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奧·人物】從超越開始 武大靖一騎絕塵拿下首金

宮珂02-05 21:52 體壇+原創

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宮珂

短道速滑男子500米項目的比賽要等到6天后才會拉開戰幕,但不同于四年前的平昌冬奧,四年后北京冬奧會的首個比賽日,我們就在決賽賽場上見到了武大靖的身影。在今晚結束的短道速滑2000米混合接力爭奪中,擔任最后一棒的武大靖就像是一道紅色利箭飛馳在首都體育館的冰面上,每一次過彎、加速都讓人腎上腺素飆升,也為中國短道速滑隊在本屆冬奧會的表現寫下注腳。

當武大靖沖過終點線的瞬間,話題#短道速滑摘中國隊北京冬奧首金#瞬間沖上了熱搜,他與任子威、范可新、曲春雨組成中國短道接力隊在決賽以2分37秒348的成績奪得金牌。中國短道“王牌之師”的首秀表現,讓人們在興奮之余也對武大靖又多了幾分期待。

61fe7f38f3e84d8423beb868.jpeg

“一騎絕塵”是外界最常用來描述武大靖滑行風格的詞語。在那場家喻戶曉的平昌冬奧會決賽中,武大靖就是用這樣干凈利落的方式為中國代表團拿下了當屆冬奧會的唯一一金。

但如果我們把武大靖從18年前首次穿上速滑鞋、踏上冰場到如今的歷程比作一場比賽,他卻并不是在比賽中始終處于領先位置的那個人。業余隊和省隊時期的頻繁變動,初入國家隊時只能充當女隊陪練,索契冬奧會與近在咫尺的金牌失之交臂,北京周期因狀態起伏而飽受質疑……

武大靖的短道速滑生涯并不如他多數短距離比賽一般順暢。不過,在短道速滑的比賽中,暫時的落后與超越,才是更常見的狀況。冬奧會賽場上的“一騎絕塵”,只因為武大靖在漫長的職業生涯中已經歷經過了足夠多的起伏,也完成了無數次超越。

61a0f504f3e8118bfeca410f.jpeg

摔倒107次?他仍想繼續滑冰

許多運動員的職業生涯都是因為“好奇”與“模仿”而開始,武大靖與短道速滑同樣也是以這樣的方式結緣。武大靖10歲那年,他在電視上看到了一場短道速滑比賽,于是便萌生了“試一試”的想法。在得到母親同意之后,武大靖在佳木斯短道速滑業余隊第一次穿上了速滑鞋,但第一次上冰,他就足足摔了107次。這個數字與第一次上冰那天零下三十度的酷寒天氣,一直讓武大靖難忘,而這些只不過是他在業余隊訓練時經歷的縮影。

在當時還沒有室內冰場的佳木斯,短道速滑專業選手們都只能在寒冷的戶外冰場訓練,而作為業余隊的小隊員,武大靖的訓練條件更是十分有限。因為白天的時段還要上學,武大靖與隊友們只能在幾乎是一天中最冷的凌晨四點時間段上冰完成早訓,那時的他還只能穿二手的滑冰服與冰鞋。而且因為冰鞋不合適,武大靖的腳上也總有傷,帶著腳傷上陣訓練,對他來說更是常有的事情。

雖然條件艱苦,年紀小小的武大靖卻一直在業余隊練習了三年短道速滑,但那時的他選擇堅持下去,更多地是因為滑冰對他來說是件有趣的事情。“當時我只是覺得很好玩,覺得自己自由的時間會多一些。”小時候的武大靖眼中只有滑冰帶來的快樂,但武大靖的啟蒙教練李軍卻在那時就看到了武大靖的與眾不同。武大靖第一次來到業余隊時,李軍就記住了他的模樣。“眼睛大大閃閃”、“透著聰明勁兒”是李軍對武大靖的最初印象,這個比隊友們年紀更小、個子更矮的孩子,在訓練場上總是練得最認真,掌握動作也很快。在業余隊訓練的三年時間里,武大靖每天下午放學后都會按時出現在冰場上,很少缺席訓練。

2007年,武大靖被選入江蘇省短道速滑隊。在江蘇省隊所在的南京,武大靖終于可以在條件更好的室內冰場訓練了,而他也慢慢步入了專業運動員的軌道。兩年之后,江蘇省隊解散,武大靖又輾轉回到北方,成為吉林省冬季運動管理中心的運動員。在這段時間中,武大靖也開始在青年組賽事中嶄露頭角。2009年短道速滑全國青少年錦標賽,武大靖摘得一枚男子1500米銀牌。在2010年短道速滑全國聯賽中,以國家青年隊隊員身份出戰的武大靖戰勝了國家隊的選手,也由此被選拔進入了國家隊。

61f93c73f3e84d8423bb942f.jpeg

只能做女隊陪練?他用努力彌補天賦差距

從國青隊到國家隊,武大靖的能力終于得到了認可,但在國家隊最初的那段日子里,他看到更多的,卻是“差距”。在時任短道速滑國家隊主教練李琰的眼中,初入國家隊的武大靖顯得有點“不上不下”——比青年隊和二隊隊員年齡大一點,能力又比一隊隊員能力差了一點。那時的武大靖還無法與男隊的隊員們同組訓練,只能給女隊做陪練,用他自己的話說,當時自己的“水平特別特別低”。

在女隊的訓練課中,武大靖成為了經常被超越的人,短距離滑不過正處在上升期的范可新,長距離則滑不過已是世錦賽和冬奧會雙料冠軍的周洋。“每天女孩們都會超越你,再給你一個‘鄙視的眼神’,就覺得沒什么意義。”被女隊的新秀與名將接連“碾壓”,這讓武大靖有點郁悶。在當時的短道速滑國家隊中,男隊共有10名隊員,只有在隊內排名進入前6位的隊員才有機會參加當賽季的世界杯比賽,在進入國家隊的最初一個賽季里,武大靖自然也沒有這樣的機會。目送著大隊員們參加世界杯的滋味并不好受,武大靖也悄悄地在心里明確了目標。來到國家隊,武大靖當然不想僅僅成為一名陪練,以國家隊隊員的身份亮相國際賽事,才應當是他所在之處。

5ff40408f3e8be3b3036dbeb.jpeg

為了拿到參加國際賽事的機會,武大靖先為自己定下了一個第一個目標——擠進隊內前6名,為此,他一直在和自己“較勁”。最瘋狂的一次,武大靖曾經把自己練到了要“掐人中”的程度,但只有這樣精疲力竭的訓練,才會讓武大靖有成就感。而且武大靖也一直有著堅定的信念:“若想成為主力,就必須多付出多一倍的努力;雖然天賦差一點,但完全可以通過努力來彌補。”

2011年冬天,武大靖獲得了參加名古屋和上海兩站世界杯賽事的機會,但他在單項賽中表現平平,僅隨隊獲得兩枚5000米接力金牌。轉年來到2012/13賽季,武大靖則獲得了更多參加世界杯單項比賽的機會。這個賽季,武大靖也讓更多的人第一次知道了他的名字。當賽季的世界杯上海站,武大靖拿到男子500米季軍,第一次在世界杯登上個人項目領獎臺。2個月后的世界杯索契站,武大靖在男子500米的兩次比賽中拿到1冠1亞,賽季結束時,他在500米的單項積分榜上排名第二,僅落后于溫哥華冬奧會冠軍哈梅林。

2013/14賽季,武大靖又在冬奧會前的世界杯賽事中拿到個人項目1金1銀1銅,并在500米和1000米兩項都進入積分前五。索契冬奧會開始前,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到還不滿20歲的武大靖。

系列故事:

【冬奧·人物】武大靖首戰索契摘銀 平昌把對手打服

【冬奧·人物】成績遭遇質疑?武大靖做好“爭”的準備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

相關閱讀

宮珂

體壇+綜合體育記者

權威源自專業

“體壇+”是體壇傳媒集團旗下《體壇周報》及諸多體育類雜志的唯一新媒體平臺。 平臺匯集權威的一手體育資訊以及國內外頂尖資深體育媒體人的深度觀點, 是一款移動互聯網時代體育垂直領域的精品閱讀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