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集賽程顯露疲態(tài) 湯尤杯國羽能帶來更多驚喜嗎?

李婷10-04 19:55 體壇+原創(chuàng)

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李婷

10月3日晚間,中國羽毛球隊再一次成功捧得蘇迪曼杯冠軍,然而沒有時間慶功,他們就將轉(zhuǎn)戰(zhàn)丹麥,開始備戰(zhàn)六天后即將舉行的湯尤杯。從東京奧運會到陜西全運會,從萬塔蘇迪曼杯到奧胡斯湯尤杯,已經(jīng)顯露疲態(tài)的國羽隊員,還能夠拿出讓人驚喜的表現(xiàn)嗎?

615a4d8df3e8f191f37b1518.jpeg

在東京奧運會成為最大贏家后,國羽的奧運選手不似其他隊伍的選手能夠很快回國回家調(diào)整,而是一踏入國門后率先進行了21天的隔離期,雖然看起來隔離就是休息,但全運會迫在眉睫,隊員們都在有限的隔離條件下進行著各式各樣的體能訓練,一絲沒敢松懈。

結(jié)束隔離返回各省市備戰(zhàn),再馬不停蹄抵達西安,期間也不過十來天。而全運會賽程拉得又比較長,9月5日團體賽開戰(zhàn),9月17日單項賽正式結(jié)束,近兩個星期的高強度作戰(zhàn)后,入圍蘇杯大名單的隊員們隨即飛回北京,在全運會羽毛球比賽結(jié)束后第三天就又經(jīng)由法蘭克福轉(zhuǎn)機抵達丹麥。

這樣的行程描述下來,看著就已經(jīng)很讓人窒息了,而蘇杯又絕對不容有失,隊員們自然需要時刻提著一口氣,不能有半點放松。當然,有了全運會的征戰(zhàn),國羽隊員在比賽狀態(tài)和手感上肯定是優(yōu)于對手的,但同時,連軸轉(zhuǎn)的賽程也讓大家體能上出現(xiàn)了很大的問題。

像陳雨菲,作為新科奧運冠軍,正是能力與信心最強的時候,但蘇杯前兩場淘汰賽,她都是先行丟分,再連扳兩局取得勝利,可以看出她確實在場上的專注力是不如奧運會的,最后贏下來更多靠的還是硬實力與比賽經(jīng)驗。

但來到?jīng)Q賽,面對整體實力比自己稍有下風的山口茜,陳雨菲是兩局告負,場上她肉眼可見的疲憊,跑動受到了很大影響。的確,從奧運會到全運會,陳雨菲都是打到了最后一天決賽日也是贏到了最后一天的冠軍,這樣的消耗實在太大了。

來到蘇杯,從小組賽第二場開始就是全勤出戰(zhàn),兩場淘汰賽又打滿三局,陳雨菲來到?jīng)Q賽的確是有些撐不住了,賽后她自己也表示會有點累,之前比賽打了三局消耗了體能,而中國隊整體一路從奧運會到蘇杯的賽程都比較辛苦。

與何濟霆一起為國羽拿下中日之戰(zhàn)首盤勝利的周昊東也認為,全運會結(jié)束馬上奔赴歐洲參賽缺少了系統(tǒng)性的訓練,因此在體能并不充沛。雖然國羽最終成功捧杯,但從隊員們的話語中,完全能夠感受到他們欣喜之余的疲態(tài)。

而10月9日即將打響的湯尤杯又是九天高強度鏖戰(zhàn),如果從參加東京奧運會算起到湯尤杯期間,國羽可謂是三個月密集參賽了,而所參加的比賽不是國際和國內(nèi)最重要的綜合體育盛會,就是世界羽壇水平最高的團體大賽,這的確對主力選手都帶來了精力體力方面的考驗。

縱然湯尤杯國羽又補充了包括邸子健、顧俊峰、韓悅、劉玄炫等在內(nèi)的新鮮血液,他們的體能自然是十分充沛的,但這些年輕選手作為新人以積攢大賽經(jīng)驗為主,國羽在湯尤杯上更多要倚靠的還是一直以來沒有停歇的主力選手們。

況且,湯尤杯不像蘇迪曼杯每個單項只打一場,該單項其他選手就能獲得輪換休息,湯尤杯的三單兩雙,讓主力隊員必須時刻保持良好的競技狀態(tài)。如果說蘇杯國羽還能憑借整體實力占據(jù)優(yōu)勢奪得冠軍,那么形勢更嚴峻的湯尤杯,尤其是湯姆斯杯,國羽在實力也并不是非常突出的情況下,體能或許會成為隊伍沖擊冠軍最大的障礙。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

相關(guān)閱讀

李婷

體壇周報資深乒羽記者

權(quán)威源自專業(yè)

“體壇+”是體壇傳媒集團旗下《體壇周報》及諸多體育類雜志的唯一新媒體平臺。 平臺匯集權(quán)威的一手體育資訊以及國內(nèi)外頂尖資深體育媒體人的深度觀點, 是一款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體育垂直領(lǐng)域的精品閱讀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