱樂部到中冠前四名俱樂部,大概有6家俱樂部沒能如期提交工資確認表,其中包括中超的天津津門虎、重慶當代,還有曾經在中甲非常強勢的泰州遠大,以及去年成功沖甲被認為非常有紀念意義的淄博蹴鞠等。參考中國足協往年的做法,1月29日并不是這些俱樂部生死存亡的“大限”,只要他們給中國足協提交了延期申請,并被認定屬于“有正當理由”,那么他們仍然有操作的時間,但是能不能確實梳理到位、渡過難關,就很難講了。
而對于那些提交了工資確認表的俱樂部,也并不意味著完事大吉,中國足協和相關審核部門還要做所謂的逐一甄別、審核工作。一些俱樂部是動用了“非常手段”才讓隊員們簽了字,實際工資、獎金仍然拖欠嚴重的問題,現在在球迷中間人盡皆知,中國足協也無法一葉障目,所以這個問題他們怎樣面對、怎樣解決,同樣是個難題。保護球員利益、不傷害聯賽的大原則,說起來容易,但在眼下中國足球的大環境下,真正落實的過程中,卻充滿了玄機和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