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躍吧!冬夢” 《藝術里的奧林匹克》帶你看“會徽”

麥芽12-04 15:31

體壇周報全媒體報道

《藝術里的奧林匹克》開播數日,小伙伴們的“藝術學概論素材”筆記也記了厚厚一摞。本周節目繼續為大家帶來新的知識點,解鎖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會徽的奧秘。

圖片1.png

“冬夢”與“飛躍”,是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會徽的名字。這兩個看似簡單易懂的詞語,卻承載著中國幾代冰雪人與奧運人對中國冰雪運動的期待與愿景。它們有哪些獨居匠心的設計理念?12月4日、5日,《藝術里的奧林匹克》將用兩期節目講述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會徽展現的創意以及其中蘊藏的中國文化,記得拿小本本記筆記哦!

圖片2.png

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曾說,“會徽是雄心與夢想的象征”。在本周的兩期節目中,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會徽專家評審委員會主席蔣效愚先生,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會徽評委會評委,中央美術學院院長范迪安先生將從藝術和文化的角度闡釋這兩件代表中國形象的藝術品是如何表達中國人民對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雄心與夢想”。

1638602893529061675.png

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會徽專家評審委員會主席蔣效愚

作為奧運會最重要且最基礎的形象標志,你知道奧運會會徽設計的四要素是什么嗎?蔣效愚主席將在節目中科普會徽“小知識”,并向觀眾說明會徽設計的四要素。范迪安先生則會歷數以往各屆冬奧會會徽,講述有關會徽的歷史。

1638602954701047034.png

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會徽評委會評委,中央美術學院院長范迪安

如果要說北京冬奧會會徽設計的最大亮點是什么,漢字和書法的運用無疑是其中最具特色的。怎樣用國際語言表達漢字的藝術與唯美?“冬夢”與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中國印”有怎樣的繼承和異曲同工?“雙奧之城”北京這一理念又是怎樣與會徽結合的?蔣效愚主席將在節目中帶來細膩解讀。

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徽曾經經歷了上萬次修改,相信很多觀眾都會對這兩枚會徽的設計者感到好奇。那么本周的節目也會帶領大家去認識會徽設計者林存真,由她為觀眾講述“冬夢”和“飛躍”的設計創作過程以及會徽中書法元素的運用。

或許很多人不知道,會徽在設計上其實還加入了運動元素“小彩蛋”。一個簡單的“冬”字是如何巧妙地既將冰上和雪上項目完美結合在一起,又形象地表現賽場氣氛?看過節目之后,相信您一定能找到答案。

作為“冬夢”一脈相承的北京冬殘奧會會徽“飛躍”,兩者在設計上雖有相通點,但“飛躍”也潛藏了自己的小心思。范迪安先生說“飛躍”是一次向殘疾人運動員致敬的設計,那么看起來更具動感和速度感的“飛躍”代表了殘疾人運動員對于冰雪運動的哪些夢想?文字“飛”包含了哪些運動元素?節目中,兩位嘉賓和林存真將一起為觀眾分享有關冬殘奧會會徽的設計理念。 

“冬夢”與“飛躍”,不僅是中華精典文化的縮影,還涵蓋了豐富的地域和文化元素。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剪紙,到喜慶的中國春節文化;從蜿蜒雄偉的長城,到源自于中國傳統繪畫顏料的色彩系統。可以說,這兩枚會徽的每個細節都體現了中國人高級而浪漫的東方審美,代表著匠心獨具的中華藝術。

12月4日、5日,鎖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奧林匹克頻道《藝術里的奧林匹克》,相信您一定會領略到兩枚會徽所承載的藝術匠心與體育榮耀,品味出它們作為體育藝術品的不朽價值。


播出時間

《藝術里的奧林匹克》第五期、第六期

總臺央視奧林匹克頻道

12月4日20:20、12月5日20:30播出

總臺央視一套

12月5日、6日 13:13 重播

12月8日、9日 22:34 重播

央視頻客戶端同步上線

文/麥芽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

相關閱讀

權威源自專業

“體壇+”是體壇傳媒集團旗下《體壇周報》及諸多體育類雜志的唯一新媒體平臺。 平臺匯集權威的一手體育資訊以及國內外頂尖資深體育媒體人的深度觀點, 是一款移動互聯網時代體育垂直領域的精品閱讀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