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黃思雋
毫無征兆之下,德國足協今天突然發表官方聲明,宣布勒夫將在今夏歐洲杯之后立即卸任國家隊主帥一職。足協披露,是勒夫主動提出請求解除原本在2022年世界杯后到期的合同,并得到足協同意。
勒夫將在本屆歐洲杯之后辭任德國隊主帥。
61歲的勒夫在聲明中表示:“我是在非常肯定、充滿自豪與無盡感激的情況下邁出這一步,但同時對于即將到來的歐洲杯又滿懷動力。自豪,是因為代表自己的國家是非常特殊和榮幸的事,也因為我可以跟國內最優秀的球員共事了將近17年,為他們的發展助力。我跟他們一同經歷了偉大的勝利,以及痛苦的失敗,但最重要的是留下了許多美好與奇妙的記憶——不僅僅是在巴西贏得了2014年世界杯冠軍。我對并且仍會對德國足協充滿感激,他們一直為我和球隊提供理想的工作環境。”
打了所有人一個措手不及
德國各路媒體都被這次官宣打了個措手不及,沒有一家在事前捕捉到任何蛛絲馬跡,因此對于勒夫為何突然請辭也無法立即給出任何有價值的內幕信息,第一時間基本都是原封不動地照搬勒夫、足協主席弗里茨·凱勒以及德國隊主管比爾霍夫在官方聲明中的發言。就連兩周前剛在德國足協總部專訪過勒夫的《踢球者》雜志首席記者維爾德老先生,也沒有在評論中給出任何勒夫請辭的明確原因。在維爾德看來,兩周前勒夫明明還是一位“精神煥發、熱情高漲的國家隊主帥”。
2014年世界杯奪冠,是勒夫執教德國隊的巔峰時刻。
最近一段時間盡管國家隊沒有比賽,但勒夫頻頻露面,在德甲各個賽場考察球員。正是在他的親自游說下,拜仁慕尼黑新星穆夏拉日前宣布今后將改為代表德國隊參賽。如此積極游說剛剛年滿18周歲的穆夏拉,不禁令外界深信勒夫對于在歐洲杯之后繼續執教德國隊充滿熱情,并且有相當長遠的計劃。
成功說服穆夏拉后,勒夫又接受了上周一出版的《踢球者》雜志專訪。采訪出街之前,《踢球者》以《勒夫為博阿滕、胡梅爾斯和穆勒敞開大門》為題預熱。專訪中,勒夫對于這3位2014年世界杯奪冠功臣回歸的態度明顯有所松動,他對3人的能力予以肯定并強調不擔心他們一旦回歸會破壞國家隊的等級順序,“穆勒和胡梅爾斯的性格是他們不會壓制別人。”不過,勒夫同時表示,目前還沒有考慮在本月重召穆勒等3人去參加3場世界杯預選賽。
在上周六主場4比2逆轉多特蒙德的“國家德比”后,得知勒夫態度的穆勒也正面回應了回歸國家隊的問題,“我絕對想要在這個夏天去爭奪冠軍。我們看看最后會發生什么吧。”反正無論是勒夫在這次專訪當中,抑或是其他媒體近期一些與德國隊相關的報道中,都無法察覺到勒夫會在這個時候請辭。
疫情添亂,內外交困
一方面是勒夫突然辭職令人驚訝,另一方面則是外界要求他下課的聲音一直不絕于耳。自2006年世界杯后從克林斯曼手中接過帥印以來,勒夫的風評經歷過幾次起伏。而2018年世界杯上的戲劇性慘敗,導致勒夫首次真正地走到了下課邊緣。但在德國隊小組出局后不到一周,德國足協就宣布勒夫會繼續執教。那屆大賽前,足協時任主席格林德爾迫不及待地與勒夫續約到2022年世界杯之后。這次提前續約,也成為了后來因收受手表丑聞而引咎辭職的格林德爾任內的其中一個重大槽點。
2018年世界杯小組出局,令勒夫跌落神壇。
世界杯后,勒夫開始循序漸進地為國家隊更新換代。但在首屆歐國聯上連遭打擊后,他突然加快變革腳步,先是改變打法,祭出“三小鋒線”,然后又在2019年初令人吃驚地將穆勒、胡梅爾斯與博阿滕“請出”國家隊。這個極具爭議的決定,導致勒夫在輿論當中的處境更加尷尬。不過隨著德國隊在歐洲杯預選賽上力壓荷蘭而以小組頭名出線,勒夫肩上的壓力有所緩和,但風評并沒有真正好轉。
人算不如天算,新冠疫情導致2020年歐洲杯推遲一年,也嚴重打亂了勒夫的計劃。本賽季開始之后,歐洲國家隊和俱樂部的賽程都空前密集,9月國際比賽周安排在上賽季歐冠決賽之后,10月與11月國際比賽周更是一周三賽。考慮到拜仁等大俱樂部的利益以及球員的健康,勒夫不得不征召更多邊緣球員和新人入隊,直接造成球隊發揮與戰績不佳,并重新感受到巨大的輿論壓力。去年11月17日,德國隊在歐國聯小組賽收官戰客場0比6慘敗給西班牙,更是又一次將勒夫推到了懸崖邊上。
去年11月17日歐國聯客場0比6慘敗給西班牙,是勒夫國家隊生涯的又一污點。
這場慘敗固然是競技層面的潰敗,但也是一次特殊時期的重大意外,德國隊球員在比賽中的厭戰情緒清晰可見,勒夫能做的并不多。在那之前與烏克蘭的比賽,由于烏克蘭陣中多人新冠陽性,比賽直到開球之前幾個小時仍然存在臨時取消的可能性。盡管德國隊3比1獲勝,但賽后傳出2名參賽的烏克蘭球員“中招”,使得德國隊球員產生了嚴重的不安情緒。
勒夫后來在前文所提及的《踢球者》專訪中披露,在啟程前往西班牙之前,“有球員跟我說:‘教練,這是高風險地區,我們不想去那里。我家里還有懷孕的女友,還有母親和父親,他們都屬于高危人群。’當然,我可以理解。我很少見球員會如此不安。這種情緒一直延續到在塞維利亞開球的時候。”
“倒勒派”可不管那么多,反正這是推翻勒夫的絕佳機會,網上炸開了鍋。這場0比6,無論如何都與世界杯慘敗一樣,會成為勒夫任內無法抹去的污點,令其世界杯冠軍教練的光輝形象嚴重受損。在接受《踢球者》專訪時,勒夫承認公眾在0比6之后對他徹底失去信心,對他的心理打擊確實很大。無疑,這是他決定不再硬扛的其中一個重要因素。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勒夫似乎不再得到凱勒與比爾霍夫的無條件信任了。
與世界杯慘敗之后相似,德國足協在0比6之后又一次作出支持勒夫繼續執教的決定。不同的是,這個決定拖了差不多兩周才作出。而且為了躲避媒體的火力,足協又將原定于12月4日的這場特別會議提前到了11月30日,就跟如今突然官宣勒夫辭職一樣,打了各路媒體一個措手不及。會議結束之后,勒夫和凱勒都沒有正面回應到場的媒體,直接就從側門偷偷離開。以上種種安排,都導致勒夫和德國足協飽受外界責難。
近年德國足協因一系列丑聞和胡作非為而飽受球迷抨擊,風評極差。而在接替丑聞主席格林德爾之后,凱勒又立即與秘書長庫爾蒂烏斯爆發嚴重沖突。此時來了這么一場0比6,無疑是雪上加霜。庫爾蒂烏斯一派要求勒夫引咎辭職,而身為弗賴堡俱樂部前任主席的凱勒盡管暫時站在了勒夫這一邊,但也流露出考慮尋找繼任者的想法,包括比爾霍夫近期也公開談論勒夫可能繼任者的問題,這暴露出勒夫在足協內部愈發受孤立。加上凱勒與庫爾蒂烏斯之間這場愈演愈烈且徹底公開化的“宮斗”,也對勒夫的繼續執教和國家隊的工作環境產生不利影響。
名記:勒夫幫了所有人
事實上,無論是世界杯后格林德爾繼續支持勒夫,抑或是0比6之后凱勒決定讓勒夫繼續執教,都說明了真正能讓勒夫這位世界杯冠軍教頭離開德國隊帥位的人,只能是他自己。因此如今當勒夫真的決定辭職,結果其實完全在意料之中,唯一令人驚訝的只是他作出這個決定的時間點。在距離歐洲杯還有3個月的時候宣布自己離任,對于德國隊來說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
2017年聯合會杯奪冠,是勒夫帶給德國足球的另一個高光時刻。
《踢球者》雜志首席記者維爾德認為,勒夫的決定是對的,而且幫了所有相關人士——國家隊、足協以及他自己。隨著他作出這個決定,那些要求他下課的人至少可以在歐洲杯結束之前把嘴巴閉上。對于最近幾個月甚至兩年多以來一直飽受輿論壓力的國家隊來說,他們的目標也會變得明確——打好這屆歐洲杯,而不用再去思前想后了。
對于德國足協來說,勒夫幫他們從根本上解決了一個老大難問題——終于可以把這尊大神請走了。至于誰接替勒夫,相比于沒有合適人選接替勒夫的2018年夏天,如今要解決這個問題顯得簡單了太多。首先,足協內部有一個相對成熟的方案——德國U21隊主帥昆茨,這個夏天正好是又一屆U21隊畢業以及奧運會任務完成的時間,而勒夫的助手佐爾格則是備選;其次,市場上有朗尼克這樣一位集管理與執教才能于一身的“明星導師”,甚至連克洛普也隨時有可能流入市場;最后不要忘了,弗利克的名字早就從比爾霍夫的口中說了出來。反正,自從上賽季3名德國教練會師歐冠半決賽之后,德國隊下一任主帥的問題便不再是問題了。
讓昆茨接班勒夫,應該是最為穩妥與合乎邏輯的選擇了。
最后,勒夫也是幫了自己,幫了那些一直支持和喜歡他的球迷。沒錯,他終于可以解脫了,那幫球迷也是。不管他在德國隊的執教以何種方式結束,恢復自由身的他都絕對會立即成為教練市場上的香餑餑。至于他會不會繼續執教,究竟會回到俱樂部,還是選擇另一支國家隊,抑或干脆改當經理或主席之類的角色,當個“太上皇”,目前還不得而知。
當然,勒夫最好不要在歐洲杯之前就決定自己的前途,或者產生相關傳聞,以避免重蹈如今羅澤在門興格拉德巴赫的覆轍。在結束自己的國家隊生涯之前,勒夫必須令足協和球隊都深信,他依舊把全副心思都放在目前的工作上,依舊把歐洲杯奪冠視作自己的使命。就像他在足協的聲明中所表示的那樣:“對于即將到來的歐洲杯,我依舊擁有絕對的欲望,以及巨大的能量與雄心。我將竭盡全力以在這屆大賽上取得成功,并且帶給我們的球迷巨大的歡樂。我知道整支球隊都會有相同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