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林良鋒
贏了,英格蘭!
有時候,不由你不信宿命。英格蘭對德國長長的敗績,總有一天要劃上句號。但由誰來劃?在哪里劃這個句號?劃多大的句號?等了55年,英格蘭盼到了在大賽淘汰賽擊敗宿敵,半個多世紀的等待和煎熬過去了。終于輪到對手回家反省,而不是自己;終于輪到對手臨門一腳失之毫厘,而不是自己;終于輪到別人用兵失誤,而不是自己。
等了25年,索斯蓋特埋葬了自己歐洲杯半決賽點球宴客的夢魘。賽前有球迷未卜先知,將維納布爾斯當年安慰索斯蓋特的那張圖放上社交媒體,虛擬了一段諄諄教誨,現在讀來讓人感慨欷歔:“聽我說孩子,有朝一日,這些(悲痛)都會過眼云煙。你會在這樣一個夜晚,回到這里(溫布利),站在我站過的地方,把功課再做一遍。”
由索斯蓋特完成英格蘭對德的自我救贖,恰如其分。當年在溫布利出局的那支英格蘭,只有索斯蓋特仍在執教。皮爾斯曾代理英格蘭,很快被放棄。因斯、希勒、謝林漢姆、亞當斯和加里·內維爾各有短暫帶隊的經歷,因能力所限,又或者生不逢時,都不如意。安德頓、麥克馬納曼、加斯科因和希曼連玩票都沒試過。
索斯蓋特本人也并非接替阿勒代斯的理想人選,苦于候選太少,足總走一步是一步,先讓他試試。索斯蓋特的執教能力有多強?我們仍在尋找答案。即使他帶隊實現了一個又一個突破,先是世界杯再進四強,又在第一屆歐國聯勇挫西班牙和克羅地亞進軍決賽周,他依然有這樣那樣的失誤。摸著石頭過河,索斯蓋特在挫敗中吸取教訓,完成了使命中的第二項任務。
越過德國打進八強,英格蘭決賽在望。
與其說索斯蓋特神機妙算,毋寧說他接受命運的考驗,在關乎自身和球隊前途的歷史時刻,做了該做的事情。做得最好的,是換上格里利什。格里利什上場,立刻給陷入苦戰的隊友帶來了活力和希望。他的第一件功勞不是助攻,而是讓盧克·肖成為打破僵局的核心一環。
隨后,穆勒打丟了唾手可得的扳平良機,格里利什接過助攻的火炬,玉成凱恩打進個人歐洲杯第一球。格里利什的能力,經過上賽季英超的磨練,得到各界認可。英格蘭球員能帶球突破的不多,能帶球且能創造機會的就更少。什么時候用他?在哪個位置上用他?很考主帥的膽識。索斯蓋特一直忍著不動這張牌,只在次輪對蘇格蘭時讓他作為替補踢了半小時,半小時夠了。對捷克,格里利什首發,踢了將近70分鐘,其實45分鐘也夠了。第12分鐘,格里利什傳中,斯特林破門。
迎戰德國,坊間紛紛進言:一定要讓格里利什首發!這么說沒毛病。也是大眾思維的慣性。主教練不能人云亦云。他和勒夫都在揣測對方的心思:德國是否仍以不變應萬變?英格蘭會給凱恩安排哪兩人作為僚機?斯特林不能不上,這個意料之中。但薩卡首發而不是福登?更不是格里利什,頗要一點勇氣和魄力。
賽前穆里尼奧以行家姿態,在《太陽報》和《泰晤士報》的專欄中,給出了斯特林和格里利什的搭配。都沒要福登,貌似也能理解。福登兩場首發確實令人失望。但把格里利什扣住,直到快70分鐘才打這張牌,也許就是穆里尼奧被薩格勒布迪納摩淘汰,索斯蓋特終能力克強敵的區別。德國失守前,有過3次得分良機:戈雷茨卡單刀被賴斯化解在禁區邊緣;韋爾納左路起腳被皮克福德伸腿擋出;哈弗茨的凌空又被皮克福德單掌托出。把握住一次,劇本就會改寫,歷史就會改道。
英格蘭挺住了致命的三板斧,立住陣腳開始反撲。斯特林、凱恩和馬圭爾都有機會,但機會和把握機會的質量,均不如對手。頭一個小時,勒夫的牌打得比索斯蓋特好。雙方不約而同在第69分鐘換人,勒夫換上了格納布里,那個讓倫敦英超球隊聞風喪膽的阿森納學徒。
勝負立判。格里利什上場6分鐘后斯特林進球了;直到比賽結束,格納布里都沒有作為。反過來,如果是格納布里首發而不是韋爾納,德國會不會在第32分鐘破門?事后孔明,索斯蓋特看上去比勒夫高明,但往往勝負是一念之間。在關乎命運的決定中,勒夫把寶押在韋爾納身上,索斯蓋特把救命稻草留到了最后20多分鐘。格里利什一夜之間成了英格蘭的大救星,但在這一切成為現實前,索斯蓋特要熬過多少個不眠之夜,經歷多少次長考和推敲?
之前多位前輩,從博比·羅布森、格雷厄姆·泰勒、維納布爾斯、霍德爾、基岡、埃里克森、卡佩羅到霍奇森,每個人都在用兵和換人上發生重大失誤。羅布森重用一到大賽就受傷的,呃,羅布森;泰勒在需要進球時撤下了萊因克爾;維納布爾斯安排罰點球的人時點了索斯蓋特而不是麥克馬納曼;霍德爾考察了很長時間最終放棄了加斯科因;基岡在兩場歐洲杯扔掉了到手的勝利;埃里克森將帶傷的魯尼、不曾為阿森納上場的沃爾科特帶去世界杯;卡佩羅召回了赫斯基;霍奇森放棄安東尼奧和克雷斯韋爾,遷就魯尼和剛剛出道的拉什福德。
當然,這些決定也可能妙手回春,但在這些決定背后的心態,是成敗的關鍵。兩位外教都不相信英格蘭的年輕球員,而本土教練又時常被輿論左右。經年累月,循環往復,英格蘭的形象在人們的腦海中定格:三貓,不是三獅。
索斯蓋特點兵,英格蘭平均年齡在隊史歷屆大賽中第二年輕,最年輕的陣容已經遠在1958年。他又破格提拔,讓格里利什、卡爾文·菲利普斯、薩卡、明斯和貝林厄姆這些毫無大賽經驗的新人進入國家隊。更重要的是,給予他們信任,賦予他們使命。
對比俄羅斯世界杯的陣容,英格蘭這場首發,保留了世界杯半決賽11人中的7人。賴斯、菲利普斯、盧克·肖和薩卡為當前的集體帶來了新的氣象。就像恩里克信任莫拉塔矢志不渝,索斯蓋特對斯特林也不離不棄。斯特林多年的“快樂足球”,終于化作溫布利的歡樂。繼萊因克爾之后,他又在大賽包辦了英格蘭頭3個進球。
力克德國,確實是里程碑的勝利,但只是多年媳婦熬成婆,英格蘭尚未迎來質變。但至少通過這場勝利,不再讓世人輕視自己,將自己與粗糙和崩盤劃等號。至少,我們知道索斯蓋特的運氣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