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駐意大利特約記者 沈天浩
一周前的10月28日,國際米蘭通過股東大會正式批準了2020-21賽季的年度財報。不過早在此前的9月30日,這一數字已經得到藍黑俱樂部董事會審批——2.45億歐元的巨額赤字,意味著2020-21賽季的國際米蘭成為意甲歷史上單賽季虧損最嚴重的俱樂部。
對于不常關注俱樂部財務運營狀況的球迷們而言,這一數字相當有沖擊力。為什么國際米蘭以高價出售了盧卡庫和阿什拉夫,卻仍然要面臨數額如此之巨的虧損?為什么藍黑軍團無需承擔C羅的巨額薪金,但在赤字一項上卻比同樣虧了2億有余的尤文“更勝一籌”?
中資贊助潮落,留下一團亂麻
首先,國際米蘭的2020-21財年報告,計入的是球隊自2020年7月1日起,到2021年6月30日為止的進項和支出。因此,今年7月份加盟巴黎的阿什拉夫,和8月份轉投切爾西的盧卡庫,帶來的收入都要計入2021-22財年。第二個問題:國米為何赤字比尤文還嚴重?這主要是球隊此前簽贊助帶來的歷史遺留問題。
據意大利“足球財經網”,國際米蘭在上一財年總共計提了將近4000萬歐元的壞賬,轉銷贊助費上的應收賬款。這其中,3150萬記在中國體育營銷公司iMedia戶上,780萬歐元則與北京“Yixinshijie”文化發展公司有關。兩家中國贊助商都致函國米表示,應付的贊助款項只能進行部分償還。
據《米蘭體育報》,Yixinshijie與國米的合作始于2017年2月,負責藍黑軍團在中日韓和一些東南亞國家的媒體權益銷售和贊助商開發,簽約費1000萬,贊助年費則高達3000萬歐元。一年后,由于業務范圍調整,年費降低至2500萬。雙方的合作在2019年夏天終止,因此這780萬歐元的壞賬,實際上和疫情帶來的影響沒有任何關系。
相比之下,iMedia帶來的壞賬顯然為國米的財務狀況帶來了更沉重的壓力。2017-18賽季,國米與這家體育營銷機構簽下合約,有效期至2024年夏天,簽字費2300萬歐元,贊助年費則是2500萬。如今,四個賽季已經過去,國際米蘭從iMedia本該錄得總計約1.23億歐元的收入,但這家贊助商延期支付的賬款多達5600萬歐元!從這份財報記錄的3100萬壞賬來看,這些欠款能夠收回的可能性和比例已經相當之低。一團亂麻的狀況,讓iMedia已經在今年夏天提前和國米終止了合同。
《米體》專攻足球財經的記者馬爾科·亞里亞,在11月2日發表了一篇報道:《中國贊助商正在逃離國米:實際上,現在只剩下蘇寧了》。中資入主之后,國際米蘭一度形成了數量、名聲和金額都相當可觀的中國贊助矩陣,但如今驢媽媽和豐盛集團早已撤出,iMedia們在贊助初期帶來明顯的營收增長,如今卻成了俱樂部的財務負擔。國米媒體部也已經明確表示,今后不再與亞洲的市場營銷公司簽訂巨額的代理合同。
按照《米體》的統計數據,中資在入局后的處子季(2016-17賽季),即錄得高達7500萬歐元的中國贊助收入,這一數字在隨后兩季分別來到9200萬和9700萬,隨后就是自由落體。2019-20賽季,國米的中資贊助減損超過一半,來到4400萬,在上賽季進一步下滑到3800萬。隨著iMedia退出,如今的國米除了蘇寧的“自產自銷”以外,只剩下一些小額贊助,新賽季的中資贊助總金額僅為1400萬歐元,不到巔峰一季的零頭。需要說明的是,這一數字并不包括聯想集團的合同——這家跨國科技巨頭,與國米簽訂的是全球范圍的贊助,對亞洲市場沒有針對性。
主帥棄船+高薪傭兵,壓垮球隊財政
此外,國際米蘭在中資入主后,一直在通過發行債券募集運營資金,因而也帶來了高額的財務費用。年報顯示,舉債成本和利息費用加起來高達3620萬歐元,其中2220萬左右與債券相關。
回到競技層面。上個財年的國米,另外計提了2040萬歐元的準備金,其中約1430萬與主帥孔蒂的解約金有關。這不是藍黑軍團第一次在教練身上遭受額外開支:兩個財年之前,國米解雇斯帕萊蒂,計提了高達2580萬歐元的準備金!只是這一次,藍黑本來無意更換主帥,孔蒂一心想走,最終還讓前東家承受了沉重的財政負擔。此番孔蒂在熱刺走馬上任,但由于新東家并非來自意甲的其它球隊,因此解約金的豁免條款無法生效,國米還得照樣付錢。
巴雷拉和森西都在這一財年期間被球隊買斷,造成了高額的財務負擔;此外,當初轉會費相加高達近8000萬歐元的納英戈蘭和若昂·馬里奧,繼續為球隊帶來高額的折舊費用。薪酬同樣是沉重的負擔:上個賽季,盧卡庫和埃里克森的750萬年薪,屬于意甲(C羅之外)的頂薪水準,桑切斯的700萬和比達爾的650萬緊隨其后——兩個智利人在場上的貢獻度,顯然與薪酬不成正比。再之后是佩里西奇和阿什拉夫的500萬。算下來,除了盧卡庫以外,“高薪俱樂部”的其他所有成員,都是2020-21賽季的新增開支(佩里西奇此前賽季租借在拜仁;桑切斯之前租借在隊,但曼聯承擔部分薪資)!
因此,國際米蘭在上個賽季的人員開支一項,成本高達2.62億歐元,縱向對比此前一年,增加了足足6200萬;橫向對比上賽季的AC米蘭(1.7億),多出了將近1億歐元。這其中,球員薪酬高達1.53億,而時隔11年勇奪意甲,也讓球員們的獎金水漲船高。高薪軍團、轉會市場、解約金、發債成本、贊助商欠賬——種種因素加在一起,讓國米上賽季的運營成本高達5.69億歐元,創下俱樂部史上最高紀錄。
捱過巨虧一季,藍黑已至隧道盡頭?
來到收入類別,和大多數意甲球隊一樣,國際米蘭上賽季的收入里,轉播權一項占了大頭:國米在此錄得1.9億歐元的進賬,比去年足足增加了7500萬,這主要是因為2019-20賽季意甲和歐戰賽事因新冠順延進行,國際米蘭的最后10輪聯賽和4場歐聯淘汰賽都在去年7、8月份進行,相關轉播收入都要計入2020-21財年。
另一方面,上賽季意甲因新冠空場進行,讓本來場均上座率和門票收入都位居意甲桂冠的國米遭受慘重損失。國米官方在財報中表示,新冠為球隊直接帶來的經濟損失在1.1億左右,其中4000萬來自贊助權益受限導致的贊助損失,7000萬則來自比賽日的收入流失——按照此前年度國米的財報數據,門票收入歸零帶來的損失應當在4500萬左右,其余的與周邊銷售等進項相關。
一進一出下,藍黑軍團上賽季的收入總額達到了3.65億歐元,較比此前賽季基本保持不變。但這樣的營收能力,不足以支撐球隊大幅增長的支出數額,最終造成了這份赤字數額驚人的財報。然而國米球迷們無需感到過分擔憂,盡管本賽季的財報在明年十月份才會得到股東大會審批通過,但可以預見的是,國米的盈利狀況可以在新的財年得到大幅改善。
首先是盧卡庫和阿什拉夫帶來的出售收益。兩人以合計1.8億歐元的身價離開米蘭城,在倫敦和巴黎上演雙城記,即使是拋開青訓培養費和(盧卡庫交易中)給曼聯的出售分成,也將會為國米帶來超過6000萬歐元的資本增益。此外,意甲如今已經重新對球迷開放球場,目前入場人數可以達到球場容量的3/4,梅阿查在一些焦點比賽中的觀眾數已經逼近6萬,而如果疫情態勢未有明顯惡化,球場迎來100%開放只是時間問題。因此,國米有理由期待在本賽季找回至少5000萬歐元的比賽日收入。
此外,盡管中資贊助的時代已經結束,但國米也在通過其他途徑在贊助一項上開源。今年夏天,藍黑球衫告別了此前陪伴26年的倍耐力,迎來了區塊鏈平臺Socios.com,而2000萬歐元一年的贊助費,比上賽季倍耐力1100萬歐元的贊助費高了近一倍。此外,俱樂部與另一家區塊鏈網絡DigitalBits和金融科技公司Zytara Labs簽下新約,每年可以收入超過2100萬。再加上球衣背后號碼下方的聯想集團,國米在新賽季的球衣贊助收入上可以進賬4700萬歐元,幾乎是此前賽季的四倍。
國際米蘭的目標,是在2021-22財年回到2019-20賽季的虧損水平,即1億歐元左右。算上前述的三項利好,藍黑實現這一目標應當難度不大。藍黑軍團告別蘇寧時代,只是時間問題,但資方可能也在等待一個合適的時機,借著一份表現更優的年度財報將球隊售出。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