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原創
大逆轉!天津津門虎復活,將繼續參加中超聯賽。不過,天津足球雖然保住頂級聯賽資格,可前路荊棘。此前泰達隊已經飽受質疑,在天津的存在感降到谷底,津門虎此番“復活”容易,但想要重新站穩腳跟,不重蹈天海一年游的覆轍,贏得球迷更多的支持,還有諸多問題需要解決。
本土化大旗已倒 未來何去何從?
1998年泰達整合天津三星和萬科,進入職業聯賽。當年泰達球隊中,除去外援,有于根偉、張效瑞、孫建軍、劉云飛等本土青年才俊。當時這支以天津球員為主的球隊中,只有郝海濤、李時鋒和方根燮3名外地球員。
也正是靠著扛起天津本土大旗,泰達俱樂部迅速征服球迷,但隨著后備力量的匱乏以及模式的改變,泰達的天津籍球員越來越少。以2020年為例,泰達隊中的天津球員僅有杜佳、王政豪、趙英杰和郭皓4人,這其中能稱為絕對主力的,也只有郭皓一人。
對家鄉情結較重的天津人來講,本土球員的減少,正讓他們對球隊的感情發生微妙變化。尤其是在此前連年保級的危機時刻,還發生過球迷抨擊外地球員出工不出力的事件。此次重生,津門虎要重拾本土化,還是延續泰達作風,對能否爭取到球迷支持,很是關鍵。
殊途同歸:權健沖擊波后 津門虎重蹈覆轍?
2015賽季前,權健集團贊助泰達,在引援市場大筆投入,甚至在休息室直接發美元獎金提升士氣。這種土豪模式沖擊著泰達的原有體系。隨后因6600萬引進孫可事件,雙方分道揚鑣。
權健撤資后收購天津松江,球隊迅速崛起,原泰達球員李瑋鋒前往權健擔任總經理。權健打造的黃金陣容加上成績的飛速提升,讓大量原有的泰達球迷轉投陣營。最極端時期,權健在海河教育園的主場,場場接近爆滿,而泰達在水滴的上座率卻連創新低。
2020年初,已經改名天津天海的權健退出中超,引發不少天津球迷的深切懷念,盡管在天津這座城市僅存在4年半的時間,但這支球隊在某些時刻,卻比20多年的泰達,更能引發共鳴,足以說明問題。此次殊途同歸,泰達被體育局接管后,是真的能借此重生再上征程,還是重蹈權健的覆轍,一年后就崩潰退出,這是個未知。
融洽到對立!球迷會買津門虎的賬嗎?
從當初的大手筆投入,到2010年后的不斷動蕩,尤其是恒大入主中國足壇后,無法與之匹敵的泰達,在中國足壇和天津球迷心中的存在感,其實已跌到谷底。
2010賽季,泰達出現罷訓事件,總經理李廣益提出要樹正氣,引發球迷爭議。隨后他又提出公益足球理念,稱運營泰達主要目的是要回饋社會,輿論一片嘩然。
2012賽季前,泰達放走多位主力球員,開賽時一片混亂,主帥庫澤和俱樂部互相指責,隨后泰達官方發表公開信,三問天津球迷,開創中國足球先河,球迷感情再被傷害。
2020年泰達連戰連敗,新華社發文怒批:稱泰達3年30億中上游的投入,換來的卻是全中超最差的戰績,俱樂部管理混亂,不職業。津門虎再成眾矢之的。幾經波折后,球隊雖然死而復生,但成績重壓面前,這支球隊想要重新贏得球迷的支持,并不簡單。
強撐復活 新開始還是回光返照?
從1998年的救天津足球于水火,到如今告別,泰達與球迷的感情,從很熟悉到很陌生,從很甜蜜到很苦澀,早已沒了當年的你儂我儂。
此次能在懸崖邊起死回生,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津門虎既然留在了天津,當然需要拿出新的態度和令人認可的成績,否則這樣的“復活”,很可能只不過是另一種死亡的開始。
文/長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