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黃思雋
在事發超過一周之后,沃爾夫斯堡終于被踢出了德國杯。由于在8月8日客場通過加時賽3比1淘汰地區聯賽球隊普魯士明斯特的德國杯首輪比賽中違規換了第6人,狼堡周一被德國足協體育法庭剝奪了勝果,被直接判負0比2。不過,狼堡很有可能會在24小時內提起上訴。
德國足球體育法庭判原本加時3比1獲勝的沃爾夫斯堡以0比2落敗,普魯士明斯特打進德國杯第二輪。
法庭:違規屬于狼堡責任
德國杯與今夏的歐洲杯或奧運會規則不一樣,盡管常規時間可以換5人,但進入加時賽之后并不會額外增加1個換人名額。但在普魯士球場,狼堡在90分鐘比賽內換了3人,到了加時賽又換了3人。違規換人發生在第102分鐘,新帥范博梅爾同時換上了博爾瑙與穆罕默迪,先出場的博爾瑙是第5個換人,而穆罕默迪則不幸地成為違規的第6人。結果正是在這次換人完成之后,博爾瑙立即利用角球機會頭球后蹭,助攻韋霍斯特攻入反超為2比1的進球,而巴庫則在加時賽最后時刻鎖定3比1的勝局。
比賽翌日,明斯特就狼堡違規換人向德國足協提出申訴。經過雙方的書面陳述,以及在周一開了超過5個小時的聽證會之后,負責此案的德國足協體育法庭副主席施特凡·奧伯霍爾茨認為狼堡要對違規換人負責,因此判3比1獲勝的結果無效,“我們都知道,作出一個跟場上結果不同的判決是最苦澀的決定。然而,我們沒有回旋余地。”
范博梅爾第102分鐘換上的穆罕默迪,成為違規的第6名替補。
奧伯霍爾茨指出,狼堡在換人違規問題上所犯的錯誤是由自身工作失誤所引起的。德國足協在7月下旬給各家參加德國杯的俱樂部都發去了比賽規則郵件,狼堡這邊有5名負責人收到了郵件,包括了領隊菲利普·韋格納,他在比賽中坐在替補席上,而郵件也抄送給了體育主管馬塞爾·舍費爾和主帥范博梅爾。盡管舍費爾在庭上的內部討論期間承認自己出現了工作失誤,但狼堡的代表律師克里斯托夫·希克哈特強調當值裁判也施加了影響,因此認為“重賽才是唯一公平的結果”。
那場比賽之后,范博梅爾就指出他在換人之前跟第四官員托比亞斯·弗里奇有過溝通。而當值主裁判丁格特事后也承認,裁判團隊與狼堡方面的溝通出現了誤會。弗里奇在庭上承認,由于當時有時間壓力,他已將注意力放在了換人之后的角球上面,因此并沒有第一時間發現狼堡換人違規。直到加時賽上半場結束,他才發現了錯誤,但為時已晚。而在終場哨響回到裁判更衣室后,弗里奇才將情況告知了丁格特和助理裁判。
究竟是誰撒了謊?
弗里奇失職是肯定的,但爭議的關鍵在于:弗里奇是不是親口告訴狼堡方面可以換第6個人。在庭審過程中,狼堡與弗里奇各執一詞,并不是丁格特賽后所說的“誤會”那么簡單。當時負責換人的狼堡門將教練帕斯卡爾·福曼表示,當他問弗里奇在加時賽能否換上第6名替補的時候,對方幾次給出肯定的答案。范博梅爾也表示,在交談的過程中,弗里奇告訴他“還有3次換人機會和3個換人名額”。但弗里奇否認自己說過這樣的話,而是說了“3次換人機會,但只有2個換人名額”。而且弗里奇還說,他在中場休息時就跟福曼介紹過德國杯的換人規則,包括加時賽的規定。
由于缺乏第三方證人,弗里奇和狼堡方面究竟誰撒了謊,實在無從考證。但奧伯霍爾茨指出,這并不是判決的決定性因素,“即便弗里奇先生給出了錯誤的信息,也不會讓沃爾夫斯堡逃脫主要責任。”奧伯霍爾茨強調,是狼堡自己的疏忽大意“造成了違規換第6人這一過程的核心失誤”。
范博梅爾與第四官員弗里奇各執一詞,究竟誰撒了謊?
按照規定,狼堡可以在判決后24小時內提起上訴。狼堡總經理蒂姆·舒馬赫博士退庭后表示對判決感到失望,“我們不同意這個結果,我們將會審查一下相關法規。”以這樣的表態,狼堡上訴的可能性很大,而他們的訴求也很明確:重賽。
假如維持原判,明斯特就會成為繼巴貝爾斯堡(點球淘汰德甲升班馬菲爾特)之后第2支打進第二輪的業余球隊,而狼堡則會繼2004/05賽季之后,再次因違規使用球員的低級失誤而被踢出德國杯。當年他們在客場3比0擊敗科隆二隊的首輪比賽中違規使用了本該執行停賽的赫里斯托夫,結果科隆二隊在申訴后獲判2比0獲勝。由于工作失誤,狼堡時任經理彼得·潘德爾引咎辭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