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季孟年東京報道
一邊是塞爾維亞姑娘們在忘情慶祝,另一邊則是中國女籃淚眼婆娑。
站在距離四強最近的位置上,中國女籃還是沒能頂住塞爾維亞第四節的反撲。在一度領先9分的情況之下,中國女籃最終以70比77敗下陣來,奧運會的征程就此結束。比賽結束之后,每一位女籃隊員臉上都寫滿了遺憾,有的姑娘還流下了傷心的淚水。
人類的悲歡并不相通,這樣的故事幾乎每一天都在奧運賽場上上演。就像主教練許利民所說的那樣:“這就是運動生涯,這就是人生。”
遺憾出局!許利民總結三大原因
其實在第三節中后段,中國女籃已經完全掌握了場上的優勢。在王思雨搶斷反擊上籃打成后,勝利似乎已經唾手可得。
然而,接下來塞爾維亞完成了本次奧運會至今,女籃賽場上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逆轉。整個第四節,她們限制中國女籃只有12分入賬,自己卻拿下了28分。尤其是第四節比賽一上來那段時間,塞爾維亞打出了一波12比0的高潮,不僅僅填平了之前落后的分差,更是徹底將場上的勢頭給奪了回來。
比賽的最后幾分鐘,中國女籃一度和對方的比分很接近。有些遺憾的是,我們在一些關鍵機會的把握上,并沒有做好。與此同時,失誤次數太多也是導致中國女籃最終遺憾失利的原因。在上半場,中國隊失誤就達到了12次,全場比賽合計一共出現了23次失誤。奧運會至今,中國女籃場均失誤次數為19.3次,在各支球隊之中位列倒數第一。
另一方面,中國女籃此役被對手搶走了16個前場籃板球。即便我們的內線身高占據優勢,但對手的整體身高更平均,且運動員的個人經驗都很豐富,因此后衛、鋒線球員時不時也能搶到前場籃板。全場比賽,塞爾維亞僅二次進攻就拿下了12分,
主教練許利民在賽后的新聞發布會上對本場比賽進行了總結,他說道:“第一,我們的失誤球。我們出現了23次失誤,對方只有13次。每次發布會,我很少談數據,但今天你說我們輸在哪兒,其實就是這23次失誤。這是我們球隊年輕,所暴露出最大的問題。第二,就是我們的籃板球。對方16次前場籃板,我覺得我們的能力、對抗,明顯感覺我們的弱勢。第三就是我們的處理球,塞爾維亞在關鍵時刻,她們能夠把握場上的局面。以上這三點,我們和對方是存在很大差距的。”
年輕的代價!心態問題導致末節崩盤
與塞爾維亞相比,中國女籃是一支更年輕的球隊。因此,許利民的比賽策略也很明確。長輪換是基礎,姑娘們不斷抓轉換進攻的機會,希望能夠沖垮平均年齡在30歲上下的對手。
這樣的策略,一度取得了成功。比賽的第三節,塞爾維亞看起來大廈將傾。然而,我們并沒能把優勢保持到最后。當塞爾維亞末節連續逼出中國隊失誤,靠反擊和三分球追平比分之后,整支球隊的心態都有些受到影響。
“我們的心理確實受到了影響,我一直都在強調,一定要堅定,不要保守,一定要敢于拿下勝利。但是,我覺得還是年輕和老道,一個20歲的運動員,一個30歲的運動員。我們的心理承受能力,我覺得還是有限一點。”許利民說道。
其實在本場比賽之前,最令人擔心的就是女籃姑娘們的心態。此前在小組賽階段,她們三戰全勝,一切都無比順利。由于女足、女排都早早打道回府,中國女籃的受關注度直線攀升,對于她們的期待也越來越大。因此,姑娘們肩上背負的壓力也就大了很多。即便姚明、許利民都在想盡各種各樣的方式,來給球員們減壓。但在這樣級別的比賽之中,心態上的問題,依舊會影響年輕球隊的發揮。
比賽開局階段,球隊的表現就不是特別理想。后來在邵婷、孫夢然這些老將的出色發揮之下,球隊才逐漸找到感覺。但在第四節,塞爾維亞那一波12比0,徹底改變了比賽的勢頭,也打亂了中國隊的部署。
年輕的中鋒李月汝就在賽后說道:“這就是我們隊伍年輕的問題,因為太年輕,所以起伏很大。我們可能這一階段能打好,下一階段就打不好,這是我們需要總結,需要提高的問題吧。”
此役,李月汝拿下了12分。不過,她的個人發揮其實在比賽之中充滿起伏。李月汝的表現,就是中國女籃年輕球員們的一個縮影。這支球隊當中只有邵婷、孫夢然、黃思靜三人參加過里約奧運,其他九位球員都是第一次登上奧運會的舞臺。尤其是年輕的后衛們,在塞爾維亞隊第四節瘋狂的追擊之下有些茫然,多次出現失誤被對手直接完成反擊。
最終這場比賽的失利,令人為中國女籃惋惜不已。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中國女籃的備戰工作,還是受到了疫情的影響。在本次奧運會之前,球隊已經將近500天沒有與其他世界強隊進行過交鋒。如果中國女籃可以在奧運之前得到更多的歷練機會,最終的結局可能就會很不一樣。
未來可期!巴黎奧運期待更進一步
與塞爾維亞這場比賽結束之后,許利民在更衣室內和球員們進行了很長時間的交流。“在勝利的時候,我會跟姑娘們互動。輸球的時候,我們依舊要互動。”即便沒能殺入四強有些令人遺憾,但他還是很滿意球隊的整體發揮。
“整個奧運之旅,中國女籃超乎想象,很好地完成了奧運會制定的計劃。不光是我們小組賽排名第一,重要是把我們所練所想的,都打了出來。而且是超出我們正常范圍,這一點我們很欣慰。我們沒有遺憾,做得非常好。”他說道。
不論是在發布會現場,還是乘坐輪椅離開時,許利民臉上都掛著笑容。競技體育固然殘酷,但也不總以勝敗論英雄。就本次奧運會而言,中國女籃在面對澳大利亞、比利時、塞爾維亞這些強隊時所展現出的戰斗力,令所有人都眼前一亮,并且會在未來對于這支球隊有著更高的期許。
“我們這樣一支隊伍,打歐洲冠軍球隊還能咬住,說明我們是具備潛質的。我看得到她們的希望,我很欣慰也很有信心。”許利民說道。
此時此刻再去回想2016年的里約奧運,中國女籃僅僅名列第十,“媽媽選手”陳楠都需要再度披掛上陣,球隊的未來看似一片灰暗。且不說世界比賽之中的競爭力,就是在亞洲也被日本隊死死壓制。僅僅5年之后,中國女籃已經是截然不同的一副面貌。李月汝、韓旭兩大內線都才20歲出頭,隊內的后場、鋒線球員也都非常年輕。與此同時,女籃的后備力量也被之前要強大了不少。
在奧運會這樣級別的舞臺上,中國女籃已經有了和世界強隊掰手腕的能力。無緣四強,沒能重現昨日的榮光,的確是令人有些遺憾的事情。但是,這其中原因錯綜復雜,不僅僅是球隊實力的博弈。在經歷過此次奧運會的歷練之后,姑娘們在經驗、心態方面都能有一個明顯的提升。三年之后在巴黎,或許才是中國女籃捅破那層窗戶紙的最佳機會。
李月汝在接受采訪的時候強調稱,“我們很年輕,有重新再來的勇氣,我們下屆奧運會再來,打出更好的成績!”屆時,她和韓旭都將步入職業生涯的黃金期,球隊的整體戰斗力或許還能再上一個臺階。東京的經歷,會成為三年后那支中國女籃最為寶貴的財富,引領姑娘們像前輩一樣走得更遠。
“我很欣慰,也很有信心。”許利民說道,“將來,這支球隊一定會站上奧運會的領獎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