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葆斗爭精神 不做“好好先生”

《湖南日報》09-06 11:58

“堅持原則是共產黨人的重要品格,是衡量一個干部是否稱職的重要標準。”“對共產黨人來說,‘好好先生’并不是真正的好人。”“奉行好人主義的人,沒有公心、只有私心,沒有正氣、只有俗氣,好的是自己,壞的是風氣、是事業。”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習近平總書記的精辟論述,深刻揭示了共產黨人的鮮明品質,為我們提高斗爭本領、奪取偉大斗爭新勝利提供了根本遵循。

古往今來,“好好先生”不乏其人。馮夢龍在《古今譚概》中曾記述過一位叫司馬徽的“好好先生”,說他向來不談人短,與人語,善惡皆言好。當下,這樣的“好好先生”也不少見。有的不辨是非曲直,一副“和事佬”面孔;有的遇到事情“躲”字當頭、“推”字當先。歸根到底是私心太重、過于世俗;一些地方風氣不正,“好人主義”吃香,“好好先生”有市場。

1630900552991069511.jpg

(嘉禾縣蕭克故居,龍潭鎮黨員干部通過參觀將軍故居、聆聽革命故事、重溫入黨誓詞等多種形式,讓廣大黨員干部進一步接受黨性教育,牢記初心和使命。黃春濤 攝)

“一團和氣、好好先生、你好我好大家好,這不是團結,而是渙散,也是一種麻痹。”習近平總書記在《之江新語》中曾這樣一針見血地點評。“好好先生”一旦增多,“好人主義”一旦發展,將會帶來嚴重后果:正氣得不到發揚,邪氣得不到遏制,“好好先生”有機可乘,是非分明者就會被孤立;長此以往,就會腐蝕和瓦解我們的隊伍,使黨和國家的利益、人民群眾的利益受到損害,使共產黨人很難為了遠大的目標緊密團結起來,奪取新的勝利。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共產黨人講黨性、講原則,就要講斗爭。長征路上,紅軍沒有大無畏的斗爭精神,怎能擊退上百萬敵人的圍追堵截?新中國成立之初,志愿軍沒有敢于亮劍的斗爭精神,怎能打出中國人的威風志氣?改革開放驚濤拍岸,先行者沒有敢闖敢試的斗爭精神,怎能蹚出一條新路?就拿正在熱播的電視劇《掃黑風暴》來講,如果沒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斗爭精神,黑惡勢力怎能鏟除肅清,人民群眾怎能安居樂業?

我們黨依靠斗爭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斗爭贏得未來。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關鍵時期,我們面臨的風險挑戰明顯增多,總想過太平日子、不想斗爭是不切實際的。“人才自古要養成,放使干霄戰風雨。”年輕干部充分認識這場偉大斗爭的長期性、復雜性、艱巨性,在原則問題上寸步不讓、寸土不讓,做敢于出擊、敢戰能勝的戰士,不做愛惜羽毛、患得患失的“紳士”,在斗爭中長才干強筋骨,定能練就出不信邪、不怕鬼、不當軟骨頭的風骨、氣節、膽魄。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

相關閱讀

權威源自專業

“體壇+”是體壇傳媒集團旗下《體壇周報》及諸多體育類雜志的唯一新媒體平臺。 平臺匯集權威的一手體育資訊以及國內外頂尖資深體育媒體人的深度觀點, 是一款移動互聯網時代體育垂直領域的精品閱讀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