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特約記者 弈桑
十年前的今天,也就是2011年6月4日,在羅蘭·加洛斯的菲利普·夏蒂埃中心球場,隨著法網女單決賽最后一顆球落地,李娜興奮地扔掉球拍并應聲倒地,而中國網球的歷史也在這一刻徹底改變。
雖然在李娜之前,中國也誕生過像李婷和孫甜甜這樣的奧運會女雙冠軍,也有過鄭潔和晏紫這樣的多項大滿貫女雙得主,但論在世界范圍內的影響力,卻遠遠無法和大滿貫女單冠軍相提并論,所以李娜的成就依然是前無古人的,這個冠軍更是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而在李娜法網歷史性奪冠之后,無數國人都希望以此為契機,帶動網球項目在國內的興起,讓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網球、熱愛網球。
而在擁有了像李娜這樣的世界級頂尖選手之后,大家不禁要問:下一步,我們能否成為人才輩出的網球強國呢?每一個人都開始希望在李娜成功的鼓舞之下,會有更多有潛力的年輕選手涌上前臺——千萬不要小看明星球員的示范作用,如果沒有庫爾尼科娃和德約科維奇的成功,你很難相信網球會在俄羅斯和塞爾維亞成為流行項目,會讓這兩個國家源源不斷地誕生優秀的選手。
而今天,距離李娜在法網奪冠已經過去十年,十年足以讓網球世界更新換代,十年也足以讓一個國家從默默無聞變為網球強國。那么,在這十年間,我們當初對中國網球許下的愿望,有多少已經實現,又有多少依然遙不可期呢?
此刻恰逢又一年的法網時間,我們不妨以本屆法網為切入點,先來看看如今中國網球的現狀。今年的比賽中,一共有五名中國金花入圍女單正賽,分別是王薔、張帥、鄭賽賽、朱琳和王曦雨,除了王曦雨是從資格賽打上來的之外,另外四人都是直接入圍正賽,她們也是目前世界排名前100中,僅有的四位中國金花。除了王曦雨之外,另外六位參加資格賽的中國金花都未能進入正賽,而在首輪正賽之后,也僅有王薔和鄭賽賽兩位球員進入第二輪,卻也止步于此。
男單方面,張之臻是唯一參加成年組比賽的中國內地選手,但遺憾的是他最終止步資格賽第二輪,他也是目前世界排名前200中僅有的中國內地選手。而這組今年法網的參賽數據,其實也正是目前中國職業網球發展的真實寫照——在十年前李娜將中國網球帶到最輝煌的頂點之后,不得不承認的一點是:目前我們正處在過去十年中最為艱難的發展時刻。
2011-2014年: 李娜彭帥雙雄并起
不過,這并不意味著在過去十年里,中國網球就在原地踏步甚至是倒退。在2011年法網奪冠之后的幾年里,李娜依然是中國網球毫無爭議的領軍人物,而且她依然在不斷創造高峰。2014年,李娜在澳網獲得第二個大滿貫冠軍,同年她的世界排名來到了生涯最高的第二位。在福布斯公布的世界女運動員收入排行榜上,李娜甚至可以和莎拉波娃、小威廉姆斯平起平坐,她還曾入圍“勞倫斯世界體育獎”的最佳女運動員候選,成為繼姚明和劉翔之后,真正具有世界級影響力的中國體壇巨星。
就在李娜來到職業生涯最高點的同時,彭帥在雙打賽場上也不甘示弱,2013年她和謝淑薇搭檔,拿下了溫網女雙冠軍,距離鄭潔和晏紫2006年溫網奪冠,已經過去了七年之久,中國金花中終于又誕生了一位大滿貫女雙冠軍;同年彭帥還成為第一位在總決賽登頂的中國女雙選手;2014年,她再次和謝淑薇搭檔,成為第一位在法網女雙奪冠的中國選手。2014年2月17日,就在李娜首次登上單打世界第二的同一天,彭帥也登上了雙打世界第一的寶座,她也成為中國網球史上第一位世界第一。
女單有李娜,女雙有彭帥,不得不說在2014這一年,中國網球來到了有史以來最輝煌的頂峰。但沒想到好景不長,隨著李娜在2014年秋天突然宣布退役,以及彭帥和謝淑薇在年底“拆伙”,中國網球特別是女網迅速步向了“盛極而衰”。在經歷了2015年一整年的低迷之后,隨著張帥在2016年澳網打入八強,中國女網才正式進入了“后李娜時代”。
2016-2020年: 張帥王薔先后崛起
在澳網打入八強之后,同年的11月16日,張帥的世界排名來到了生涯最高的23位,成為中國金花新的領軍人物,2017年她又在廣州斬獲了生涯第二冠,2019年張帥還和斯托瑟搭檔,拿到了澳網女雙冠軍。而彭帥褪去了雙打女王的光芒之后,卻在單打賽場完成突破,2016年天津和2017年南昌,她收獲了兩個單打冠軍。除了張帥和彭帥這兩位85后的“雙帥”之外,更多90后的年輕選手也開始嶄露頭角。
2018是王薔異軍突起的一年,她在中國賽季連拿南昌和廣州兩個冠軍,并在雅加達亞運會成功衛冕,還在香港和珠海獲得亞軍。更重要的是,在武漢和中網兩個WTA1000級別的比賽中,王薔也背靠背打入半決賽,成為在這兩項大賽中成績最好的中國本土選手。2019年,王薔在美網擊敗世界第二巴蒂,生涯首次進入大滿貫八強,世界排名也升至第12位,距離世界前十僅有兩步之遙。
2020年澳網,王薔又擊敗了小威,取得了生涯最重要的一場勝利。正是這一年半的高光時刻,讓王薔成為中國金花毫無爭議的新一代領軍人物。此外,在過去這幾年中,鄭賽賽和王雅繁也拿到了生涯首冠,還有去年曾來到生涯最高69位的朱琳,以及上升勢頭迅猛的“00后雙子星”王曦雨和王欣瑜,其中王曦雨還是2018年的美網青少年組女單冠軍——看起來,盡管缺乏了李娜那樣的明星球員,但在過去五年里,中國女網在單打的深度上卻有很大進步。
男單:張之臻吳易昺帶來希望
2017年深圳公開賽,20歲的張之臻從資格賽一路殺出,并在正賽中連贏兩場,成為中國內地第三位打入巡回賽八強的男選手。雖然此后經歷了一連串的傷病,但最近幾年張之臻仍然在不斷進步,他積極在國外打挑戰賽,并于2020年2月10日創造了136位——這個中國內地男選手的史上最高排名。今年法網,張之臻也憑借排名直接入圍了資格賽正賽,并拿下一場勝利,現在他依然是最有希望殺入前100的中國內地男選手。
同樣是2017年,吳易昺在美網青少年組比賽中一鳴驚人,他一口氣拿下了單雙打兩項冠軍,并且登頂青少年世界第一,創造了中國內地男選手的多項歷史紀錄。美網奪冠之后,吳易昺便在上海拿到了第一個挑戰賽的冠軍,第二年,他又在上海大師賽首輪擊敗同胞李喆,拿到了巡回賽首勝。此后吳易昺遭遇了一些傷病和場外的問題,上升勢頭戛然而止,不過從去年開始,他已經在國內的比賽中復出且成績不俗,期待他可以早一天回歸國際賽場。
另外,在過去這五年里,除了上面提到的張之臻和吳易昺,再加上張擇和吳迪,這幾位中國男選手都拿到了生涯的挑戰賽首冠。
國內賽事:如雨后春筍
過去十年間,除了職業網球的深度得到擴展之外,李娜在法網奪冠的另一個效應更為明顯,那就是國內網球市場的蓬勃發展。除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看網球、打網球之外,職業巡回賽也開始更多地來到中國,中國已經成為網球比賽和收視最重要的市場之一。
男子賽事方面,除了已經舉辦多年的中網和上海大師賽之外,2014年又引入了深圳站的比賽,而現在中國已經形成了ATP1000(上海)、 ATP500 (北京)、ATP250(成都和珠海)這樣級別完整的賽事體系。
女子賽事方面,李娜的家鄉武漢就在2014年迎來了“超五賽”,你很難否認在武漢獲得舉辦權和成功辦賽的過程中,李娜的明星效應所起到的推動作用,正如費德勒對于巴塞爾、德約對于貝爾格萊德一樣,一提起武漢這項賽事,勢必會先想起李娜。而過去每逢比賽期間,李娜也都會盡到東道主之宜,帶著曾經的巡回賽好友們暢游武漢,她對這項賽事,甚至是武漢這座城市的推廣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此外,像天津、南昌、深圳、珠海、鄭州以及安寧等多項女子巡回賽,也都是在2011年之后才開始落戶中國的,現在中國成為唯一集齊所有級別WTA比賽的國家,其中包括WTA1000北京(原皇冠賽)和武漢(原超五賽),WTA500鄭州(原頂級賽),WTA250香港、廣州、深圳、天津、南昌和安寧(原國際賽),以及WTA深圳年終總決賽和WTA珠海精英賽。
不難看出,李娜2011年在法網奪冠,對于中國網球的影響是深遠而全方位的,而且直到今天依然發揮著潛移默化而又舉足輕重的作用。不過,在我們不斷為李娜著書立傳的同時,相信每一個關心中國網球的人,依然在期待下一個“李娜”的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