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外交的力量:50年前的今天“小球轉動大地球”

李婷04-10 15:42 體壇+原創

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李婷

體育的魅力之一在于它能夠跨越所有的邊界,使人們不分種族、語言和宗教而團結起來。這一普遍現象讓人們釋放潛能,擁有更積極的態度,并有能力做具有挑戰性的事。

微信圖片_20210410153902.jpg

50年前的今天,乒乓球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這也將永遠銘刻在許多人的腦海中。乒乓球被譽為那個時代最偉大的外交突破之一,中美關系正常化通過它跨出了重要的一步,這就是現在著名的“乒乓外交”。

1971年在日本名古屋舉行的世界乒乓球錦標賽上,中國的莊則棟和美國青年運動員科恩偶然相遇,后者在前往比賽場館時錯上了中國隊的大巴。

這位長發的美國青年剛上車時面對著一群沉默的乘客,但莊則棟作為中國隊中最優秀的球員之一打破了沉默,走上前去與科恩握手,并通過翻譯與他交談。他向這位青年贈送了一份禮物:一個繡有中國黃山風景圖的織錦。科恩,一個自稱為嬉皮士的人,在第二天回贈了一件印有和平標志和披頭士歌詞 "Let It Be "的T恤給莊則棟。攝影師記錄下了這歷史性的一幕,中美兩隊之間意想不到的友好互動很快成為了比賽的焦點。

微信圖片_20210410153908.jpg

莊則棟和科恩的照片在他們的命中注定般的相遇后被廣泛發表。不久后,中國國家主席毛澤東邀請美國隊來中國訪問并進行友誼賽。第二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最終促成了兩國在1979年建立外交關系。

這一歷史性時刻給乒乓球運動帶來了新的視角,它不斷提醒著我們這項運動所帶來的能量和凝聚力。

乒乓運動是中國外交的曙光,它成功開創了以人民友誼促進國家間交流與和解的模式。過去多年來,頻繁的貿易、文化、教育和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使太平洋兩岸成為了一個大的整體,使雙方互惠互利,達成共贏。

微信圖片_20210410153913.jpg

最近一個乒乓外交的例子是在瑞典哈爾姆斯塔德舉行的國際乒聯世界乒乓球團體錦標賽上,韓國隊和朝鮮隊不愿意直接對抗。在國際乒聯和國際乒聯基金會的共同支持下,這兩支隊伍在多項賽事中聯合組隊,最終在2018年取得了國際乒聯世界巡回賽總決賽銀牌的好成績。

在當今充滿挑戰的全球環境中, 乒乓外交產生了更大共鳴。許多運動員的輝煌時刻讓人激動不已,并激勵全新一代人像他們一樣熱愛乒乓球運動。不僅如此,在場地之外,乒乓球運動所留下的精神遺產將在更多方面塑造世界。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

相關閱讀

李婷

體壇周報資深乒羽記者

權威源自專業

“體壇+”是體壇傳媒集團旗下《體壇周報》及諸多體育類雜志的唯一新媒體平臺。 平臺匯集權威的一手體育資訊以及國內外頂尖資深體育媒體人的深度觀點, 是一款移動互聯網時代體育垂直領域的精品閱讀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