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特約記者 褚鵬
8月5日,日本札幌大通公園,東京奧運會男子20公里競走比賽,中國小將張俊以第八名完賽,結束了自己的首次東京奧運會之旅
雖然沒有拿到獎牌,但這個年輕人一路走來,從家鄉云南,東京奧運會的賽場,本身就已經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從農家“走”出的田徑健兒
2021年3月,黃山,小雨中,一個來自云南省高海拔地區的孩子,一舉“走”進了奧運會賽場。1998年出生的中國競走新銳張俊,在這次奧運會競走資格賽上,以1小時17分39秒摘銅,贏得東京奧運會參賽資格。接下來,張俊不但要扛住突如其來的奧運熱度,更要耐住比賽地札幌的熱度。因為他肩負著為馬龍這個競走之鄉帶回榮耀的重任。
云南曲靖馬龍區,地處云貴高原滇東北丘陵區,由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河流分割為11個8平方千米以上的小壩子。地勢東南高峻,最高海拔2493.8米。復雜的地形讓百姓練就一雙鐵腳板,更走出來多位競走名將。從黎則文到趙成良,張俊,這十多位優秀的競走運動健兒,在國際性比賽中榮獲金牌12枚,國家級,省級比賽金牌獎牌無數。
這中間,張俊不算是聲名赫赫的那個,卻是最踏實的一位。張俊成長在普通農家,父母說他“從小就喜歡體育運動,后來上了初中他自己也說喜歡競走,做父母的也不懂,只能在背后默默地支持他。”張俊的母親說。2012年。因為家住體校附近,家人也把競走看成一項生存技能。從此競走訓練、比賽成了張俊生活的主要部分。
蟄伏蓄力,收獲東京門票
在競走大軍中,張俊是個小字輩。但中國競走實力雄厚。即使是張俊,也經歷了十年的摸爬滾打。2015年國際田聯世界少年田徑錦標賽,小將張俊收獲男子10公里競走銀牌,一炮而紅。2016年國際田聯競走團體世錦賽在意大利羅馬舉辦,張俊在男子青年組10公里比賽中以40分23秒獲得冠軍。就此加入國家隊外教組。
2018年開始,張俊與切陽什姐、呂秀芝、蔡澤林等九名國家隊運動員一起,在意大利外教桑德羅·達米拉諾的帶領下,在意大利北部的薩盧佐與濱海圣洛倫佐冬訓。外教根據張俊的特點,制訂相應的訓練計劃。通過專項公路訓練、綜合體能訓練等,幫助運動員達到更好訓練效果。
此后兩年,年輕的張俊進入蟄伏期,連20公里的比賽也很少參加。2021年東京奧運會確定舉行,張俊一舉發力,拿下東京奧運會參賽資格。6月,張俊入選中國田徑隊東京奧運參賽名單。
回饋家人,力爭奧運獎牌
練習競走的,苦孩子居多。如今張俊取得成功,也在回饋家人。“媽媽,我長大要照顧好您和爸爸。”11歲時的張俊曾這樣對媽媽陸慧香說。如今,張俊一年也就只回來一次,但每次回來都還和小時候一樣做家務,心疼我和他爸爸跑出租車辛苦,張俊還為家人在縣城購置了三居室。
解除了后顧之憂,2021年5月,張俊在云南省呈貢體育訓練基地全身心投入備戰訓練。他的啟蒙教練陳和林,看好張俊再進一步。他說,通過這幾年的刻苦訓練,張俊的競走水平已經進入世界比較頂尖的行列,這次奧運會希望他能力爭為隊獲取一枚獎牌。
只是,目前年輕的張俊還欠缺的,是世界大賽經驗的缺乏。2019年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張俊在男子20公里競走僅獲第6名;此后便是奧運會資格賽的橫空出世。
身上的金牌不多,相應的,張俊身上的包袱也不重。作為世界成績排名第三位的選手,年輕的張俊更多是輔助王凱華和蔡澤林,用競走軍團的優勢去沖擊金牌。張俊的目標也簡單,就是要耐住獲得東京奧運會資格后,突如其來的熱度,多進行心態調整,以最佳的心態面對奧運。
成長在干爽明亮的云貴高原的張俊,面對日本札幌的高溫和潮濕,耐住了所有的熱度,穩扎穩打。在多名選手受不住高溫,無法堅持完賽的情況下,張俊堅持了下來,并在后半程追上了在前方的隊友王凱華,最終以第八名的成績完賽。
對于張俊,未來的路還長,我們還可以期待他在3年后的巴黎,再次站上奧運會的賽場,向獎牌發起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