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勤伯:中國足球需要自己的低碳之路

王勤伯12-15 10:35 體壇+原創

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王勤伯

如果我說,中國足球的所有問題都可以在北極圈里找到解決辦法,這有點像是小說敘事,但事實還真就是如此。

來自北極圈的小球隊博德閃耀上周末再度贏得挪威超冠軍。在他們去年歷史上首次贏得挪威超冠軍前后,博德閃耀3個主力前鋒全部轉會,但是他們繼續憑借本隊的廉價經營路線,在今年再度保持了強勢,甚至克服了3個新主力前鋒2個受傷的艱難時段,在挪威超再度力壓老牌勁旅莫爾德拿下冠軍。同時,他們在歐洲賽場也取得歷史性突破,在歐協杯上讓穆里尼奧遭遇職業生涯最大慘敗,成功挺進淘汰賽。

FGbloXQWYAAZuTz.jpeg

Dec-15-2021 10-22-04.gif

任何一個看過博德閃耀比賽的人,都會夢想自己所在的地區或者國家出現這樣一支球隊:他們青春洋溢,斗志昂揚,而且格外富有技戰術技巧和智慧。早在去年冬天,極少報道歐洲足球的《紐約時報》也大篇幅報道過他們,題目是:“挪威有一支必須要看的球隊,但幾乎沒有人能看到他們的比賽。”

現在已經進入北極圈的極夜,挪威北方城市博德下一次看到太陽需要等到1月中旬,他們的奪冠慶祝就是在極夜里發生的。為什么說中國足球的所有問題都可以在這里找到答案呢?因為足球發展盡管涉及到整個社會的諸多環節,但歸根到底只有兩個問題:第一是如何克服各種客觀條件的制約,讓所屬地區的小孩積極地參與足球運動;第二是如何緊跟現代足球發展的最新潮流,并把它們消化貫通到自己的足球實踐中。

這兩點,世界上并沒有太多的俱樂部可以宣稱自己比博德閃耀做得更好。因為博德閃耀的條件實在太一般了,盡管貴為北挪威地區重鎮,但他們只有5萬人口,從這里去鄰近的“大城市”,例如特隆姆瑟或者特隆海姆,動輒八九個小時的車程,更別說北極圈內的氣候條件對于足球運動帶來的多種制約。

然而,就像之前我們在介紹丹麥等國青訓時提到的內容,人工草皮和青少年室內足球的普及,讓北歐足球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博德閃耀甚至涌現出了像海于格這種純粹靠細膩技術吃飯的前鋒。而他們的主教練克努森在46歲才開始執教職業球隊,卻在足球技戰術方面展現出了令人佩服的先進和精細,他對433的運用在整個歐洲范圍內也能算是屬于最優秀的行列。

博德閃耀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幾乎僅僅只和青少培訓,以及一線隊的選材和技戰術運用有關,和金錢關系甚少。海于格在轉會AC米蘭之前,周薪甚至不足1000歐元。整個博德閃耀沒有任何球員月薪過萬,這在物價很高、平均收入也很高的挪威,其實只能算是普普通通的工薪族。

我并不相信未來每年的12月都會寫一次博德閃耀,尤其是這種植根本地的俱樂部,每一次涌現出一茬好球員都是一種歷史際遇和緣分,像接下來如果中鋒博海姆如果去了拉齊奧、隊長中場帕特里克·貝格如果去了法甲朗斯,他們的實力一定會有折扣。但是博德閃耀提供的例子卻是格外有價值的,這種扎根于本地和社區、體現足球的公共性和參與、不靠燒錢培育起來的足球,可以讓一個地區擁有格外厚實的足球基礎。

回過頭看中超聯賽,2022年可能迎來新的一波洗牌。當下正是地產足球全面退潮的時期,中國足球實際正面臨著一個巨大的問號:過去近10年瘋狂的燒錢,并未換來真實的進步,倒是證明了燒錢在大多數時候只是浪費,燒錢也燒掉了平常心。現在地產商燒錢潮水退去,中國足球接下來應該怎么搞?是等待各地政府出面、球隊被別的企業和商家接盤,還是認認真真地思考:不燒錢,中國足球能不能玩下去?應該怎么玩下去?

過去中國足協有過很多對足球強國的考察,也有過各種調研報告,但通常都是關于這些強國足球上層建筑頂級聯賽的經營,而不是關于足球根基的搭建。在德國、英格蘭、意大利這樣的第一流足球國家,足球的頂層和基層確實有著遙遠的距離,頂層遍地黃金,但這是他們的足球百年積累形成的巨大體量所決定的。

北歐足球像挪威這種500萬人口小國,足球的頂層和基層距離很近,沒有被燒錢燒掉平常心,低成本,低消耗,從社會生態的角度來說屬于低碳道路,但這才是中國足球值得去考察甚至認真學習的。

2021_0514_2acafae2j00qt2ano004fc000sg00iym.jpg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

相關閱讀

王勤伯

體壇傳媒駐意大利記者

權威源自專業

“體壇+”是體壇傳媒集團旗下《體壇周報》及諸多體育類雜志的唯一新媒體平臺。 平臺匯集權威的一手體育資訊以及國內外頂尖資深體育媒體人的深度觀點, 是一款移動互聯網時代體育垂直領域的精品閱讀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