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風波過后男籃需自醒 重獲尊重得靠實力說話

季孟年03-19 08:00

記者季孟年報道

距離2019年中國男籃的兵敗已經過去了一年多的時間,但那份疼痛感依舊還存在著。

近日,周琦、郭艾倫受邀參加了綜藝節目《吐槽大會》的錄制。在節目當中,有關男籃世界杯的兵敗經歷再度被提起,且形成了巨大的社會反響。關于這一期節目,網絡上的聲音主要分成兩派。一派認為,吐槽大會不過是綜藝節目,一切都是為了娛樂而已,不需要過分較真。但另一派則認為,郭艾倫與周琦二人參加這樣的一檔綜藝,重揭中國男籃舊傷疤的行為實在不妥。

后來這些言論不斷發酵,甚至引發了足球圈與籃球圈之間的罵戰。風波過后,依舊是一地雞毛。與其喋喋不休,不如奮發自省。競技體育其實非常簡單,若想贏得尊重,還要靠實力說話!

一笑而過不易,重整河山更難

6891aa31-f258-4736-91f5-a4a6fa51411a.jpg

競技體育,菜是原罪。

之所以中國男籃會在吐槽大會上被群嘲,歸根結底還是2019年男籃世界杯失利所致。2015年亞錦賽之后,奧運會參賽資格獲取方式發生改變。世界杯的成績,第一次與奧運會參賽資格掛鉤。不過,改制之后的第一次世界杯在中國進行,作為東道主我們可謂是戰績天時地利人和。然而,最終的結果卻令所有人大跌眼界。

世界杯兵敗這樣的結果,直到現在依舊還在刺痛著不少人。周琦與郭艾倫同樣也不例外,在節目錄制現場捧腹大笑的他們,一旦想起世界杯上的點點滴滴依舊會悲從中來。郭艾倫也在吐槽大會的舞臺上說道:“打得不好,其實我對自己的失望比你們多得多。”

對傷心事一笑而過,從來都不容易,重整河山總是比忘掉痛苦更難。從世界杯歸來之后,中國男籃進行了各種各樣的總結,每位球員也都針對自己的弱點進行著提升。不過,如今中國男籃依舊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眼瞅著后易建聯時代即將到來,可球隊直到現在都還找不到一位能夠扛起大旗的領袖人物,實在是有些悲哀。

cdfd1f23-7715-45c4-81bf-041215253eca.jpg

接下來,中國男籃最主要的比賽任務就是在夏天進行的奧運落選賽。然而,即便加拿大與希臘都不安排NBA球員出戰,中國隊想要創造奇跡也幾無可能。就像人們一直所說的那樣,在男籃世界杯兵敗之后,中國隊殺入東京奧運的機會就已經變得非常渺茫。眼下不僅僅是無緣東京奧運,下一屆巴黎奧運恐怕也很難看到中國男籃的身影。

本土世界杯的兵敗是姚明上任籃協主席后中國男籃的第一個滑鐵盧,但卻并非真正的至暗時刻。一旦中國男籃在無緣東京奧運之后再度無緣巴黎奧運,那才是真正的危機。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中國男籃想要在2023年世界杯上一雪前恥并不容易。且不說能否獲得世界杯參賽權都要被打上問號,即便是進入了32強,想要成為亞洲成績最好的那支球隊,難度也不是一般的大。去年世界杯,中國男籃得作為東道主才得以以種子隊的身份參與分組抽簽。可在4年之后,東道主完全可以如法炮制,中國男籃大概率會和一些歐美強隊分在同一小組。第一階段0勝3負,將會是大概率的事件。

連續無緣奧運,到底意味什么

1d1fbe60-646b-409d-a195-8106113d54c8.jpg

自1984年中國代表團重返奧運大家庭之后,中國男籃還從未缺席過奧運會。一直以來,這都是最令中國球迷驕傲的事情。不僅如此,在1996、2004和2008這三屆奧運會上,中國隊都打進了男籃比賽的前八名。

2019年世界杯的兵敗,幾乎宣告中國隊將與東京奧運無緣。同樣的,2024年巴黎奧運會中國男籃或許也只能扮演旁觀者。連續兩屆奧運會看不到中國男籃的身影,對于這項運動在中國的發展都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過去這幾年,不少球迷都在慨嘆,中國男籃正在步中國男足的后塵,整體競爭力逐漸走低。從一定程度上來說,這樣的情況是受多方面影響導致的。1995年,國家體委制訂和實施了《奧運爭光計劃》,足、籃球的衰退從那時已經埋下了種子。與跳水、乒乓球等項目相比,足、籃球在奧運或其他世界大賽舞臺上奪金的可能性并不大,因此資源更更多的朝著有金牌大戶方面傾斜。如今,雖然“唯金牌論”已經不再是指導思想,國家體育總局也始終在推動著全民健身以及體育產業的發展。但是,奧運項目可以得到更多關注與支持依舊是現實。

ac5027b1-a565-4a2c-8095-b65784536fab.jpg

在過去的30多年當中,中國男籃雖然從沒有在世界大賽當中取得過特別耀眼的成績。但卻涌現了不少明星人物,在世界范圍內也保持著一定的競爭力。因此,中國男籃相對于男足、男排獲得了更多的支持與更大的關注度。但現在,中國男籃有可能連續無緣兩屆奧運會,很難保證項目的未來發展會走上一條怎樣的道路。

另一方面,連續無緣兩屆奧運會,對于現役男籃球員們來說也是巨大的打擊。一來,在他們的職業生涯當中,可能已經很難和世界頂級強隊進行真刀真槍的對抗。二來,缺少了在奧運會舞臺上亮相的機會,球員們的商業價值也必定會受到影響。

更何況,中國男籃如今面對亞洲對手早已經沒有了明顯的優勢,面對歐美對手更是一勝難求。很可能連續無緣東京與巴黎兩屆奧運會的中國男籃,能否在2028年前往洛杉磯,其實還都充滿著未知數。

改革仍將繼續,實力決定尊重

d8e02b99-21b8-4fb1-b45b-f113986391c2.png

早在10多年前,中國男足從業人員便預感到了危機將至。只可惜在過去這么多年當中,足球界始終缺少一位總設計師。在這一方面,中國男籃還算幸運。擁有球員經歷,擁有擁有國際視野與影響力的姚明,從2017年起開始擔任籃協主席。

自姚明上任開始,他便針對中國男籃現有的各種問題開始進行改革。在聯賽方面,外援的政策由4節6人次改為4節4人次,給了國內球員更多的歷練機會。因此,才會有了最近一兩個賽季本土后衛的集體爆發。此外,聯賽的限薪不僅僅可以幫助CBA更健康的發展,也是在倒逼球員們前往海外,到更高水平的籃球聯賽當中發展。

除卻職業聯賽之外,基層改革同樣也在如火如荼的進行當中。小籃球的發展能夠推動更多孩子愛上籃球運動,增加未來的選材范圍。各俱樂部也在會安排一些潛力股前往海外接受訓練。從上到下,從天難到海北,所有籃球人的心愿只有一個,那就是讓中國籃球早日重新崛起

然而,改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一個不短的周期,各方都需要在這個過程當中保持耐心。作為籃球生態的頂層建筑,中國男籃成績的好壞,也事關改革究竟能否取得成功。因此,國家隊不僅僅需要有長期規劃,同樣也需要短期目標。

微信截圖_20210318234610.png

在李楠下課杜鋒上任之后,他就表態稱指望中國男籃從落選賽突圍并不現實,但至少在這次奧運落選賽上,中國男籃需要重塑自己的影響。他說道:“重塑中國男籃的形象,提升在球迷心目中的地位和信心,是每個人的共同目標。”

此前很多球迷不解,中國男籃為何要派出最強陣容去征戰亞洲杯預選賽。籃協主席姚明的用意,或許就是用幾場酣暢淋漓的大勝來重振士氣,重新樹立中國男籃的形象集訓的時間點很尷尬,恰逢農歷春節,且球員們剛剛接觸兩個多月的封閉比賽。然而,包括郭艾倫在內的不少球員還是帶傷前去和國家隊匯合。新一屆中國男籃在上海崇明基地集訓的時間雖然不長,但各位受邀球員都在訓練當中投入了極高的熱情,他們也希望能打一個漂亮的翻身仗。就像周琦所說的那樣:“光道歉是沒有用的,作為運動員,只有打出好成績才是最重要的。”

眼下吐槽大會的風波逐漸平息,自嘲之后,更重要的還是自省。只不過,中國男籃已經無法再像6年前那樣,用亞錦賽的冠軍來完成自我正名。重新出發,靠實力贏回尊重,中國男籃依舊任重而道遠。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

相關閱讀

季孟年

體壇+籃球記者

權威源自專業

“體壇+”是體壇傳媒集團旗下《體壇周報》及諸多體育類雜志的唯一新媒體平臺。 平臺匯集權威的一手體育資訊以及國內外頂尖資深體育媒體人的深度觀點, 是一款移動互聯網時代體育垂直領域的精品閱讀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