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聯1比1伯爾尼年輕人(戰報)
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林良鋒
就這?!朗尼克黯然。
歐冠提前出線,還是小組頭名,這是卡里克的遺產。卡里克不僅超額完成了任務,還給了朗尼克一次檢閱梯隊的寶貴機會。末輪例行公事,朗尼克不負所托,大幅輪換,盡遣預備隊和青年軍上場,應該點贊。曼聯先后有6名少年上場——歐冠自1992-93賽季改制以來,第5次有參賽球隊這么干。這也是英超第二家如此大面積地啟用新人,上一次是12年前阿森納迎戰奧林匹亞科斯。曼聯雖然被對手逼平,但陣容之年輕,讓人搞不清誰才是“年輕人”。大批新人上場,朗尼克看到了什么?他又想看什么?和他的英超首秀相比,這場歐冠,曼聯從頭至尾沒有緊逼,和之前類似場合沒有區別。曼聯球迷如果想從這場“橡皮圖章”中尋找新人上位的蛛絲馬跡,會大大失望。至少從表面看,這次考察啥也沒“考”出來。盡管下著大雨,新人們還是把自己“烤糊”了。
結果不重要,什么重要?
弗格森退休至本賽季之前,8個賽季,曼聯只有5次打進歐冠正賽,范加爾和奧萊均未小組突圍,也就談不上考察。莫耶斯和穆里尼奧都在任內至少提前一輪鎖定出線,3個賽季4場小組考察,結果如何?莫耶斯末輪還有爭小組頭名的壓力,重點考察了比特納和賈努扎伊;穆里尼奧在2017-18賽季的最后兩輪,看的是左右兩閘,盧克·肖和達米安;而在2018-19賽季的歐冠小組賽最后一輪,曼聯如果客場爭勝的話,本有望拿到頭名。穆里尼奧也許猜到尤文圖斯可能比著兩場的結果來打,也就未盡全力,首發只考察了佩雷拉。兩場的進程,多少驗證穆里尼奧的猜測并非無的放矢。兩場均以2比1結束,曼聯和尤文圖斯都輸了。尤文圖斯看曼聯先丟球,也跟著丟,曼聯丟兩球,老婦也丟兩個。兩隊都在尾聲破蛋。4場考察,收獲寥寥。莫耶斯真心栽培賈努扎伊,可惜這孩子經不起考驗。比特納則是水平達不到要求。穆里尼奧的3人次輪換,和比賽的屬性一樣,也是走過場。事后,達米安、盧克·肖和佩雷拉該替補還是替補,該租借還是租借。
朗尼克一次輪換的力度超過兩位前任,刨開尾聲換上小薩維奇和伊克巴爾,重點是首發的埃蘭加和阿馬德·迪亞洛。一隊球員中,盧克·肖、萬-比薩卡、迪安·亨德森和范德貝克也在“面試”之列。放在賽前,看到這份首發名單,曼聯球迷多少會有一絲興奮。朗尼克以提拔和重用新人著稱,這個思路又和他倡導的緊逼密切相關,人們自然期待本場輪換,能給朗尼克提供若干“配件”,以備不時之需。曼聯的主力陣容在體能上有較大缺口,如果這些孩子能向朗尼克證明:我符合“備胎”(甚至爭奪首發)的要求,英超爭四,足總杯爭冠的前景就會樂觀一點。此其一。上面提到的4位一隊隊員,因不同原因未在上輪英超首發(亮相),他們是否適應朗尼克的打法,這場比賽也是實戰檢驗其水平的機會。此其二。就場面而言,比分合理。曼聯除了格林伍德的進球,另有馬塔的絕佳機會被對方封堵;客隊也兩次差點改寫比分。進球和射門之外,雙方各有若干似是而非的配合,因為缺乏默契,連射門都沒有完成。
范德貝克難得有一次首發,司職中場拖后,表現令人失望。曼聯的失球,他和萬-比薩卡各有責任。失球的源頭,是迪安·亨德森棄門出擊,沖到邊線處匆忙解圍。皮球很快被打回曼聯后場,萬-比薩卡上前攔截,球落在馬蒂奇腳下,后者交給范德貝克,范德貝克不假思索傳給身邊的萬-比薩卡。萬-比薩卡毫無準備之下,被對方中場里德截獲皮球。里德立刻禁區外起腳,亨德森鞭長莫及。這個失球,是曼聯在歐冠小組階段連續5個主場丟的第8球,無論是連失的場次還是失球的數量,都居英超代表之最。失球的過程也喚醒人們諸多郁悶的回憶。不僅是范、萬兩人傳接球沒有默契,范德貝克這腳球的處理也會招來更多質疑:他究竟適不適合踢這個位置?還是他久疏戰陣,狀態不足造成的失誤?奧萊橫豎不給他機會,是因為這兩條中的哪一條?上場機會難得,范德貝克沒有利用這場首發為自己正名,對繼續留在曼聯沒有起到積極的作用。萬-比薩卡還年輕,在低潮中失去主力位置,他也沒有在這場比賽拿出更有說服力的表現。
曼聯的進球,依然是“舊人”之間的配合套路。不到10分鐘曼聯就領先,卻沒有乘勝追擊。我們沒有從之后的80多分鐘里看到上輪英超的緊逼場面,令人費解。如果主力能在只訓練了一次的背景下有完全不同于以往的表現,為什么這場沒有類似的發揮?照理,這幫年輕球員更有實施緊逼的條件和欲望。阿馬德和埃蘭加有過若干閃光的個人表演,可惜曇花一現。領先之后,曼聯又回到奧萊下課前的模樣:拼搶慢人半拍,防守站位凌亂,進攻忙中出錯。大致上,埃蘭加和阿馬德仍可能是朗尼克繼續考察的對象,他倆的能力和風格更接近朗尼克的要求,應該在未來兩個半月的英超中(12輪)獲得更多上場機會。曼聯過去考察新人,并不認真,這個陋習也必然影響接受面試的新人——誰知道你是不是又走過場?但愿朗尼克這場考察,和之前那5場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