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足聯視角下的中超金元2017-20:潮水逐漸退去

畢陌09-06 15:49 體壇+原創

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畢陌報道

在波瀾壯闊的2016年之后,中超金元潮進入了調整期,管理機構也推出了政策,遏制“非理性消費”,2016年到2018年,中超的跨國轉會支出逐年遞減。

image.png

2018年是調節稅完全實施的一年,繼2017年單年球員進口總額從4.5億美元下降到了2.8億美元后,這一年的球員進口支出進一步下降到了1.9億美元——不過仍然比2015年的1.7億美元多。這一年大額的球員進口包括北京國安引進巴坎布,創下了非洲球員轉會費紀錄(后來被阿森納引進佩佩刷新),同時還高價從西班牙引進了穿過西班牙國家隊10號球衣的比埃拉。有萬達集團作為后盾的升班馬大連一方從馬德里競技引進了卡拉斯科和蓋坦。江蘇蘇寧后來的奪冠功臣埃德爾也是這一年加盟。

1630914206137073041.png

理論上來說,加上調節稅,北京國安引進巴坎布總支出應該接近1億歐元

2019年中國聯賽的球員進口支出開始反彈,超過了2017年的2.8億美元的水平。年初山東魯能和廣州富力先后簽下了費萊尼和登貝萊兩大比利時鐵腰。第一個中超賽季勉強保級的大連人則高價引進了哈姆西克,廣州恒大則買斷了塔利斯卡和保利尼奧。

這一年的夏天是新冠時代前的最后一個轉會窗,是金元足球的最后一次掀起波瀾。上海上港高價從引進了阿瑙托維奇,大連人從也從英超引進了龍東。最受矚目的是江蘇蘇寧追逐貝爾的肥皂劇,讓中國足球的鈔能力最后一次大規模地登陸國際媒體頭版。

最后貝爾沒來成,這一年中國聯賽的球員進口總支出停留在了3億美元。

1630914327033018329.jpg

如果貝爾真來了,蘇寧敢不敢欠大圣的薪水

2020年,中國足球開始受到了新冠的沖擊。不過經歷了幾年的金元足球,已經在國際上打響名號的中超對于外籍球員還是有吸引力的。比如塞維利亞的主力中衛卡里索,盡管武漢最先收到了病毒的沖擊,仍然遵守契約前來中國踢球。

不過從2020年開始,千萬歐元級別的轉會徹底消失。年初引進的外援,包括瑞典國腳拉爾松和丹尼爾松,價格都在4500萬人民幣(500萬歐元左右)以下。夏季上海上港引進的穆伊是中國聯賽這一年最受矚目的外援引進,鮮明體現了新時代的中國聯賽引援標準: 轉會費450萬歐,工資據說是300萬英鎊/年。

從2016年的奧斯卡到2020年的穆伊,同一支球隊兩位位置相似的外援,中超在不到4年里經歷了大幅度的消費力縮水。

根據國際足聯國際轉會系統TMS的統計,2020年,也即是這10年的最后一年,中國聯賽的球員進口總額為9000萬美元——應該基本是一堆幾百萬歐元的經濟適用型外援湊起來的總額,只有深圳簽下的金特羅可能接近千萬歐元的標準。9000萬美元這個數字比2011-2013年還是明顯要高——畢竟當時聯賽里肯花錢買外援的只有廣州恒大,不過已經低于了2014年1億美元的水平。

1630914484370095578.jpg

中超最后一個大手筆?

而從2021年開始,中國聯賽將進入一個新的引援時代,根據我們已知的數據,2021年迄今最大比的國際轉會: 上海海港從克羅地亞球隊引進邁斯托羅維奇,這位標王從來沒入選過克羅地亞國家隊,效力的也只是克羅地亞中上游俱樂部。2020年過了一大半,這位標王還沒有為上海海港隊踢過一場比賽。

1630914430470072428.jpg

未來10年中超跨國引援的標準?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

相關閱讀

畢陌

體壇周報足球財經記者

權威源自專業

“體壇+”是體壇傳媒集團旗下《體壇周報》及諸多體育類雜志的唯一新媒體平臺。 平臺匯集權威的一手體育資訊以及國內外頂尖資深體育媒體人的深度觀點, 是一款移動互聯網時代體育垂直領域的精品閱讀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