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師:冬奧制服設計視覺來源山水畫與“賽區山形”

水冰10-27 21:12 體壇+原創

體壇周報全媒體發布

作為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制服外觀主創設計師,民族服飾博物館館長、北京服裝學院教授賀陽這樣介紹道:

2022年北京冬奧會制服分為三種,分別是工作人員服裝、技術官員服裝與志愿者服裝,冬奧會制服在滿足區分人群、保暖抗寒等特定功能需求的同時,也是冬奧會形象景觀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冬奧會制服以整體的形象與氣質傳達奧運工作者與參與者的精神風貌,是一道流動的風景線。

image.png

2022年北京冬奧會制服設計視覺來源于中國傳統山水畫與冬奧會核心圖形中的“賽區山形”,體現了冬奧會賽時的自然景觀與中國山水畫的美學特征。中國山水畫是對祖國壯麗山河與美好的自然景觀的再現,也是中國人文精神的典型象征。寄情山水,象征著君子人格的高潔品質,是中國人民熱愛自然、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哲學觀和價值觀的體現。自宋代以來,水墨山水更成為中國藝術與人文精神的最高體現。  

根據設計要求,制服使用北京冬奧會核心圖形中的賽時山形作為主要視覺元素,制服上衣上的灰色水墨意象,也源自于北京冬奧色彩中的“長城灰”,“長城灰”從08年北京奧運會色彩系統延展而來,體現了北京奧運遺產的連續性與價值,由這樣一種兼具奧運遺產與中國文化精神的色彩,連接了北京夏奧與冬奧,通過志愿者的穿著,體現雙奧之城的風采。

工作人員和技術官員制服中的“霞光紅”,來源北京冬奧色彩系統,“霞光紅”取自北京冬季初升的太陽與霞光,是溫暖與希望的象征,體現了奧運工作人員和技術官員的工作熱情與奉獻精神。黑白灰與紅相配色,有北京冬季白雪冰封中點綴柿紅色的色彩意向,美好、吉祥。黑與紅也曾是中國古代祭祀天地的服制色彩,是最高等級的禮儀色彩,表達了中國作為衣冠大國所具有的禮儀與文明。 

志愿者制服中的“天霽藍” 來源北京冬奧色彩系統,是中國傳統陶瓷珍品霽藍釉的顏色,發色沉穩、具有寶石般光澤。藍色是冰雪運動的色彩,活潑生動,特別適合志愿者服裝。

“瑞雪白” 同樣來源北京冬奧色彩系統,是制服的調和色,象征著在白雪覆蓋下的世界純凈高潔。“瑞雪兆豐年”的吉語,也契合北京冬奧會的舉辦時間——春節。

冬奧制服設計首先要傳達舉辦國的文化特征并與往屆制服有所區別。第二要考慮時尚與功能兼具。要保證視覺元素在制服上得到完美體現,每個人穿著都能大方得體。同時制服應該具有獨特性,醒目、易識別,避免淹沒在色彩繁雜的環境之中。 

就設計而言,冬奧制服是典型的命題設計,根據特定的主題要求,構成制服的要素:款式、色彩、材質、紋樣、工藝等都有特定的要求與選擇的的范圍:款式和面料要有基本的功能性,材質和工藝要保證具有輕便、保暖的功能,紋樣與色彩必須使用北京2022冬奧會核心圖形與標準色彩,確保制服與北京冬奧會整體形象景觀保持一致性。對設計而言,這即意味著難度,也意味著更明確的方向性,在限制中創新與突破,是冬奧制服的特殊使命。

相似的圖形不同的顏色,是制服區分不同身份人群、又保證視覺同一性的的基本手段。工作人員和技術官員以不同的山水位置和顏色變化來區分,莊重、大氣;志愿者服裝既有山水的圖形,也放大了核心圖形中的長城元素,對角線的動態構圖,形成持續流動、跳躍、進取向上的視覺意象。長城是人類歷史的寶貴遺產,更是中華民族智慧與力量的象征,具有連綿不斷、堅忍不拔的意象,中外文化在此融合、交流,長城能喚起億萬中國人心靈深處的精神共鳴,也被全世界所認同和欽佩。

在工藝方面,制服圖形的設計充分考慮到保持圖形的完整性與穿著功能有效性之間的關系平衡,在穩重與動感中取得的平衡是制服設計的關鍵。另外,褲子和上衣下擺色彩一致,在視覺上形成腿部拉長的完美效果,起到修飾和美化人體的比例的作用。版型的功能性兼顧時尚與流行,使得制服版型滿足不同體型特征人群的穿著需要,具有普適性,也更加美觀。制服的圖案制作,采用圖案定位設計,能保證設計的完美和獨特,同時也減少了生產加工的難度。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

相關閱讀

權威源自專業

“體壇+”是體壇傳媒集團旗下《體壇周報》及諸多體育類雜志的唯一新媒體平臺。 平臺匯集權威的一手體育資訊以及國內外頂尖資深體育媒體人的深度觀點, 是一款移動互聯網時代體育垂直領域的精品閱讀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