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德勒用復出首秀提醒人們 他為何如此廣受喜愛

張奔斗03-11 14:43 體壇+原創

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張奔斗

很久沒有因為看球熬夜了,畢竟上個月的澳網賽因為3小時完美時差而根本犯不著熬夜。沒想到啊沒想到,昨夜竟然因為一場11點多開賽的ATP250賽事第2輪比賽而熬了一個小夜。

畢竟,要給一位年近40歷經兩次膝部手術仍堅持復出的老將以起碼的尊重。更況且,這位老將不是別人,而是費德勒。

很久沒有機會看費德勒打球了,似乎都已經有點淡忘,他打得有多厲害,他打得有多好看。

他當然是沒有曾經那么厲害了,況且這還是復出首秀,手感仍存銹跡完全可以理解。失誤偏多,步法不夠精準,后半程看上去也有些體能不足;面對之前連勝9盤的埃文斯,7比6(10比8)、3比6和7比5贏得一點也不輕松。而且,到底是遠離賽場很久了,更沒有在疫情大環境下打過球,費德勒比賽開始之前先是和主裁確認發球計時鐘是多少秒(25秒),隨后又在走向發球區時忘記自帶毛巾,讓人忍俊不禁,主裁看向費德勒的眼神也是一臉寵溺。

可是,謝天謝地,他仍然能把網球打得那么好看。

在費德勒離開的這13個月里,他兩項最重要的紀錄,已先后被追上。可是,如果說費德勒還能有一樣東西無法被取代,那就是他獨一無二的打球方式,這一點永遠也不會被奪走。

那些喜歡他的人,喜歡上他時,他還遠遠沒有拿到20個大滿貫,或是310周排名世界第一;他們中的很多人,是因為他獨特的打球方式而喜歡上了他。如今,他的這兩項紀錄都不再獨處頂端了,但這絲毫無損那些喜愛他的人對他的繼續喜愛,因為他仍在以獨特的方式打球。

他很可能再也無法成為世界第一了,再奪大滿貫也同樣會很難。事實上,在他年近40歲的年紀,多年喜愛費德勒的人,也只想看著這個陪伴我們長大和變老的人,繼續以他的方式打球而已。

畢竟,那是一種獨一無二的方式。這種網球就叫:羅杰?費德勒。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

相關閱讀

張奔斗

《體壇周報》網球首席記者,ATP最佳媒體獎得主

權威源自專業

“體壇+”是體壇傳媒集團旗下《體壇周報》及諸多體育類雜志的唯一新媒體平臺。 平臺匯集權威的一手體育資訊以及國內外頂尖資深體育媒體人的深度觀點, 是一款移動互聯網時代體育垂直領域的精品閱讀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