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白亼
常規賽進入尾聲,各隊對于分區排名的爭奪愈發激烈,賽季得分王之爭也進入了白熱化的階段。在今天的比賽開始之前,勇士隊和奇才隊均剩下4場常規賽要打,庫里以場均31.9分的得分力壓31.4分的比爾位列全聯盟場均得分第一。
過去幾個賽季,得分王競爭如此激烈的情況十分少見。去年,詹姆斯·哈登以場均3.8分的優勢擊敗比爾,奪此殊榮;2018-19賽季哈登的優勢更加明顯,在賽季結束時,排名第二的喬治距離哈登有著場均8.1分的差距,也是NBA歷史上第三大分差,排名前兩位的還要追溯到上古的張伯倫時期。上一次NBA中出現如此激烈且接近的得分王爭奪還要追溯到2012-13賽季,當時的競爭者還是效力尼克斯的安東尼以及雷霆的杜蘭特。在最后一場比賽里,杜蘭特“僅需要”轟下70分就可以完成對安東尼的超越,不過因為雷霆提前鎖定季后賽席位,KD最終進行了負荷管理,沒有出戰。
不過在歷史上,并不是所有人在面對得分王桂冠時,都像杜蘭特這么客氣。1977-78賽季,NBA歷史上最著名的得分王爭奪戰在常規賽最后一個比賽日上演。當時效力掘金的大衛·湯普森火力全開,絲毫不掩飾自己對得分王的渴望,首節便轟下創造當時NBA紀錄的32分,全場得到73分,將自己的場均得分提高到了27.15分。有著后手優勢的馬刺球員喬治·格文在賽前就被告知,自己需要得到58分,便可擊敗湯普森捧起得分王獎杯。第二節比賽,他馬上用單節33分的得分刷新了湯普森剛剛創下的紀錄,最終在33分鐘的出場時間里狂攬63分,最終以0.07分的優勢擊敗了對手。
1994年,在賽季最后一場比賽開始之前,另一位馬刺球員大衛·羅賓遜(29.27分)也有希望完成對奧尼爾(29.31分)的反超。比賽開始之后,全力喂球羅賓遜成為了馬刺全隊的首要任務,他最終得到71分,以0.4分的優勢力壓奧尼爾圓夢。自NBA和ABA合并以來,除了科比的81分,排名第二和第三的單場得分均是在追逐得分王目標的指引下所創造的。
看向本賽季庫里與比爾的爭奪,其實在本賽季前半段賽程里,比爾還占據著絕對的優勢。截止到3月18日,庫里的場均得分為29.0分,而比爾的場均得分則達到了32.5分。不過自那以后,二人的得分趨勢發生了極大的反轉。懷斯曼的傷退讓庫里進入到了“放開掄”的模式中,四月一個月場均得分突破37分,單月瘋狂命中創紀錄的96記三分球;反觀奇才方面,韋少的復出讓比爾的球權減少,場均得分也有所下滑,過去22場比賽,比爾的得分“僅有”29.6分,導致在排名上被庫里完成反超。
在最后的爭奪戰中,比爾占據著絕對的劣勢。一方面,為了幫助勇士鎖定季后賽附加賽席位,庫里已是火力全開。根據NBA的數據統計,本賽季在和懷斯曼一同登場時,庫里每36分鐘入賬25.9分,而當懷斯曼休戰或離場時,庫里36分鐘能夠得到36.6分。接下來,勇士若想要鎖定西部第八,庫里的火力輸出必不可少。比爾方面,他近期遭遇腿筋傷病的困擾,今日與老鷹一戰便作壁上觀,即便出戰,或許也很難以百分百的狀態對得分王的寶座發起沖擊。不過在此前接受采訪時,雙方都表達了自己對得分王榮譽的渴望,接下來的三場比賽,庫里和比爾的激烈競爭還將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