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0余人保障冬奧開幕式 海淀閉環內推暖心舉措

蔣嫻02-09 14:50

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蔣嫻報道

2月9日,2022北京新聞中心舉辦了冬奧會場館服務保障專場新聞發布會。北京市朝陽區、海淀區、石景山區和延慶區的相關領導出席,并就“雙奧之城”的場館服務保障對大家進行了相關介紹。

1128343674_1644378768629_title0h.png

作為“雙奧之城”的主承載區,朝陽區內有3個競賽場館和8個非競賽場館。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孟銳介紹,“2月4日,北京冬奧會開幕式在國家體育場舉行。公共區團隊2800余人連續奮戰,順利完成了設施搭建、觀眾服務、交通車輛通行、安全保障等任務。圣火點燃后,公共區組建專業隊伍,下設技術、安保和服務保障三個團隊,確保火炬正常運轉。用時2天在大屯路龍形水系橋西南側為閉環記者搭建了2750平方米臨時拍攝平臺,組織專業公司定期消殺,實現媒體服務和觀眾集散的無縫銜接。”同時,在疫情防控方面,“在安檢口配備了“六合一”測溫儀,安排人員引導測溫;開幕式后連夜對閉環人員接觸點位進行消殺,面積超4萬平米。為保障煙花表演安全,消防團隊提前濕化2萬平方米焰火陣地周邊綠地,清理焰火陣地周邊可燃物,預先設置消防器材,專人看管重點設施。開幕式后連夜對湖景東路焰火陣地約1.5萬平米區域進行人工清掃作業。電力保障方面,完成5輪次保障設備巡視和值守看護工作,配備8輛應急車輛,響應各類電力突發事件。”

孟銳表示,接下來還將在醫療防疫、住宿、餐飲、交通、城市環境和志愿服務方面繼續為冬奧保駕護航。

海淀區副區長林航則介紹道,海淀區24家冬奧接待飯店在嚴格閉環管理基礎上注重人文關懷,推出多種“暖心”舉措,如冬奧主題生日會、集體包餃子、送上風味特色小吃、掛燈籠、擺插花等活動,同時通過暖心卡、一封家書、慰問信等形式送去節日慰問,讓入住賓客感受海淀溫度。此外,注重文化賦能,做到一盤棋推進,把冬奧文化、春節文化和海淀區三山五園文化有機結合,實現場館內“賽事”與場館外“城事”有機互動、相得益彰,積極營造服務冬奧、歡度春節濃郁氛圍。

石景山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新聞發言人齊春利也就石景山區為冬奧的服務保障進行了介紹,他說道,石景山全區16個城市志愿服務站和47個重點社區站點全部進入運行狀態,還成立“冬奧先鋒黨支部”,發動“老街坊”志愿者隊伍全面營造平安祥和熱烈的冬奧城市氛圍。

最后,延慶區區委副書記黃克瀛女士介紹道,“冬奧期間,延慶賽區將進行3個大項、4個分項、21個小項的比賽,共產生21塊金牌。共準備涉奧隔離酒店5處、221個隔離房間,目前已啟用3處、共147個隔離房間,配備醫護和防疫人員41名,嚴格做到防院感、防外溢。”而針對高山滑雪項目對天氣的嚴苛情況,黃克瀛稱,對冬奧會雪上項目來說,氣象至關重要。為做好冬奧氣象服務保障,我們成立了由49人組成的冬奧會氣象服務保障分中心,進行全方位的氣象服務保障。建成了“三維、秒級、多要素”的冬奧氣象監測網絡,通過自動氣象站、天氣雷達、微波輻射計等探測設備,提供了覆蓋賽區及周邊的天氣實時監測數據,為冬奧賽事和城市運行提供了重要的監測數據基礎。還建立了“分鐘級、百米級”冬奧預報服務系統,實現了延慶賽區100米分辨率十分鐘跟進循環,可模擬近百個天氣形勢下延慶賽場三維氣象高清模擬數據集,做到零到十天無縫隙實時預報預警。為做到精準預報,還在核心區建立多個氣象觀測點位,其中最高的觀測點海拔達到2198米。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

相關閱讀

蔣嫻

《體壇周報》國內足球記者,專注國字號隊伍和留洋球員

權威源自專業

“體壇+”是體壇傳媒集團旗下《體壇周報》及諸多體育類雜志的唯一新媒體平臺。 平臺匯集權威的一手體育資訊以及國內外頂尖資深體育媒體人的深度觀點, 是一款移動互聯網時代體育垂直領域的精品閱讀應用。