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議中性名:“海港”打擦邊球 “簡稱梗”并不高級

霍妮02-26 12:18 體壇+原創(chuàng)

日前,廣州隊再次申請上交以“廣州恒久遠大”為球隊名稱的消息曝光。顯然這是在“回應”上港的新隊名上海海港。

d636d1e4ly8gnbgvf9d5rj20rs0rs1kx_副本.jpg

一石激起千層浪,媒體再次對“海港”進行討論。

《揚子晚報》:在國安為了保住這一“老字號”名稱不惜變更股權結構的時候,在建業(yè)不得已改成“洛陽龍門”演變成社會輿論事件的時候,在廣州隊、武漢隊、江蘇隊等名字“老老實實”以純地域化面貌出現(xiàn)的時候,上海上港卻通過“海港”的名字打出了“擦邊球”,讓足協(xié)“非企業(yè)化”成為一紙空談。這樣的情況,顯然大大有損中國足協(xié)的威信。

《每日新報》:原來的上海上港,新名字變成了“上海海港”,簡稱“上港”,只是玩了一個文字游戲,但是在足協(xié)審核的過程中通過了,這必然讓其他所謂“循規(guī)蹈矩”的俱樂部感到氣憤,認為自己吃了虧,中國足協(xié)“欺負老實人”。于是隨后才有了已經(jīng)早早中規(guī)中矩改名為“廣州隊”的原廣州恒大,在春節(jié)前重新向中國足協(xié)提交了新的中性隊名“廣州恒久遠大”。

無論是“上海海港”,還是“恒久遠大”,這個“簡稱梗”,實際上并沒有什么高明之處,廣州方面首先是為了爭取自己的利益不假,但顯而易見,他們更要爭的,是“一口氣”,畢竟當初他們討論更名的時候,想過“恒大淘寶”的簡稱“恒寶”這類的名稱,最終放棄了,作為中超過去十來年“至有分量”俱樂部之一,縱然本賽季也要收縮陣線、縮小開支,這種虧也輕易不肯吃,因為“容易被江湖中人恥笑”。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

相關閱讀

權威源自專業(yè)

“體壇+”是體壇傳媒集團旗下《體壇周報》及諸多體育類雜志的唯一新媒體平臺。 平臺匯集權威的一手體育資訊以及國內(nèi)外頂尖資深體育媒體人的深度觀點, 是一款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體育垂直領域的精品閱讀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