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德興:好一個“為國養士”!某隊的品牌部又立功了

馬德興04-28 10:01 體壇+原創

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馬德興述評

憑借著費萊尼傷停補時階段的一個頭球,山東泰山隊1比0絕殺了廣州隊,取得新賽季兩連勝的同時,也將10多年來中超聯賽最差開局送給了廣州隊。兩輪比賽,廣州隊1平1負,這原本應該說是一個預料之中的結果,畢竟廣州隊新賽季之前“只出不進”,整體實力和水準已經完全無法與前些年相提并論。而俱樂部公司背后的母企業心思或許早就不在足球上了,因為足球已無法給母公司帶來更多的其他效益了。但是,賽后新聞發布會上,卡納瓦羅的翻譯嘴里冒出了所謂的“為國養士”的話語,著實令人驚詫,或許,這又是品牌部的“杰作”吧。

knwl.jpg

①“文案”策劃太過“下作”了!

本來,就像記者賽后第一時間里在喜馬拉雅電臺中所評述的那樣,廣州隊輸掉這場比賽,是球隊整體表現與水準的一種正常反應。譬如,像高拉特根本就不適合打中鋒,更應該司職“二前鋒”或“攻擊型中場”,扮演一名進攻組織者。因為整個廣州隊在人員位置的配備上存在著“短板”問題并不是現在才出現的,而是三四年前就已經存在。除了中鋒位置之外,像左后衛位置也存有短板。但是,俱樂部在不懂足球、只想出風頭的領導的指揮下,只能通過“造勢”來推卸責任、將問題與矛盾全部都推給教練。

假設在輸球之后,老老實實不吭氣、不說話,或許外界也還不會有什么其他聲音,畢竟誰都知道現在俱樂部的老板日子不好過,因為“沒錢了”。但是,沒有想到,在這個時候,品牌部又迫不及待地“跳”出來,全力以赴為老板、為公司“分憂解難”。于是,突然策劃出了一個所謂的“為國養士”的文案。但是,這個“文案”實在是太“小兒科”、太“下作”了。

坦率地說,當“為國養士”這樣幾個字從賽后新聞發布會上傳出來時,以記者對外國足球教練以及對卡納瓦羅的了解,不相信這四個字會從卡納瓦羅嘴里說出來,因為老外壓根就不懂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為國養士”。記者更愿意相信,卡納瓦羅會表達這樣的意思,即俱樂部與老板因為沒錢、不想花錢了,所以會說“重點是培養年輕球員、特別是自己足球學校培養出來的球員”一類的話。但這跟翻譯嘴里出來的所謂“為國養士”是完全兩個不同的概念。

很大程度上,記者更相信這是翻譯受意而為之。也就是說,這是某集團慣用“伎倆”,品牌部門策劃好了的“文案”交代給了翻譯,然后看準機會,希望能夠借卡納瓦羅的“嘴”,特別是利用絕大多數中國足球記者都不懂意大利語這一現實情況,再一次為自己“造勢”。而且,相信這話一旦出來,肯定會引發強烈反彈,“子彈”肯定全部都打向主教練卡納瓦羅。這恰恰符合俱樂部品牌部門的“心意”——誰讓你卡納瓦羅帶隊成績這么差還不主動走人的?就讓外面炮轟你、直至你滾蛋!果不其然,在發布會上“為國養士”一言既出,外界開始全面炮轟與圍攻卡納瓦羅,而球隊和俱樂部乃至母公司則是“安然無恙”。

至少從目前情況來看,策劃的目的似乎已經達到了:卡納瓦羅再一次成為了外界炮轟的對象。

②與國足爭風頭時咋不提“為國養士”?

此番所謂的“為國養士”之所以令人感覺可笑,除與比賽本身毫無關系、顯得牽強附會之外,更重要的是,這話從一個當初只想著與國家隊一爭高下的一個私企品牌部門中“誕生”的,很讓人懷疑人生:難道太陽真的可以從西邊升出來?

過去10多年,整個中國足球被“金元”搞得“烏煙瘴氣”。不僅別說“為國養士”,“耍狠”到就連國家隊、中國足協都不得不讓幾分。高興了,就可以放球員去國家隊;不高興了,就可以擺出各種理由,更可以讓正值當年之年的國腳們去國家隊“出工不出力”,留力為俱樂部球隊。那個時候,咋就沒想起來“為國養士”呢?咋就不提“國家利益高于一切”?

這就是可笑的地方:想當初,仗著自己還有錢的時候,風頭必須要壓倒國家隊;如今沒錢了、也不想再砸錢了,更重要的是已沒有什么人可以用了、成績也不靈了,就開始大談所謂的“為國養士”。更令人可嘆的是,這些所謂的“士”是一批怎樣的“士”?就像賽季之初,策劃的宣傳文案是所謂的“全華班”,為掩蓋當初搞“投機”,砸錢歸化來一批“雇傭軍”,然后真就以為都是“龍的傳人”、就都變成中國球員了?我想,但凡過去10多年來親歷過中國足球發展與變化的球迷,恐怕都清楚其中的“套路”。    

作為一個公司的品牌部門,為公司為企業策劃出各種“文案”,可以理解,因為這個部門本來就是老板和公司出錢養的一幫“打手”,他們必須為老板、為公司“分憂解難”。但是,非要“整”出一些與足球毫無關系且莫名其妙的“文案'來,以“美化”所謂的公司發展策略、戰略,純粹就是畫蛇添足,因為競技足球就是成敗論英雄,輸球了,就老老實實面對現實,無需擺出各種理由去想辦法轉移視線。

這樣的“文案策劃”實在是過于低劣、太“low”了,策劃的痕跡與漏洞太過明顯,也太牽強附會,利用期間的語言差異、語境差異,讓翻譯在翻譯的過程中假借外籍主教練的嘴,為本俱樂部的不作為、亂作為蓋上一塊“遮羞布”。所以,我先前曾公開說過,“中國足球必須要把所謂的‘品牌部’干掉!”這一次只不過是再一次為記者所呼吁的提供了佐證:他們從來不干人事、不為足球考慮、不為球隊考慮,而僅僅只是想盡辦法去“討好”老板們。

別再扯所謂的“為國養士”了,踏踏實實干點人事吧!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

相關閱讀

馬德興

體壇周報副總編

權威源自專業

“體壇+”是體壇傳媒集團旗下《體壇周報》及諸多體育類雜志的唯一新媒體平臺。 平臺匯集權威的一手體育資訊以及國內外頂尖資深體育媒體人的深度觀點, 是一款移動互聯網時代體育垂直領域的精品閱讀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