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李鐵②:球員比以前更珍惜來國家隊

馬德興06-18 09:28

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馬德興阿聯酋沙迦報道

在率隊獲得12強賽出線權之后,李鐵在離開阿聯酋回國之前接受了記者的采訪,回顧了他的心路歷程。他對記者侃侃而談。

專訪李鐵①:一直灌輸四連勝出線目標 明天能力很強

60c9459cf3e8050669d094ab.jpg

“我們訓練強度比俱樂部大”

體壇:比賽換到阿聯酋,我最大的擔心也是隊伍、球員的體能怎么辦?但實際比賽打下來后,我們沒有人抽筋,反而某種程度上比幾個對手狀況還好。

李鐵:我覺得原因就是訓練!我們的訓練強度比他們在俱樂部大多了。這個東西沒有別的竅門或技巧,那就是多訓練、多比賽。比如說,我們可以一年之內打像敘利亞隊的這種比賽30場,你覺得你的提高還會有問題嗎?我們一年內雖然有中超比賽,但毫無疑問,中超聯賽的節奏跟中敘之戰是沒辦法相比的,這是最大的問題。

打完敘利亞隊的比賽后,我雖然在新聞發布上說了,就是希望在可能的情況下多安排高水平、高質量的熱身賽,回去后也跟隊員講了,我們將來要打的是12強賽,包括伊朗、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等。你們看一下我們隊在東亞杯賽上的表現,雖然是臨時組的隊,但在韓國隊這種高壓的踢法情況下,你怎么才能很好地傳遞球?你的體能還能跟得上嗎?這些東西,你必須要對自己有一個更高的要求,尤其國家隊隊員,標準和要求還要再高一些。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有機會先跟上,而不是說去對抗。

一個非常現實的情況,就是在我們的中超球隊中,有幾支球隊采用“高壓”踢法?基本沒有!可能部分球隊在部分時間段里安排采用高壓戰術。那么,中超聯賽的節奏、對抗,何以支撐國家隊?我這么說,不是說中超聯賽不好。我想表達的是,到國家隊來了,如果球員連高壓都做不出來,如果你沒有這樣的能力,恐怕你連適應人家都適應不了。就像打敘利亞隊的那場比賽,你可以看到,我們所進的第一個球和第二個球出自于什么?

與敘利亞比賽結束后,李鐵與中國足協主席陳戌源擁抱。.jpg

(與敘利亞比賽結束后,李鐵與中國足協主席陳戌源擁抱。)

“請白巖松、樊登給球員講課”

體壇:前場緊逼與反搶,就是高壓。

李鐵:對!前場給對方施加壓力,這需要奔跑!你看艾克森做得多好,武磊他們都在做這個事情,包括換上場的張玉寧等這些隊員,所有人都知道這一點。所以,要打好12強賽,訓練還需要再強化,更需要有高水平的比賽。

說回天氣問題。坦率地講,比賽全部打完,我比較意外的地方就是沒有和隊員談論過天熱與體能問題,隊員也居然沒有抽筋的。這次移地阿聯酋,本身并不可怕,因為我是不怕折騰的那種,我就怕這種高溫高濕天氣。我們的體能狀況,對媒體、對外,我從來不說。但是,因為我經歷過這種比賽,你應該知道我是體能最好的,一到西亞踢比賽、一到下半時,那就是我的天下。01年十強賽的時候,國家隊在迪拜打阿聯酋隊時,你看多費勁,最主要是天熱啊!你看看,當時到后面,還有誰在跑?

因為有過經歷,所以,我這次在阿聯酋期間,從離開浦東機場那一刻起,我就沒有跟隊員們談論著天氣問題,一次都沒有。而且,我每次外出訓練的時候,都是在T恤外加了一件外套。那外套在酒店房間里穿著還行,因為有空調,但在你離開酒店、站在室外時,你可以去試一試,就知道什么感覺了。但我也從來沒說自己熱。

但是,我雖然什么都不說,隊伍整個表現出來的東西很好,整個隊伍的體能情況是讓我未曾預料到的。我覺得,第一是球員準備得很好。第二,他們想為國家踢球的欲望比以前增加了,我覺得這是我們一年多來很重要的一個工作成效。我也知道,外界可能會說“鐵子”很會走“形式”、作了很多“秀”,但整個團隊將一如既往地繼續我們自己的工作。我們過去一年多來,這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組織了一系列的活動,還請了不少人到隊里講課或講學。我們把白巖松老師請過來講課;把樊登老師請來給球員聊天、講課,然后給他們一些思考的方式,面對壓力如何來解壓的方式等等;包括請裁判來講課,這些事情我們做了很多,你可以看到,球員在場上一些動作的控制方面都做得非常好。

我想,更具體的東西還需要回去進行總結。我覺得任何人任何事情都要經歷。不止是這次移地阿聯酋,單就國家隊本身,你可以看到即國家隊比賽踢得多的,他的表現就是穩定;有些球員相對踢得少一點,可能會緊張,有時候會有起伏;這是不可避免的,他們要成長,那就要多踢這種比賽。

“隊員的精神面貌讓我感到開心”

體壇:你說了這么多球隊建設的情況,我想問你一個問題,你作為“救火”教練,中途從里皮手中接過國家隊。這之后,又有長達一年半時間沒有打過一場正式的國際比賽,然后直接就是世預賽。你自己有壓力嗎?

李鐵:現在回過頭去想,其實我們是非常、非常難的。這一年半時間里,因為你跟外面無法展開正常交流,隊伍都是跟本土球隊熱身,雖然他們也很認真踢,但這跟國外那種硬碰硬、或是比分有可能隨時會決定你命運的這種比賽,完全就是兩回事。所以,這是最困惱的事情。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因為你也了解我的個性和做事方式,球隊現在相對而言也比較嚴謹了,各方面都有了明確的規矩,但這與我們接這個任務的時候是不一樣的。比如說,老板找我們來只是說:“給你四年時間去改造一個隊。”OK,沒問題,我們可以有時間、有計劃性,有條不紊地按計劃展開。可是,我們從接這個隊伍時,就是1月了(2020年的1月),3月就要上戰場打仗了。我們沒有時間,當時所有一切都是按照馬上要去打仗的情況應對的,不管是人員的選拔、隊伍技戰術的安排等等,因為需要你馬上就去打仗、要用得上,不可能說給你機會去培養你,因為我這四場比賽必須要全勝、而且必須要出線!這是“死命令”。

但是,因為疫情,從3月推到6月,然后再推遲一點點,這太耗人了!但好在我的個性是這樣,就像我前面說過的,“我覺得一切安排都是最好的安排。”因為我只做自己能改變的事情;改變不了的事情,你還做著有什么意義?那還去做干什么呢?

就像這次從蘇州突然到阿聯酋,突然三個主場變成了三個客場。你說我自己能不著急嗎?換誰是主教練,誰能說自己不著急?而且,在三個主場擺在你面前的時候,傻子才會去選擇打三個客場。但是,在那種情況下,你不管去跟隊員說什么,你覺得會有用嗎?沒有,我什么都沒有跟隊員去說。在最終決定出來之后,我就在全隊面前說了一句話:“順其自然吧!一切安排都是最好的,去了一樣還是要打仗,我們去把比賽贏下來!”就這么簡單。然后,到了阿聯酋之后,就用自己的言行努力去影響隊伍。我覺得我們的隊伍最好的就是在場上表現出了一種良好的精神面貌。這也是我作為主教練最高興的。

還有一點,這一年半時間里比較深刻的感受是,這也有可能是跟時代有關,包括現在整個中國足球的形勢變化,也有可能是老板或投資人的壓力,我很難來判斷。但我是很清楚地能感到,球員比以前更珍惜來國家隊的機會了。比如說,這次我們臨時征召了三個球員,其實還有一個球員,后來因為其他原因沒來。這三名球員接到電話之后,沒有一句廢話,說:“沒有問題,明天最早的航班過去!”其實,他們知道到國家隊有可能就是一個“過客”或“備胎”,甚至有可能1分鐘都出場不了。

面對這樣的情景,沒有一個球員說,“‘鐵哥’,我家里有點事。”或者說:“我這段時間沒訓練,我怕不行。”因為在國家隊擔任助理教練時間不短,曾親歷過這種事情。但這一次,隊員們沒有廢話,一打電話,馬上就說:“準備好了、沒問題,我明天買最早的飛機票或高鐵票到球隊。”

我只是舉了一個例子,我想說的就是現在大家對國家隊的態度跟以往相比還是發生了不小的變化。而且,到國家隊之后還面臨位置競爭問題。現在國家隊里的球員基本就是現階段中國最好的球員,但是,你來到國家隊后,你就要面臨競爭。

這其實也是我非常高興看到的,因為來國家隊確實就是這樣,只有榮譽、沒有金錢,但這個榮譽比什么都重要。這是現在的這些球員非常看重的,也是超乎我的意料。在我們踢球的那個年代,有時候經常遇到這樣的事情,有的球員甚至來到國家隊就為免測12分鐘跑。你應該經歷過那一段歷史吧?(記者笑曰肯定經歷過。)但現在的隊員特別是像老一點的球員,他們對國家隊的態度不用多說,更重要的是能夠在球隊里起一個模范帶頭作用。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

相關閱讀

馬德興

體壇周報副總編

權威源自專業

“體壇+”是體壇傳媒集團旗下《體壇周報》及諸多體育類雜志的唯一新媒體平臺。 平臺匯集權威的一手體育資訊以及國內外頂尖資深體育媒體人的深度觀點, 是一款移動互聯網時代體育垂直領域的精品閱讀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