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U23國足在遺忘中起飛 以練代賽突出“快”字

馬德興01-24 08:23

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馬德興海口報道

當李霄鵬所率的新一屆國足從上海飛往日本準備12強賽時,中國99年齡段U23國足正在海口展開新年第一期集訓。對于這支將于9月出戰杭州亞運會的隊伍來說,就像主教練揚科維奇所說的那樣,盡管沒有比賽,但如今只能努力推著向前走。至于亞運會上命運如何?暫時還找不到答案。

微信圖片_20220123145914.jpg

以練代賽 突出“快”字

U23國足是1月13日開始在海口集中的,全隊25人在揚科維奇的指揮下,按“一日兩練+一日一練”的節奏進行賽季前準備。如果一日兩練,上午安排前往訓練場進行大量課、下午則前往健身房進行力量訓練;第二天上午則前往訓練場地進行有球練習,下午休息。然后再展開循環。

盡管屬于季前準備期,但從訓練的強度以及節奏來看,明顯要求更高,這大概也與揚科維奇的一貫要求有關,即強調實戰中的攻防轉換節奏。只有平時養成快節奏、快變化,球員才能在比賽中表現出“快”字。而年輕的U23球員們顯然也理解教練的要求,實際訓練中一直都在按照要求去做,不管是熱身活動中的搶圈,抑或是技戰術演練、或分隊對抗,都體現出這種“快”。訓練節奏明顯感覺要比中超、中甲聯賽快一大截。

除了“快”字之外,對抗中前場高壓與緊逼也是該隊的一大特色。當然,這是相比國內其他各級隊伍與職業球會而言,因為中超、中甲聯賽中很少見到能夠采用前場壓迫、緊逼打法的隊伍,因而U23隊在訓練中的踢法與要求就顯得很“另類”。但這種“另類”恰恰是符合現代足球要求與發展,國內的各級隊伍在洲際大賽中常常無法取得想要的結果,與我們在整體技戰術方面的要求跟不上現代足球發展的趨勢與潮流有很大關系。

正常情況下,U23隊伍在準備期間至少會安排兩、三場熱身賽或教學賽,以檢驗集訓效果。但很遺憾,由于正值休賽期,因此并沒有中超或中甲球隊同在海口集訓。這就使得U23國足在熱身安排方面遇到麻煩。

據了解,U23國足將在26日安排一場內部對抗賽,參加集訓的25名球員將一分為二展開對決。賽后第二天,隊伍宣告解散。春節后,球員們將跟隨俱樂部進行訓練。直到3月初,U23國足將重新展開集訓,希望屆時能夠安排一系列的熱身賽。

微信圖片_20220123145845.jpg

無賽可打 唯靠聯賽

實際上,不僅僅是這次海口集訓,U23國足自2019年12月參加了在昆明進行的“七彩杯”賽、與歐洲的三支俱樂部進行了三場國際比賽后,整整兩年時間沒有能夠進行一場國際比賽,這才是隊伍眼下所面臨的最大問題。疫情讓中國男足國家隊備戰12強賽遇到很大麻煩,U23國足同樣如此。特別是與亞洲同齡球會相比,如今的U23國足有被對手進一步甩遠的可能,因為從去年開始,亞洲對手最多的已經參加過十四五場國際熱身賽。

不光是國際比賽,即便在國內聯賽中,我們的球員出場時間也是參差不齊。以參加集訓的25名球員為例,在2021賽季中超聯賽中,出場時間最多的是來自青島隊的周俊辰、深圳隊的葉立江以及上海申花的溫家寶,分別為1286、1282以及1258分鐘;但是,也有像大連人隊的王獻鈞、長春亞泰的孫沁涵這樣長時間枯坐冷板凳的球員,累計出場只有109分鐘與124分鐘。這也就讓球員在國內聯賽中得到的鍛煉與提升機會很難在一個水平線上。

QQ圖片20220123201235.png

QQ圖片20220123201321.png

當然,必須要承認,過去一個賽季中也有出場時間相對較多的球員,譬如像中超河北隊中的張輝,出場19次、14次首發、累計時間為1186分鐘;來自廣州城的王華鵬,出場14次、10次首發,累計時間為956分鐘。僅這兩人,出場時間就超過目前U23國足中的一半球員。

中甲方面,效力于武漢三鎮的徐皓陽,2021賽季出場30次,其中28次首發,累計時間2429分鐘;在北體大隊效力的出自山東魯能足校的季勝攀出場34次,其中首發23次,累計時間為2277分鐘,并有7球入賬,是繼劉若釩后,中甲射手榜上排名第二的本土射手。此外還有三名球員的累計出場時間超過2000分鐘。

這些球員中,就只有徐皓陽曾入選過該年齡段的U23國足以及U19國青隊,而其他球員均未能有機會入選。對于這種情況,不能說揚科維奇并不清楚。畢竟,揚科維奇自2018年下半年就已經來到中國,并從同年11月開始接手這個年齡段的隊伍,經過不斷篩選后,根據自己的技戰術指導思想,擬定了一份30多人的大名單。此番海口集訓的參訓球員以及2021年先后組織的五期集訓,球員基本就是來自這份大名單中。

每個球隊的教練指導思想不一樣,在U23政策下,所使用的球員也完全不同。所以,也就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揚科維奇所看上的球員,在俱樂部中未必就是主帥所欣賞的球員,而且還受到不同位置的影響,因而聯賽中出場時間或許不多;而俱樂部一線隊教練看上的球員,出場時間不少,但未必符合揚科維奇技戰術指導思想、是U23國足所需要的球員。

于是,我們也就很容易理解:為什么2020年12月,中國足協國管部利用99年齡段、01年齡段隊伍在海口集訓的機會,統一在海口召開專題會議。席間,99年齡段隊伍曾明確提出希望整隊參加2021中甲聯賽。那些在中超聯賽中可以打上主力或主力替補的,繼續留在俱樂部球會,但其他打不上或很少能夠參加的,則集中到99年齡段隊伍中參加中甲聯賽。但這一方案遭到“中足聯籌備組”的否決,于是有關“U22國足參加2021中甲”的動議也就無疾而終。

當然,揚科維奇也很清楚目前球員征戰聯賽的實際情況,但依然還是抱著一種樂觀的態度面對:“不管如何,過去一年來,我們的球員還是通過聯賽獲得了比賽機會,有的多、有的少,但一年來,球員還是有進步的。我們現在就是推著這些球員努力繼續向前,爭取能夠打好比賽,努力去完成任務。”

亞運任務 形勢嚴峻

由于亞運會男足賽在家門口進行,這支U23國足的賽事任務和壓力并不小,因而,中國足協一直在想辦法努力幫助這支隊伍創造國際比賽機會。首先就是想辦法能夠讓隊伍走出國門,畢竟自2019年8月前往塞爾維亞拉練之后,隊員已經兩年多沒有走出過國門、也沒有與高水平隊伍有過任何交流,這對隊伍的成長與發展是很不利。當然,能否獲得相關部門的批準?這并不是球隊、中國足協這個層面所能夠決定的。

其次,在無法走出國門比賽的情況下,可否在國內為隊伍創造更多比賽機會?這也是足協一直在努力幫助落實的。特別是,鑒于目前實際情況,新賽季的中超聯賽開賽時間恐怕不會很早,于是,在聯賽開始前,讓U23國足整隊參加一些高水平的邀請賽、熱身賽,成為了重點去研究和解決的問題。

第三,由于有亞運會任務,在聯賽開始后,U23球員肯定跟隨各俱樂部球隊參加聯賽,如何在9月之前創造更多的集訓機會與時間,讓隊伍進行磨合?先前足協國管部已經有過統一安排與部署,各級國字號隊伍也都提交了備戰計劃。這其中,U23國足只能是利用國際足聯指定的國家隊比賽窗口組織集訓,因為國家隊也提出了同樣的需求。所以,在聯賽開始后,國家隊就只有6月的比賽窗口可以利用,而等下一個窗口即9月時,U23國足就已經開始征戰亞運會了。所以,就目前的情況來看,亞運會之前留給U23國足的集訓次數與時間也不算多。

微信圖片_20220123145927.jpg

對這支U23國足而言,今年的杭州亞運會“大考”之前,形勢相當嚴峻。只不過因為12強賽的緣故,這支球隊與球員尚未進入到公眾視線中,還沒有感受到來自外界的壓力。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

相關閱讀

馬德興

體壇周報副總編

權威源自專業

“體壇+”是體壇傳媒集團旗下《體壇周報》及諸多體育類雜志的唯一新媒體平臺。 平臺匯集權威的一手體育資訊以及國內外頂尖資深體育媒體人的深度觀點, 是一款移動互聯網時代體育垂直領域的精品閱讀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