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夜,月色掩映下的梅溪湖大劇院弦歌陣陣——“百團百角唱百年”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湖南省文藝院團競演活動總決賽在這里舉行。作為我省文藝院團改革發展的重要成果,本次總決賽精彩紛呈。臺上演員盡情出演,全身心地投入;臺下觀眾目不轉睛,叫好連連。
整場決賽,既有陽春白雪,又含下里巴人。岳陽選送的花鼓戲《美政今朝》,通過“屈原”和“徐九經”兩個歷史人物,用過去和現在對比的手法,歌頌在黨的領導下,由山河破碎,到國盛民康的巨大變化。省直單位選送的花鼓戲《打銅鑼》,幽默風趣,將巡邏員“蔡九”和愛占小便宜的“林十娘”斗智斗勇的故事展現得惟妙惟肖。
無論是風流千古的詩詞歌賦,還是俯身接地的祁劇花鼓,主基調都昂揚向上,藝術品類“百花齊放”,滿足了不同欣賞品位觀眾的需求,達到了喜聞樂見的效果。
作品是文藝工作者立身之本,打造高峰作品,既憑專業和匠心,更含忠誠與熱愛。“百團百角唱百年”競演活動,顧名思義是眾多優秀劇團、演員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而創作、歌唱。唯有牢牢把握住建黨百年和黨史學習教育這一主線,才能創作出更多走心的節目,讓更多有湘味的精品力作擦亮“演藝湘軍”的招牌。
在本次總決賽現場,郴州選送的湘劇《夜宿梨山》,懷化選送的陽戲《侗山紅》等多部反映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劇目,引起線上線下廣泛共鳴。原本陳列在紀念館、印刻在歷史書上的革命故事,通過文藝作品的藝術化表現而變得鮮活熱烈,讓觀眾更深刻地感受到紅軍的嚴明軍紀,更加具象地了解紅軍與人民群眾的魚水情深,體現出湖湘兒女愛黨擁軍、英勇無畏的高尚品格。
改革催開花千樹,文藝競演潤無聲。2012年初,全省國有文藝院團體制改革拉開大幕,2013年12月,由8家轉企改制單位組建的湖南省演藝集團,承載著責任使命和全省人民期望再出發。這次競演佳作厚積薄發、精彩紛呈,便是湖南國有文藝院團近十年改革蓄力水到渠成、蒂落瓜熟的成果。
(2020年11月6日晚,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在北京國家大劇院成功首演。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田超 攝)
“風起十八洞,歌從大地來”。鮮活的、有生命力的文藝創造,必定是從時代發展的脈動中找到創作靈感,從人民群眾的喜怒哀樂中受到心靈觸動。作為戲劇大省、文藝高地,湖南2019年出臺《湖南省藝術創作三年規劃(2019—2021)》,如今已碩果壓枝: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的重要時間節點,創作出了《大地頌歌》《桃花煙雨》等一大批富有表現力、感染力的高峰之作;省京劇保護傳承中心演員張璇,憑借現代京劇《向警予》中對主角的精彩演繹,成功摘得梅花獎……在國有文藝院團改革繼續深化的背景下,此次競演,既是一次觀眾們期盼已久的文化大餐,也是對我省改革成果的一次質檢。
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魚出聽;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好的文藝作品如陽光、清風,發揮著潤物無聲的作用。“百團百角唱百年”競演,讓更多雙“眼睛”“耳朵”領略黨史之光、彰顯湖湘之美,為邁向新征程吹響嘹亮號角,也激勵著全省廣大文藝工作者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這一根本方向,讓更多精品力作閃亮湖南的文化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