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冠豪門不如中甲中乙?一原因暴露中超寒冬現狀

洪流10-15 12:51 體壇+原創

體壇周報全媒體原創

2021年足協杯第一輪結束,冷門迭爆。在32支出場的球隊當中,不乏一些中超球隊輕松取勝,但是4支淘汰的中超球隊全部來自于爭冠組。考慮到中超爭冠組一共只有8支球隊,50%的淘汰率實在太高;而且這四支球隊無一例外,都是被中甲中乙球隊淘汰的。中超爭冠豪門竟然不如中甲中乙?顯然不是俱樂部實力導致的,或許背后有更多的原因。

微信圖片_20211015124415.jpg

在足協杯的32強比賽中,四支被淘汰的球隊分別是廣州隊、廣州城、北京國安和河北隊。廣州隊被青島青春島0比1淘汰;廣州城1比1成都蓉城,點球大戰4比5被淘汰;北京國安1比1平四川九牛,點球大戰中三度罰失點球被淘汰;河北隊0比1陜西長安競技。四支淘汰了爭冠組中超球隊的對手中,三支中甲球隊,一支中乙球隊。另一個有意思的事情是,不管是成都蓉城、四川九牛還是陜西長安競技,都是近五年里才升入中甲的球隊,可以說是不折不扣的“大衛戰勝歌利亞”的故事。

不過,看看幾場比賽的中超球隊出場陣容,或許會修正這種關于爆冷的基本認知。廣州隊對陣青島青春島的比賽,全隊都是U23球員;河北隊雖然在后防線上派上了主力,但前場基本都是U21或者剛剛跨過U23的球員;北京國安雖然基本上都是輪換主力,但派上了從亞冠小組賽歸來、三個月沒有訓練比賽的年輕小將;只有廣州城基本以主力陣容出戰,但他們的實力本來也不夠強。

在長期缺乏比賽的情況下,廣州隊或者河北隊其實完全可以上主力球員。為什么沒有派上主力?一方面當然是國腳被抽調導致的人員不齊;但更重要的是,兩支球隊處在深度危機當中。中超間歇期開始之后,河北隊股份制改革陷入僵局,當時傳出了河北將退出中超的消息。雖然此后河北省體育局出面穩住球隊,但并沒有本質上改變球隊的狀態。而廣州隊的現狀,則伴隨著恒大的萬億負債和普遍欠薪,進入了危急狀態。

其實,兩支球隊的困境早有征兆:河北隊在第一階段比賽的集中比賽階段里,出現了隊長張呈棟主動申請紅牌下場的情況;廣州隊則在第一階段最后幾場比賽連續派出此前沒有出場經驗的年輕球員,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球隊的表現。廣州隊和河北隊的困境,其實在重慶兩江競技、青島隊、河南嵩山龍門那里也存在,不過廣州隊和河北隊的大牌顯然想要更多薪金上的保障,不出場也正常。

相比起廣州隊和河北隊,國安和廣州城的情況就更讓人“唏噓”一點。在國安輸給四川九牛的比賽中,國安隊希望之星乃比江在被中甲級別的對手過掉之后直接放棄回追送給對手單刀,多虧老將劉歡奮力回追,否則球隊甚至打不了點球大戰;控球見長的廣州城更是在對陣成都時控球率都處于劣勢,甚至在打平時換下唯一外援蒂亞戈,送不想晉級的對手進了十六強。比起廣州隊和河北隊這種有現實困難的球隊,國安和廣州城低下的取勝欲望更讓人擔憂。

足協杯四支強隊爆冷被淘汰,實際上反映的是中國足球寒冬當中的現狀。在缺少了外援和國腳的情況下,中超強隊的實力或許和中甲中乙球隊沒什么太大差別;在球隊欠薪的情況下,一些球隊的主力似乎并不愿意參與到比賽當中;而即使是上了場、不欠薪的球員,也缺乏取勝的斗志。

中國足球的寒冬,指向一種恐怖的未來——如果不能在最近有提振信心的好消息,中國球員們不介意以一種中甲甚至中乙聯賽的方法面對比賽。那樣的話,中國足球的未來或許將會陷入更深的泥潭。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

相關閱讀

權威源自專業

“體壇+”是體壇傳媒集團旗下《體壇周報》及諸多體育類雜志的唯一新媒體平臺。 平臺匯集權威的一手體育資訊以及國內外頂尖資深體育媒體人的深度觀點, 是一款移動互聯網時代體育垂直領域的精品閱讀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