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加勒斯特燥熱的夏夜,姆巴佩在12碼前失手、瑞士隊員們一道狂奔歡慶,法國隊的歐洲杯征程在1/8決賽戛然而止。綠茵場上,永遠只有勝者強、而非強者勝——延期一年的2020歐洲杯印證了這一顛撲不破的真理。作為世界第一運動,以歐洲杯為載體,足球又一次帶給眾人豐富的情感沖擊與多元的人生哲思。
法國隊過早告別歐洲杯看似偶然,實則是多重原因的雜糅。客觀層面,小組賽后兩輪經歷匈牙利的高溫炙烤、連續高強度比賽,隊員們在身體與精神上受到極大煎熬。防疫要求與住宿條件令球員們缺乏集體活動空間,無法像之前備戰大賽那樣、始終駐扎在同一大本營,球隊內部氣氛微妙而壓抑。
藍軍之敗,不僅有天災,亦是人禍。經歷了高密度的俱樂部賽季后,部分國腳在高強度訓練之后雙腿發沉、無法施展渾身解數;小組賽第二輪起,藍軍連續遭遇肌肉傷病,這是主帥德尚執教以來從未出現的狀況,球隊訓練方式與輪換不足受到了多方詬病。“BGM”三叉戟在死亡小組遭遇大量消耗,淘汰賽重壓下有如油盡燈枯的跑車。
和瑞士一戰,德尚最后時刻的保守引發了隊員心態的起伏,藍軍沒能守住常規時間內的兩球優勢。點球大戰第5輪將球射失,是姆巴佩在本屆賽事的縮影:不乏機會但欠缺冷靜,因浮躁而吞下苦杯。三年前,他首次出征世界杯就榮膺法國隊內最佳射手;如今,現實為姆巴佩來了一次挫折教育。至少從本屆賽事來看,若想攀登個人巔峰,這位來自巴黎郊區的大男孩依然任重道遠。
姆巴佩與他的隊友們離開了歐洲杯的賽場,法國人將再次踏上從零開始的征途。他們身后,球場內的廣告牌依然醒目——“Hisense 100‘’ Laser TV ”。這一刻,失望、不甘的法國面孔,被激光大屏傳播到世界各個角落。
之前兩屆國際大賽,筆者都曾有幸親身跟蹤整屆賽事。在不同的時間與空間里,五官與思緒觸及了兩種截然不同的體驗。
2016年法國歐洲杯那一個月,記憶交織著羅曼蒂克與混亂無序。曾在蔚藍海岸目睹富人在游艇暢游、窮人在城墻腳下乞討;意大利后裔倜儻地騎著摩托車在人行道上嫻熟穿梭;黑人大媽大腹便便地緩緩前行。地中海將膚色、宗教、階級的差異沖刷得不見蹤影。在馬賽近距離目睹英俄球迷互擲酒瓶、在尼斯經歷10公里路程花費4小時的恐怖堵車同樣恍如昨日。
兩年之后在幅員遼闊的俄羅斯,我“出演”了眾多人在囧途的現實劇情:提前四小時出發依然誤機、伊斯特拉的“迪廳”里大嚼牛肉卷餅、遭遇出爾反爾拒絕找錢的出租司機……洋相之余,溫情猶存。凌晨驅車數十公里接我的房東、大半夜拉著我合影留念的酒店前臺女孩、伊斯特拉酒店贈予的綠色棒球帽、華為食堂里的久違親切都足以在我心版上打下厚重的烙印。
法國隊在莫斯科加冕當天,我便開始期待這支球隊出征下一屆歐洲杯、去試圖構筑一個王朝,孰料疫情按下了足壇的暫停鍵。新冠帶給我們的不只是陰暗一面,還有特殊時期融入人性深處的溫暖與希望,一如足球對于逆境中人們的鼓舞。客觀環境之下,本屆歐洲杯的報道工作受到了諸多限制;可喜的是,大屏為我們帶來的頂級觀賽體驗彌補了這一缺憾。
揭幕至今,這一屆歐洲杯有太多扣人心弦的畫面:丹麥隊與埃里克森絕處逢生的力量感動世界;希克石破天驚的遠程吊射幾乎預訂本年度普斯卡什;最后一輪,法國隊所在小組德匈兩隊連續經歷冰火兩重天……縱使轉播技術發展迅速、網絡和移動端高度發達,在忠實記錄、反復回看時,大屏電視依然有著獨一無二的魅力。
這不是一屆按照紙面實力而完成沙盤推演的歐洲杯,層出不窮的冷門恰恰映射出這項賽事的魅力——一個讓平凡者敢于夢想的舞臺,一條為蕓蕓眾生通向圣殿鋪設的路途。如果最終殺入決賽、乃至捧起錦標的是牌面上的非豪門球隊,請千萬不要驚訝,相似的劇情早已有過先例。列位看官需要做的,便是凝神屏息、清心靜性,在屏幕前靜候新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