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總結之重慶】以悲情方式保級 未來卻仍是未知

金山淞01-09 08:42 體壇+原創

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金山淞報道

坦率的說,現代足球,尤其是現代職業足球,本就是資本的天下:實際上就是資本在玩足球,也只有資本才能夠玩得動足球。

1380026606411186185.jpg

重慶足球,除了受資本眷顧的那幾年,過了一段兒短暫的豐衣足食日子之外。近兩年,基本上都是像叫花子一樣,在職業聯賽中卑微而屈辱的存在。

如果以球員個人能力和球隊整體組合實力來衡量,重慶隊似乎比大連人隊和青島隊更應該出現在聯賽的保級附加賽中。整個聯賽期間,重慶隊都艱難度日,資方拖欠工資的行為讓球隊上下都從失望過渡到了絕望。球隊主教練張外龍幾乎在每一場比賽前和比賽后的新聞發布會上,都要強調球隊隊員和教練們的堅持和努力精神,這種堅持和努力并不單純的指體育競技方面,這一點任何人都心知肚明。

實際上,重慶隊之所以能夠頑強爬出了中超的保級附加賽泥潭,最關鍵的一戰不是最后一場對陣武漢隊,而是在倒數第三場以1比0贏下了大連人隊。也就是這場關鍵性的戰役,讓重慶隊力壓大連人隊,使后者最終落入到附加賽的泥潭之中。

很多人都認為,聯賽最后一場,重慶隊對武漢隊的比賽,武漢隊有放水之嫌。但就比賽的激烈程度和雙方球員在場上的投入而言,這場比賽顯然不可以被稱為假球。這場比賽,武漢隊已經無欲無求,正是鍛煉年輕隊員,以及給予一些本賽季出場率不高的隊員出場機會的時候,因此,武漢隊的主教練李金羽排出了一個以替補隊員為主體的陣容,也無可厚非。

重慶隊保級之后,62歲的張外龍哭的鼻涕一把眼淚一把,本來很有紳士風度的他,此時更像一個備受委屈的孩子。而重慶隊的隊員們出于尊重和感激,將這位老教練一次次舉起拋向空中。

有意思的是,張外龍在中國的執教經歷,堪稱苦命。多數時候都是高開低走,最終黯然離去,無論是在青島,大連,之前的重慶,還是后來的河南,最終的離去都有些悲情的味道。但這次在重慶,一個苦命的人兒,一個苦命的球隊,竟然達到了一種負負得正的戲劇性效果。

如果單以性價比來評價重慶隊,這些年來的重慶隊無疑敢稱中超第一名。盡管現在很多重慶球迷在罵此前俱樂部董事長蔣立章,不過就目前重慶隊的戰績來看,蔣立章當年的人員運作留下的底子,尤其是在內外援方面的運作留下的底子,是目前嚴重欠薪的重慶隊,依舊能在中超屹立不倒的最主要原因。

毫無疑問,蔣立章和他背后的當代集團,作為外省市的企業來接手重慶的足球俱樂部,肯定不是單純的為了發展壯大重慶市的足球事業的。當初當代集團收購蔣立章的雙刃劍公司,是為了讓自己的上市公司能涵蓋當時最時髦的體育產業板塊。而蔣立章作為當代明誠的主要決策者之一,把觸角伸向重慶足球,也是為了擴張體育產業版圖,進而想通過足球產業作為跳板,進軍諸如房地產等當時的高利潤產業。可是重慶市有關部門對于足球的政策在這些年都很嚴謹,否則也不會出現重慶力帆俱樂部持有20年的洋河足球基地都無法從文化體育劃撥地變為商業用地的事情。當代集團在入主重慶足球之后,的確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但他們沒有拿到此前曾經熱望的回報。作為一個上市公司,當代集團不能不考慮旗下企業的投入產出比。

隨著中國足球環境的日益惡化,當代集團終于失去了耐心。先是負責體育板塊的蔣立章和當代集團一拍兩散,隨后蔣立章團隊大部撤出。當代集團在俱樂部的代言人吳江成為俱樂部的負責人。在這種形勢下,吳江的上任充滿了悲情和艱辛,他一方面要承受來自球隊隊員和俱樂部工作人員的討薪壓力,另一方面還要盡力鼓舞球隊的士氣,在球隊成績上向當代集團負責。2020賽季和2021賽季,吳江幾乎每天都坐在火山口上,勉力維持著一片羽毛就可以壓倒的平衡狀態。好在吳江圓滿完成了當代集團交給他的任務,2020賽季和2021賽季,他都交出了堪稱漂亮的答卷。

重慶隊這些年很好的貫徹了足球現實主義思想,他們首先是擺正了自己的位置,找到了職業聯賽中弱小型俱樂部的生存之道;善于花小錢辦大事,球隊引進的外援都具備成長潛力,買的時候不貴,在球隊鍛煉一段時間,反倒大幅度升值。像小摩托就是其中的典型。在2020賽季的下半段,球隊甚至在保級明朗的前提下,將球隊中的核心外援租借給其他俱樂部,一方面使俱樂部節省了這些大腕外援的工資,還讓俱樂部小賺了一筆租金,此舉也開了中超聯賽的租借外援方式的先河。2021賽季前,俱樂部干脆把工資高的外援都轉賣了出去。這些舉措,是重慶隊當年還能生存在中超的主要原因。

重慶隊另一個優勢就是隊中的團結。中超聯賽球隊內部的問題是大腕太多,山頭主義盛行,造成球隊無法形成一個真正的整體,這是中國球隊的通病。重慶隊這幾年成績的穩定,其實是團結起了作用。隊中沒有絕對的大腕,如今隊中真正的坐地戶和大腕級的人物就是吳慶,偏偏吳慶是一個平和少欲之人,沒有控制欲和嫉妒心。而主教練張外龍也是一個私心不重的人,這種人員配置,讓重慶隊幾乎成了鐵板一塊。

盡管重慶兩江競技在2021聯賽的最后時刻,以一種悲情英雄的方式艱難保級,但他們的苦日子并不會因此而得到徹底改善。

當代集團是不可能繼續像以前那樣投入了。最初中國足協確定的足球俱樂部股份制改革(國企和民企混合制)試點俱樂部只有四個,并不包括重慶俱樂部。但重慶俱樂部主動申請要求進行股改。重慶市有關方面配合了這次股改。在2021年年初,確定了一份協議。按照當時股改協議規定,當代集團負責在2021年5月之前,球隊和俱樂部的工資和獎金,而在5月之后,球隊和俱樂部的工資和獎金,都將由新股東負責。新股東中包括兩江新區這樣的大國企,也試圖再爭取一家民企。但直到2022年元旦,新股東負責的工資和獎金仍未到位。此前的協議中,當代集團在后續將持股30%或者10%,他們希望能最終持股10%,但重慶市有關方面協調重慶市的各大國企和巨型民企時,異常艱難。足球早已經從此前的香餑餑變成了現在燙手的山芋,很難有企業主動出手,接手的企業,也幾乎都是在政府部門的要求和勸解下才行動的。國企也要考慮企業利潤和投入產出,因此,最終能否達成一致共識,現在還是未知數。盡管保級成功,但在2022賽季,重慶隊是否還在中超序列中,誰也無法預測。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

相關閱讀

金山淞

體壇周報資深記者,專注中國足球,常年報道中國女足,大連隊、重慶隊

權威源自專業

“體壇+”是體壇傳媒集團旗下《體壇周報》及諸多體育類雜志的唯一新媒體平臺。 平臺匯集權威的一手體育資訊以及國內外頂尖資深體育媒體人的深度觀點, 是一款移動互聯網時代體育垂直領域的精品閱讀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