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金山淞報道
打開電腦,我默默坐了半個多小時,腦子里白茫茫的,似乎什么都沒想,又似乎什么都在想。
三月中旬,就曾經有過這樣的經歷,那次是遲尚斌指導,但那次,我一個字也沒寫出來,長嘆一聲,又合上了電腦。歲月流逝,年齡的增長,讓我變得越來越多愁善感,往往看著一句感人的話,一小段煽情的視頻,就會熱淚汩汩而出。
可是今天,我沒有眼淚。只是覺得胸悶,覺得很沮喪,覺得莫名的惆悵,我才知道,宣泄憂傷的方式有很多種,眼淚的流淌,只是其中一種。
時間僅僅過了一個多月,而且,那時候,張恩華是出現在遲尚斌的葬禮現場的,那時的他,依然雄姿英發,依然體壯如牛。
4月28日,是他48歲的生日,在深圳友人們的簇擁下,他開心的享受著溫情時刻,臨近午夜,他還在朋友圈中肆意的向朋友們分享他的快樂,然而,幾小時之后,一切戛然而止。
他是一個極為特殊的球星,出身貧苦之家,從小就知道節儉,他是那一代球星中,過日子很能精打細算的一個。他的實力無需多言,因為能力,他曾經擔任過中國國家隊的隊長。我的腦子里,像過電影一樣閃過很多畫面:
2001年年初,剛從英國格林斯比隊回來,抱著襁褓中的孩子,意氣風發。
2001年10月,沈陽綠島酒店,參加十強賽的張恩華,接到朋友用面包車拉過來的滿滿一車足球,希望他給簽名,結果他的房間里,堆在地上的足球快超過床的高度。在房間里走路都是趴在球上趟過去。
2002年,韓國濟州島,對于主教練米盧不派他出場打世界杯的比賽,義憤填膺。
2006年,他是在中國香港南華隊退役的。有段時間,沒有他的消息,據說那段時間,他一直在各個大學之間和各論壇之間游學。
2008年四川地震,他以令人驚詫的姿態再度出現在公眾場合,在一次為災區募捐的集會上,他聲淚俱下的在臺上做動員,讓我瞬間如電擊。這個此前并不對外界變化有過多反應的人,從什么時候變得如此感性,具備如此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此后,他和麗江足球有了極大淵源,并邀請我去麗江做了一點關于麗江足球的報道。那一次,和他有了一次觸動心靈的聊天,此前,和他的對話,幾乎全是足球,而此前,我一直對中國球員的思想深度和認知是有一點輕視的,可是我沒想到,黑子思想的成熟度,讓我驚詫。這些年來,他從最初的為了生存,到生活,到享受,到如今的感悟,線路清晰,步履堅實。
他知道自己該做什么,能做什么,怎么去做。于是,從萬達西班牙青訓營,到比利亞雷亞爾教練,再到深圳隊領隊,一路踏歌而行。在足球圈里,能有他這樣的認知和感悟的人,不多。能有他這樣社會責任感的人,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